一种烤烟抗春旱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061541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1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烤烟抗春旱栽培方法,包括合理规划品种的分布;开厢起垄实施宽200~240cm、高20~25cm的双行凹形垄;移栽采取适时小苗早移栽,一般于3月底至4月中旬完成,再采用直径8~9cm,深16~20cm的井窖式方法,在垄上,利用铁楸划出一道宽8~10cm、深2~3cm的凹形沟,利于打井窖,避免浪费用水;施肥按照“等氮”原则,增施30%~50%有机氮肥均在第二次施入土壤;覆盖地膜,采用“一字形”均匀地将土压实地膜,土壤表面与地膜间距为0.5~1cm。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一种简单易行的办法,进行烤烟栽培,降低干旱对烤烟生长发育带来的危害,为遭受春旱烟区提供一种有效增产途径,提高产值,增加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合理规划品种的分布;开厢起垄实施宽200~240cm、高20~25cm的双行凹形垄;移栽采取适时小苗早移栽,一般于3月底至4月中旬完成,再采用直径8~9cm,深16~20cm的井窖式方法,在垄上,利用铁楸划出一道宽8~10cm、深2~3cm的凹形沟,利于打井窖,避免浪费用水;施肥按照“等氮”原则,增施30%~50%有机氮肥均在第二次施入土壤;覆盖地膜,采用“一字形”均匀地将土压实地膜,土壤表面与地膜间距为0.5~1cm。本专利技术采用一种简单易行的办法,进行烤烟栽培,降低干旱对烤烟生长发育带来的危害,为遭受春旱烟区提供一种有效增产途径,提高产值,增加经济效益。【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农业、种植业中的烤烟栽培领域。
技术介绍
贵州作为全国第二大产烟省,烤烟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6,烟叶的产值占到烟区农民收入的50%以上,烟叶的税收占到烟区地方政府税收的四分之一左右。因此,贵州烟叶生产能否持续稳定的发展,关系着贵州经济的平稳发展。但是由于贵州地理环境复杂,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使部分烟区受季节性干旱(春旱)影响严重,阻碍了烤烟产业的发展。因此,采取何种方式来降低干旱对烤烟经济带来的影响就成为非常紧迫的研究内容。目前,经检索关于烤烟抗干旱栽培技术的中国专利申请件及文献仅有201110203197.5号《烟地地膜井窖式小苗移栽方法》和科技风杂志出版的《双行凹垄全生育期地膜覆盖保水栽培技术在干旱烟区的运用》,这些技术有作用,但并不能直接解决部分烟区春旱及系列相关问题。例如,土壤质量,主要针对:双垄栽培,虽然能够有利于收集田间降水,但并不能储存于土壤内,仍然造成耕作层土壤干旱、板结;地膜内杂草丛生:以上两种技术,都存在旺长期时,地膜内杂草横生,造成与烤烟争夺营养的不利局面。为了改进烤烟抗旱技术,人们还在不断探索新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采用一种简单易行的办法,进行烤烟的栽培,能有效减轻春季干旱所造成的灾害损失,为干旱烟区提供一种有效增产途径,提高产值,增加经济效益。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以下步骤:(I)在烤烟栽培的前一周按照双行凹形垄垄体规格实施起垄,所述双行凹形垄的宽度为200~240cm,高度为200~25cm,两侧垄面略向中央浅沟倾斜,使垄体横截面呈“凹形”,所述双行凹形垄的垄间距离为120~140cm ;(2)使用铁锹和木棒在双行凹形垄垄体上划出一道宽8~10cm、深2~3cm的凹形沟(降低农业用水的浪费),相邻凹形沟的间距为100~120cm,再在凹形沟上按照50~60cm株距采用石灰定点,使用植树钻孔机打孔制作井窖,所述井窖呈圆形或方形,其直径为8~9cm,深度为16~20cm,待移栽时将烤烟烟苗移栽入井窖中;(3)采用“等氮”原则将肥料分三次施入土壤,相对于传统施肥方式,增施30%~50% (质量分数)的有机氮肥,在第二次施入土壤;第一次施肥:将7500kg/hm2的农家肥于移栽前15-30天结合整地采用撒施、条施或穴施的方式施入土壤;第二次施肥:烤烟烟苗移栽时将500~800kg/hm2的菜杆饼肥、160~300kg/hm2的烤烟专用复合肥、210~290kg/hm2的钾肥、180~240kg/hm2的磷肥,采用大窝穴施的方式一次性拌水施入土壤;第三次施肥:在移栽后20天,将220kg/hm2的烤烟专用复合肥、160kg/hm2的钾肥拌匀施入土壤;(4)移栽当天在双行凹形垄的中央浅沟底部打补水孔,其孔径为4~5cm,孔间距为40~50cm,补水孔设置密度为2~3个/m,补水孔打好后,用细土将孔口封严;(5)在上述步骤全部完成之后,选择雨后适墒盖地膜,盖地膜后,用铁锹将垄体周围的土,沿地膜中央线均匀铺撒,压实地膜,其中土壤表面与地膜间距为0.5~1cm。操作过程中,注意勿将石块或者作物残枝铺于地膜表面,避免刺破地膜。在实施以上步骤前,还可以提前进行两个步骤:1.根据生产需求,合理设置品种布局,将当地耐旱性较强品种,种植于较干旱地区,其余品种做出相对调整;2.移栽采取适时小苗早移栽方式,一般在3月底至4月中旬完成。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在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栽培方法前,可以先进行品种的选择规划,根据各植烟区品种种植规划(仅限于毕纳I号、贵烟2号、韭菜坪2号品种,由毕节市烟草公司威宁县分公司技术中心提供,供试的3个烟草品种中,韭菜坪2号的抗旱性最强,其次为贵烟2号,毕纳I号最弱),可将耐旱性较强的韭菜坪2号、贵烟2号品种布置于相对较干旱区域,其余品种种植做出相应调整。这样可以合理安排不同品种(仅限毕纳I号、贵烟2号、韭菜坪2号)分布,降低干旱带来的危害系数。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井窖的深度16~20cm与烤烟烟苗的高度相适应,使移栽后烤烟烟苗顶部距井窖口 2~3cm。在双行凹形垄垄体(单边)上划出一道宽8~10cm、深2~3cm的凹形沟,有利于打井窖,避免浪费农业用水。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农家肥为秸杆与畜类粪便的发酵混合物,烤烟专用复合肥为烤烟三元复合肥(N =P2O5 =K2O为10:12:20),有机肥为菜籽饼肥(N、P205、K2O为5.52%、2.03%、1.41%),磷肥为过磷酸钙(15%P205),钾肥为硫酸钾(50%K20);其中农家肥作为改良土壤结构基质,不纳入施肥量计算。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第二次施肥后,在施肥处留深5cm直径IOcm的小窝。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小窝,可以便于盖地膜后能准确定位栽烟位点。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第三次施肥时,在距烤烟烟苗20cm处用直径3~4cm楔形圆木棍打深15~20cm的圆孔,将肥料施入孔内,灌水后用细土将洞填实、填平。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的补水孔,其孔径为4~5cm,孔间距为40~50cm,补水孔设置密度为2~3个/m。传统的方法是每隔55~69cm,打孔径为5cm的补水孔,将补水孔直径缩小Icm左右,将其密度增加I倍,更有利于收集雨水。进一步,所述步骤(5)中按照“一字形”方式,将土均匀压实地膜表面,其中地膜规格:宽度为200cm,厚度为0.005~0.006mm。进一步,所述烤烟烟苗的移栽密度为1000~1200株/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 效果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①能够改善土壤特性(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板结等等),增强其保水能力;②通过改进地膜上的补水孔,可以提高对农田降雨的利用率;③通过适时小苗早移栽,能够有效避免春季干旱带来的影响④通过井窖式移栽,可以避免强光、冷害及晚霜对幼苗的灼伤;⑤传统的铺膜方式,容易在烤烟生长中、后期出现杂草丛生的现象;通过改进后的方式,可致杂草因缺氧、高温而死,不仅解决杂草与烤烟争夺养分的不利状况,而且枯死后的杂草还能转化为有机肥;⑥双垄与单垄栽培方式相比,在一定程度上,前者能促进肥料释放率。如果按照传统单垄施肥方式进行,有可能导致烤烟后期因氮肥量过多,贪青晚熟,降低烟叶品质;改良后的施肥方式,前期能有效促进烤烟生长发育,后期能保证烤烟正常脱黄成熟。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栽培模式能有效减轻干旱所造成的灾害损失,为干旱烟区提供一种有效增产途径。本专利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特性(增加土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烤烟抗春旱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烤烟移栽的前一周按照双行凹形垄垄体规格实施起垄,所述双行凹形垄的宽度为200~240cm,高度为200~25cm,两侧垄面略向中央浅沟倾斜,使垄体横截面呈“凹形”,所述双行凹形垄的垄间距离为120~140cm;(2)在双行凹形垄垄体上划出一道宽8~10cm、深2~3cm的凹形沟,相邻凹形沟的间距为100~120cm,再在凹形沟上按照50~60cm的株距采用石灰定点,使用植树钻孔机打孔制作井窖,所述井窖呈圆形或方形,其直径为8~9cm,深度为16~20cm,待移栽时将烤烟烟苗移栽入井窖中;(3)将肥料分三次施入土壤;其中,第一次施肥:将7500kg/hm2的农家肥于移栽前15?30天结合整地采用撒施、条施或穴施的方式施入土壤;第二次施肥:烤烟烟苗移栽时将500~800kg/hm2的有机肥、160~300kg/hm2的烤烟专用复合肥、210~290kg/hm2的钾肥、180~240kg/hm2的磷肥采用大窝穴施的方式一次性拌水施入土壤;第三次施肥:在移栽后20天,将220kg/hm2的烤烟专用复合肥、160kg/hm2的钾肥拌匀施入土壤;(4)移栽当天在双行凹形垄的中央浅沟底部打补水孔,其孔径为4~5cm,孔间距为40~50cm,补水孔设置密度为2~3个/m,补水孔打好后,用细土将孔口封严;(5)在上述步骤全部完成之后,选择雨后适墒盖地膜,盖地膜后,用铁锹将垄体周围的土,沿地膜中央线“一字形”均匀铺撒,压实地膜,其中土壤表面与地膜间距为0.5~1c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双剑杜相革许灵杰翟欣郑登峰赵二卫孟琳
申请(专利权)人:毕节市烟草公司威宁县分公司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