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56496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6 1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铅粉机,包括铅粉机本体(1)和集粉器(3),所述铅粉机本体(1)的出口通过输送管(2)和集粉器(3)的进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管(2)由竖直设置的第一输送管(2.1)和倾斜设置的第二输送管(2.2)组成,所述第一输送管(2.1)的一端和铅粉机本体(1)的出口连通,第一输送管(2.1)的另一端和第二输送管(2.2)连通,所述第二输送管(2.2)的另一端和集粉器(3)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输送管(2.1)的轴线和第二输送管(2.2)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50°~7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较好地控制铅粉视密度值在规定范围内。(*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铅粉机,包括铅粉机本体(1)和集粉器(3),所述铅粉机本体(1)的出口通过输送管(2)和集粉器(3)的进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管(2)由竖直设置的第一输送管(2.1)和倾斜设置的第二输送管(2.2)组成,所述第一输送管(2.1)的一端和铅粉机本体(1)的出口连通,第一输送管(2.1)的另一端和第二输送管(2.2)连通,所述第二输送管(2.2)的另一端和集粉器(3)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输送管(2.1)的轴线和第二输送管(2.2)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50°~70°。本技术能较好地控制铅粉视密度值在规定范围内。【专利说明】铅粉机
本技术涉及蓄电池生产设备
,具体是一种铅粉机。
技术介绍
铅粉机在蓄电池生产中,主要是用于生产板栅所需的铅粉,铅粉是蓄电池板栅生产中重要的原材料,铅粉的指标(如视密度)对蓄电池的启动性能和循环寿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铅粉的视密度又称堆集密度,它是铅粉氧化度、颗粒大小及颗粒结构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性能,一般情况下铅粉的视密度大,表示铅粉的氧化度低,颗粒较大,合膏时不易被氧化,制成的铅膏其视密度也相应较大,用这种铅膏涂板,会使极板孔率减少,化成时正极板容易发生弯曲变形,且组成的蓄电池初期容量会较低,反之如果铅粉的视密度小,则表示铅粉的氧化度高,颗粒较小,用来合膏时会使氧化度更高,化成时极板易开裂,影响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因此铅粉视密度的值要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而现有技术的铅粉机通过参数控制生产出的铅粉视密度波动较大,无法稳定在规定的范围内,导致铅粉质量较差,影响蓄电池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较好地控制铅粉视密度值在规定范围内的铅粉机。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铅粉机,包括铅粉机本体和集粉器,所述铅粉机的出口通过输送管和集粉器的进口连通,所述的输送管由竖直设置的第一输送管和倾斜设置的第二输送管组成,所述第一输送管的一端和铅粉机本体的出口连通,第一输送管的另一端和第二输送管连通,所述第二输送管的另一端和集粉器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输送管的轴线和第二输送管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50°?70°。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铅粉机和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由于输送管设有竖直段的第一输送管和倾斜段的第二输送管,且第一输送管的轴线和第二输送管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50°?70°,铅粉经过竖直段时,颗粒较大的铅粉在竖直段内沉降,而颗粒较小的铅粉能够进入到第二输送管,第二输送管设置的倾斜度,利用铅粉的自重能较快地输送到集粉器中,此种输送管的结构通过控制不同大小铅粉通过,使得集粉器内收集的铅粉的视密度较为集中在规定的范围值内,确保铅粉的质量,从而使蓄电池的质量也能得到保证。作为改进,所述第一输送管的轴线和第二输送管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60°,60°为最优选的夹角结构。作为改进,所述的第二输送管和集粉器活动连接,活动连接设置,使第二输送管能够在温度的改变下自由延伸。【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铅粉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铅粉机本体,2、输送管,2.1、第一输送管,2.2、第二输送管,3、集粉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铅粉机,包括铅粉机本体I和集粉器3,铅粉机本体I的出口通过输送管2和集粉器3的进口连通,输送管2由竖直设置的第一输送管2.1和倾斜设置的第二输送管2.2组成,第一输送管2.1的一端和铅粉机本体I出口连通,第一输送管2.1的另一端和第二输送管2.2连通,第二输送管2.2的另一端和集粉器3的进口连通,第一输送管2.1和第二输送管2.2之间采用逐渐过渡的圆弧连接,第一输送管2.1的轴线和第二输送管2.2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50°?70°。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第一输送管2.1的轴线和第二输送管2.2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60° ,第二输送管2.2的一端和集粉器3活动连接,也就是第二输送管2.2的一端插入到集粉器3的进口内,滑动在集粉器3的进口内,且进口处密封。【权利要求】1.一种铅粉机,包括铅粉机本体(I)和集粉器(3),所述铅粉机本体(I)的出口通过输送管(2)和集粉器(3)的进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管(2)由竖直设置的第一输送管(2.1)和倾斜设置的第二输送管(2.2)组成,所述第一输送管(2.1)的一端和铅粉机本体(I)的出口连通,第一输送管(2.1)的另一端和第二输送管(2.2)连通,所述第二输送管(2.2)的另一端和集粉器(3)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输送管(2.1)的轴线和第二输送管(2.2)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50°?7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管(2.1)的轴线和第二输送管(2.2)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6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输送管(2.2)和集粉器(3)活动连接。【文档编号】B22F9/04GK203592149SQ201320721822【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6日 【专利技术者】刘传光, 王海燕, 莫德利, 罗恩 申请人:柳州市动力宝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传光王海燕莫德利罗恩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动力宝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