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53325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6 0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光学元件、用于固定该光学元件的第一框架及用于承载该光学元件与该第一框架的第二框架,该显示面板放置于该背光模组上,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表面及位于该显示表面相反一侧的背面。该显示装置还包括固定膜,该固定膜覆盖并固定于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及该第一框架或者该第二框架的至少一部分上,从而将该显示面板与该背光模组固定于一体。该显示装置边框较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光学元件、用于固定该光学元件的第一框架及用于承载该光学元件与该第一框架的第二框架,该显示面板放置于该背光模组上,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表面及位于该显示表面相反一侧的背面。该显示装置还包括固定膜,该固定膜覆盖并固定于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及该第一框架或者该第二框架的至少一部分上,从而将该显示面板与该背光模组固定于一体。该显示装置边框较窄。【专利说明】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显示装置,如液晶显示装置,通常包括显示面板、为该显示面板提供平面光的背光模组、及将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固定的上框与下框。背光模组一般包括胶框,该胶框除了固定该背光模组中的各种光学元件外,其还承载并收容该显示面板,该上框与该下框将该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收容于其间并且二者卡扣配合以将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予以固定。然而,由于显示面板收容于胶框内,该上述显示装置的模组宽度至少包含了显示面板本身的宽度及胶框侧壁的宽度,再加上上框与下框的侧壁宽度,使得该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较大,难于符合目前显示装置边框日益窄化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边框较宽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边框较窄的显示装置。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光学元件、用于固定该光学元件的第一框架及用于承载该光学元件与该第一框架的第二框架,该显示面板放置于该背光模组上,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表面及位于该显示表面相反一侧的背面。该显示装置还包括固定膜,该固定膜覆盖并固定于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及该第一框架或者该第二框架的至少一部分上,从而将该显示面板与该背光模组固定于一体。本专利技术显示装置中,该固定膜覆盖并固定于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及该第一框架或者该第二框架的至少一部分上,从而将该显示面板与该背光模组固定于一体,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上框与下框卡固固定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该固定膜的厚度较上框的侧壁宽度小,因此本专利技术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较小,使得该显示装置更符合目前显示装置边框日益缩小的发展趋势。【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显示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1所示显示装置的立体组装示意图。图3是图2沿线II1-1II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显示装置20第二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显示装置10、20 显示面板 11、21 背光模组 12、22 第一框架 13 第二框架14、24 光学元件15 固定膜16、26 缓冲件17 侧壁130、142 显示表面110 背面112 侧面114 显示区域116 周边区域118 上基板lla、21a 下基板Ilb 上偏光片119 底板140 外表面144 第一部分160 第二部分162 周边部164 弯折部166 弯折线168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及图3,图1是本专利技术显示装置10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10的立体组装示意图,图3是图2沿线II1-1II的剖面示意图。该显示装置10包括显示面板11、为该显示面板11提供平面光的背光模组12、及用于固定该显示面板11与该背光模组12的固定膜16。该显示面板11放置于该背光模组12上,该显示面板11包括显示表面110、位于该显示表面110相反一侧的背面112及连接于该显示表面110与该背面112的侧面114。其中,该显示表面110为面向使用者的表面,其包括显示区域116及周边区域118,该背面112为邻近该背光模组12的表面。该显示面板11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基板Ila及下基板11b,其中,该上基板Ila远离背光模组12的表面还设置有上偏光片119。该背光模组12包括光学兀件15、用于固定该光学兀件15的第一框架13及用于承载该光学兀件15与该第一框架13的第二框架14。该光学兀件15可以包括光源(图未不)、导光板及光学膜片等。该第一框架13可以为胶框,该第二框架14可以为背板。该第一框架13包括四个首尾相连的侧壁130,该四个侧壁130围成一个中空的矩形框体,该光学元件15收容于该第一框架13内。该第一框架13的侧壁130还用于承载该显示面板11,其中该第一框架13的侧壁130的顶面对应该显示面板11的背面112并支撑该显示面板11。优选地,该显示面板11的背面112与该第一框架13的侧壁130的顶面之间还设置缓冲件17,如海棉,该缓冲件17用于保护该显示面板11,避免该显示面板11与该第一框架13碰撞时可能引起的损坏等问题。该第二框架14包括底板140及与垂直连接于该底板140边缘的侧壁142,该第二框架14的底板140用于承载并收容该光学元件15与该第一框架13,该第二框架14的侧壁142位于该第一框架13的侧壁130外侧。该第二框架14的侧壁142数量至少为二,即该第二框架14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142 ;优选地,该第二框架14的侧壁142的数量为四,即,该第二框架14包括四个首尾交接的侧壁142。该固定膜16覆盖并固定于该显示面板11的显示表面110的至少一部分以及该第一框架13或者该第二框架14的至少一部分上,从而将该显示面板11与该背光模组12固定于一体。本实施方式中,该固定膜16覆盖并固定于该显示面板11的显示表面110的至少一部分以及该第二框架14的侧壁142的远离该第一框架13的外表面144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理解,由于该显示面板11的显示表面110与该第二框架14的侧壁142的外表面144不在同一表面上,该固定膜16需要弯折以覆盖该显示面板11的显示表面110与该第二框架14的侧壁142的外表面144。具体地,该固定膜16可以通过粘贴、卡扣或螺丝锁附的方式覆盖并固定于该显示面板11的显示表面Iio的至少一部分以及该第二框架14的侧壁142的外表面144的至少一部分。本实施方式中,该固定膜16是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于该显示面板11的显示表面110的至少一部分以及该第二框架14的侧壁142的远离该第一框架13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进一步地,该第二框架14的侧壁142的高度与该第一框架13的侧壁130的高度基本相同,该显不面板11的侧面114与该第二框架14的侧壁142的外表面144在同一表面上,因此,该固定膜16覆盖该显示面板11的显示表面110、该显示面板11的侧面114及该第二框架14的侧壁142的外表面144上。可以理解,由于该显示面板11的显示表面110一侧设置有上偏光片119,因此,该固定膜16覆盖于该上偏光片119上的。具体地,该固定膜16包括对应该显示区域116的第一部分160及与该第一部分160连接的第二部分162。该第二部分162包括对应该显示区域116的周边部164及与该周边部164弯折连接的弯折部166。该弯折部166可以与该第二框架14的侧壁142数量相同,本实施方式中,该弯折部166的数量为四,如图1所示,该固定膜16的弯折部166都展开时(或者说弯折部未相对该周边部弯折前),相邻两个弯折部166之间包括缺口,该弯折部166与周边部164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富强宋岁忙方建中
申请(专利权)人:鑫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深鑫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