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气动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56890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6 1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膜气动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薄膜气动模具,包括打气装置、导气管、气动打孔部和夹持板,气动打孔部包括打孔针、气动打孔器和支撑柱,打孔针上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呈圆柱状设置,限位块的中心轴与打孔针的中心轴同轴心设置,限位块与夹持板接触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层,气动打孔部与夹持板可拆卸连接,夹持板上设置有与气动打孔部连接的连连接孔,该薄膜气动工具设置将打孔针做了限位,使得打孔针的打孔深度一致,薄膜上的孔大小均一,使得薄膜的质量大大提高,同时将夹持板与气动打孔机之间进行可拆卸连接,使得薄膜气动模具能够跟据使用需求来对薄膜进行限定的打孔,使用范围更加广泛。(*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薄膜气动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薄膜气动模具,包括打气装置、导气管、气动打孔部和夹持板,气动打孔部包括打孔针、气动打孔器和支撑柱,打孔针上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呈圆柱状设置,限位块的中心轴与打孔针的中心轴同轴心设置,限位块与夹持板接触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层,气动打孔部与夹持板可拆卸连接,夹持板上设置有与气动打孔部连接的连连接孔,该薄膜气动工具设置将打孔针做了限位,使得打孔针的打孔深度一致,薄膜上的孔大小均一,使得薄膜的质量大大提高,同时将夹持板与气动打孔机之间进行可拆卸连接,使得薄膜气动模具能够跟据使用需求来对薄膜进行限定的打孔,使用范围更加广泛。【专利说明】薄膜气动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装机械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薄膜气动装置。
技术介绍
在薄膜的生产过程中,会因为薄膜的实际实用需求进行打孔,薄膜气动装置是用于薄膜打孔的一种装置,现有的薄膜气动装置在进行打孔时,通过气动装置鼓动打孔针,将打孔针的针头顶到薄膜上,打完孔之后通过复位装置的弹簧将打孔针进行复位,在薄膜进行打孔时,没有对打孔针进行限位,在打孔针与薄膜进行接触的时候,会使打出的孔的大小不够均一,影响了薄膜的质量,而且薄膜的用途广泛,薄膜的打孔需要根据薄膜的使用用途来决定,所以一般的薄膜气动模具只能对同一种功能的薄膜来进行打孔,使用范围受到很大的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薄膜气动工具,该薄膜气动工具设置将打孔针做了限位,使得打孔针的打孔深度一致,薄膜上的孔大小均一,使得薄膜的质量大大提高,同时将夹持板与气动打孔机之间进行可拆卸连接,使得薄膜气动模具能够跟据使用需求来对薄膜进行限定的打孔,使用范围更加广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薄膜气动模具,包括打气装置、导气管、气动打孔部和夹持板,所述气动打孔部包括打孔针、气动打孔器和支撑柱,所述气动打孔器与打孔针传动连接,所述气动打孔器与导气管连接,所述导气管与打气装置连接,所述夹持板上设置有与打孔针适配的穿膜孔,所述打孔针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呈圆柱状设置,所述限位块的中心轴与打孔针的中心轴同轴心设置,所述限位块与夹持板接触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层,所述气动打孔部与夹持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夹持板上设置有与气动打孔部连接的连接孔。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在打孔针上设置限位块,可以在打孔时,让打孔针每次的打孔深度均一,避免薄膜气动装置打出的孔大小一致,提升了薄膜的质量,因为打孔时要求精度高,容易受外界影响,所以将限位块设置呈圆柱状,且与打孔针同轴心设置,能使限位块的重量均分到打孔针上,避免限位块的重量不均而影响打的孔的质量,同时在限位块与夹持板接触的一侧设置缓冲层,能够避免长时间的打孔导致限位块与夹持板碰撞造成两者损坏,而且将气动打孔部与夹持板可拆卸连接,能够根据生产需求来进行气动打孔部的安装,使得气动模具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孔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夹持板上设置有支撑柱上的外螺纹相适配的螺孔。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连接气动打孔部与夹持板时,只需要将支撑柱与螺孔对应好,通过将支撑柱自转即可将气动打孔部连接到夹持板上,连接方式快捷、迅速,而且螺纹连接稳定牢靠,避免在气动模具在工作时,气动打孔部震动等原因与夹持板的连接松动,从而导致打孔的精度下降。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柱与气动打孔器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柱与夹持板的连接处设置有锁块,所述连接孔上设置有与锁块相适配的锁槽。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在支撑柱与夹持板的连接处设置锁块,并且设置与锁块相互卡接的锁槽,能够通过锁块与锁槽进行卡接,能够使支撑柱与夹持板之间的连接更加方便快捷,在连接时,只需要将锁块与锁槽对应后卡接即可,便于气动打孔部的更换。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槽包括开口和滑槽,所述开口设置在连接孔对应气动打孔部的一面,所述滑槽设置在夹持板内,所述滑槽呈弧形设置,所述滑槽的一端与开口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连接气动打孔和夹持板时,只需要将支撑柱上的锁块通过锁槽的开口进入到滑槽当中,然后转支撑柱,将锁块延滑槽到达滑槽的另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方式将齿轮骨与齿圈进行连接,连接方式快捷、简便,便于齿圈和伞齿轮之间的组装和拆卸,而且设置滑槽也能够避免锁块直接从锁槽中直接弹出,从而影响了开孔的质量。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层包括海绵圈和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海绵圈和限位块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进行打孔时,将打孔针向下打孔,限位块上的缓冲层就会与夹持板接触,在缓冲层上设置弹簧,在打孔时,弹簧会与夹持板接触后会发生形变,使打孔针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在打完孔之后又通过弹簧会恢复本身的形状,对打孔针又起到一定的复位作用,而且设置海绵垫能够避免弹簧与夹持板碰撞损坏弹簧,提升了缓冲层的使用寿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薄膜气动装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薄膜气动装置夹持板与气动打孔部第一连接方式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薄膜气动装置夹持板与气动打孔部第二连接方式示意图。附图标记:1、夹持板;2、气动打孔部;3、导气管;11、芽I旲孔;12、连接孔;21、支撑柱;22、打孔针;23、限位块;24、缓冲层;25、锁块;26、锁槽;27、气动打孔器;241、弹簧;242、海绵圈;261、开口 ;262、滑槽。【具体实施方式】通过图1至图3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薄膜气动模具,包括打气装置(图中未标出)、导气管3、气动打孔部2和夹持板1,气动打孔部2包括打孔针22、气动打孔器27和支撑柱21,气动打孔器27与打孔针22传动连接,气动打孔器27与导气管3连接,导气管3与打气装置连接,夹持板I上设置有与打孔针22适配的穿膜孔11,打孔针22上设置有限位块23,限位块23呈圆柱状设置,限位块23的中心轴与打孔针22的中心轴同轴心设置,限位块23与夹持板I接触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层24,气动打孔部2与夹持板I可拆卸连接,夹持板I上设置有与气动打孔部2连接的连接孔12。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在打孔针22上设置限位块23,可以在打孔时,让打孔针22每次的打孔深度均一,避免薄膜气动装置打出的孔大小一致,提升了薄膜的质量,因为打孔时要求精度高,容易受外界影响,所以将限位块23设置呈圆柱状,且与打孔针22同轴心设置,能使限位块23的重量均分到打孔针22上,避免限位块23的重量不均而影响打的孔的质量,同时在限位块23与夹持板I接触的一侧设置缓冲层24,能够避免长时间的打孔导致限位块23与夹持板I碰撞造成两者损坏,而且将气动打孔部2与夹持板I可拆卸连接,能够根据生产需求来进行气动打孔部2的安装,使得气动模具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支撑柱21上设置有外螺纹,连接孔12上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螺孔。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连接气动打孔部2与夹持板I时,只需要将支撑柱21与螺孔对应好,通过将支撑柱21自转即可将气动打孔部2连接到夹持板I上,连接方式快捷、迅速,而且螺纹连接稳定牢靠,避免在气动模具在工作时,气动打孔部2震动等原因与夹持板I的连接松动,从而导致打孔的精度下降。支撑柱21与气动打孔器27可拆卸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膜气动模具,包括打气装置、导气管、气动打孔部和夹持板,所述气动打孔部包括打孔针、气动打孔器和支撑柱,所述气动打孔器与打孔针传动连接,所述气动打孔器与导气管连接,所述导气管与打气装置连接,所述夹持板上设置有与打孔针适配的穿膜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针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呈圆柱状设置,所述限位块的中心轴与打孔针的中心轴同轴心设置,所述限位块与夹持板接触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层,所述气动打孔部与夹持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夹持板上设置有与气动打孔部连接的连接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欣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腾达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