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53327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6 0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该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用于显示画面,该第一表面包括显示区域及非显示区域,该背光模组邻近该第二表面设置,该背光模组包括光学模组、用于固定光学模组的胶框,该背光模组界定底部及顶部。该胶框的顶面界定该背光模组的顶部,该显示装置还包括卡件,该卡件包括本体,该胶框的顶面及卡件的本体分别设置卡固结构,该卡件及胶框经由该卡固结构的卡合固定,从而将卡件固定至背光模组,该卡件的本体进一步与该显示面板的第二表面相固定,该显示面板经由该卡件固定在背光模组的顶部之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该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用于显示画面,该第一表面包括显示区域及非显示区域,该背光模组邻近该第二表面设置,该背光模组包括光学模组、用于固定光学模组的胶框,该背光模组界定底部及顶部。该胶框的顶面界定该背光模组的顶部,该显示装置还包括卡件,该卡件包括本体,该胶框的顶面及卡件的本体分别设置卡固结构,该卡件及胶框经由该卡固结构的卡合固定,从而将卡件固定至背光模组,该卡件的本体进一步与该显示面板的第二表面相固定,该显示面板经由该卡件固定在背光模组的顶部之上。【专利说明】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显示装置,如液晶显示装置,通常包括显示面板、为该显示面板提供背光的背光模组、以及将显示面板固定于背光模组的前框。背光模组一般包括背板及胶框,背板与胶框配合用以收容背光模组的各组件,该胶框除了固定该背光模组中的各种光学元件外,其还用于承载并收容该显示面板,该前框与该背板配合将该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的各组件收容于其内并固定,业界常用的前框与背板的固定方式有卡扣配合以以及螺丝锁固。然而,由于显示面板由胶框承载并收容于其内,该上述显示装置的非显示区域的模组宽度至少包含了显示面板本身的非显示区域的宽度及胶框侧壁的宽度,再加上上框与下框的侧壁宽度,使得该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较大,难于符合目前显示装置边框日益窄化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边框较宽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边框较窄的显示装置。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该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用于显示画面,该第一表面包括显示区域及非显示区域,该背光模组邻近该第二表面设置,该背光模组包括光学模组、用于固定光学模组的胶框,该背光模组界定底部及顶部。该胶框的顶面界定该背光模组的顶部,该显示装置还包括卡件,该卡件包括本体,该胶框的顶面及卡件的本体分别设置卡固结构,该卡件及胶框经由该卡固结构的卡合固定,从而将卡件固定至背光模组,该卡件的本体进一步与该显示面板的第二表面相固定,该显示面板经由该卡件固定在背光模组的顶部之上。由于本专利技术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第二表面粘接固定于该背光模组外,将显示面板固定在背光模组顶部之上,因此,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因背光模组框架边框与显示面板非显示区域的重叠代替了现有技术背光模组框架边框与显示面板非显示区域的叠加,因此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明显变小,使得该显示装置更符合目前显示装置边框日益缩小的发展趋势,从而达到较好的窄边框的视觉效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部分剖面分解图。图2是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组装后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3是由侧面观看图2所示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4是多个卡件粘接固定在显示面板第二表面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部分剖面分解图。图6是图5所示的显示装置组装后的剖面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显示装置1、4 显示面板10 第一表面12 第二表面14 卡件20 本体22 卡勾25 背光模组30 光学模组31 光学膜片组312 导光板313 反射片316 胶框35 第一侧壁351 顶面 352、452 阶梯孔356 上部357 颈部358 下部359 缓冲件37 第二底板454 背板36 第一底板361 第二侧壁362 双面胶4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其是本专利技术显示装置I 一较佳实施方式的部分剖面分解图。该显示装置I包括显示面板10、卡件20以及邻近该显示面板10设置并为该显示面板10提供背光的背光模组30。该显不面板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2和第二表面14,该第一表面12用于显示画面,该第一表面12包括显示区域及围绕在显示区域外围的非显示区域。其中,该显示面板10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该背光模组30邻近该第二表面14设置,其包括光学模组31、用于固定该光学模组31的胶框35、用于承载并固定该光学模组31及胶框35的背板36。该光学模组31可以包括光源(图未不)、光学膜片组312、导光板313及反射片316等。该胶框35包括第一侧壁351,该第一侧壁351界定一第一收容空间,该光学模组31收容在该收容空间内。该第一侧壁351包括顶面352,该顶面352上设置阶梯孔356。本实施例中,该阶梯孔356包括上部357、颈部358及下部359,该上部357及下部359的面积大于该颈部358面积,从而形成阶梯。该顶面352的边缘还可设置一突条353,从而该突条353在顶面352上形成一台阶,在该台阶较低的表面上可放置缓冲件37,从而在显示装置I受到撞击时,缓冲件37对显示面板10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显示面板10的损坏。该背板36包括一底板361以及由底板361四周边缘垂直延伸的第二侧壁362,该底板361和第二侧壁362界定一第二收容空间用以承载并收容固定该胶框35及光学模组31于其内。该卡件20包括本体22及卡勾25。本实施例中,该卡勾25为L形卡勾。请一并参阅图2-3,该显示装置组装时,该光学模组31收容在胶框35界定的第一收容空间内,该背板36承载并固定该光学模组31及该胶框35,该背板36及胶框35的配合固定方式可选用业界常用的规定方式,例如,卡合固定或者螺丝锁固。该卡件20的本体22正对阶梯孔356,该卡件20的本体22位于该阶梯孔356的上部357,该卡件20的卡勾25穿过该阶梯孔356的颈部358并卡固在下部359与颈部358形成的阶梯处,从而将卡件20固定在背光模组30的胶框35。该显示面板10邻近该胶框35的顶面352设置,该卡件20的本体22上涂布双面胶40,该卡件20的本体22粘接固定在显示面板10第二表面14对应非显示区域的部分,从而将显示面板10固定在该背光模组30之外,将显示面板10固定在该背光模组30的胶框35的顶面352的前方。且本实施例中,该卡件20的数量可根据需要变更设计,该卡件2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该多个卡件20在显示面板10的第二表面14对应非显示区域的四周部分围成一周(参阅图4)。本专利技术显示装置I中,由于该显示面板10的第二表面14粘接固定在该背光模组30之外,显示面板10固定在该背光模组30的胶框35的前方。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胶框收容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显示装置I的边框宽度,其胶框35的边框宽度是与显示面板10的非显示区域重叠的,而非宽度的叠加,因此显示装置I的边框宽度明显变小,使得该显示装置I更符合目前显示装置I边框日益缩小的发展趋势,从而达到较好的窄边框的视觉效果。另外,由于该显示面板10已在背光模组30外粘接固定,因此,显示面板10无需额外的其他框架来一并固定,则用于显示的第一表面12前方无额外的其他框架的来覆盖第一表面12,上述显示装置I边框宽度明显变小,更符合目前显示装置I边框日益缩小的发展趋势,从而达到较好的窄边框的视觉效果。请参阅图5-6,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部分剖面分解图,图6是图5所示的显示装置组装后的剖面图。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岁忙方建中
申请(专利权)人:鑫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深鑫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