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输送装置以及气泡判断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52240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6 0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液体输送装置以及气泡判断方法。液体输送装置具备用于输送该液体的管、多个推压上述管使其闭塞的指状件、以挤压上述管来输送上述液体的方式依次推压上述指状件的凸轮、设置于管的比被多个上述指状件推压的区域靠下游侧的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以及基于上述第一电极与上述第二电极之间的阻抗判断有无气泡的判定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液体输送装置具备用于输送该液体的管、多个推压上述管使其闭塞的指状件、以挤压上述管来输送上述液体的方式依次推压上述指状件的凸轮、设置于管的比被多个上述指状件推压的区域靠下游侧的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以及基于上述第一电极与上述第二电极之间的阻抗判断有无气泡的判定部。【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作为输送液体的液体输送装置,公知有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微型泵。在微型泵中,沿着管配置有多个指状件,通过凸轮依次推压指状件,挤压管来输送液体。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77947号公报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发现了在通过多个指状件挤压管来输送液体时,伴随着多个指状件的动作会产生气泡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判断在通过多个指状件挤压管来输送液体的液体输送装置中有无特有的气泡。用于实现上述目的主要专利技术是一种液体输送装置,其具备用于输送液体的管、多个推压上述管使其闭塞的指状件、以挤压上述管来输送上述液体的方式依次推压上述指状件的凸轮、设置于管的比被多个上述指状件推压的区域靠下游侧的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以及基于上述第一电极与上述第二电极之间的阻抗判断有无气泡的判定部。通过本说明书以及附图的记载,能够了解到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液体输送装置I的整体立体图。图2是液体输送装置I的分解图。图3是液体输送装置I的剖视图。图4是液体输送装置I的内部的透视俯视图。图5是泵部5的概要说明图。图6是表示主体10的内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主体10的背面的立体图。图8表示盒20的内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盒20基座的背面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从补片30的底面侧观察液体输送装置I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液体输送装置I的使用方法的流程图。图12是起动加注处理的说明图。图13A?图13D是产生气泡的说明图。图14是对本实施方式的管21内的气泡进行监视的监视装置70的说明图。图15是阻抗测定部73测定阻抗的实验结果的图表。图16是其他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图17A以及图17B是判断气泡尺寸的说明图。图18是又一其他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说明书以及附图的记载,至少了解到以下事项。了解到一种液体输送装置,其具备用于输送液体的管、多个推压上述管使其闭塞的指状件、以挤压上述管来输送上述液体的方式依次推压上述指状件的凸轮、设置于管的比被多个上述指状件推压的区域靠下游侧的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以及基于上述第一电极与上述第二电极之间的阻抗判断有无气泡的判定部。根据上述液体输送装置,能够判断气泡的有无。优选对上述管的内周面实施防水处理。由此,容易检测气泡。优选在测定上述第一电极与上述第二电极之间的阻抗时,以不在上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施加偏压的方式对上述第一电极以及上述第二电极外加交流电压。由此,能够抑制在液体中产生电化学过程。优选在进行使上述液体充满上述液体输送装置的流路内的起动加注处理(priming processing)时,若上述判定部持续判断气泡存在,则判断为上述起动加注处理未结束。由此,判定部还能够判断起动加注处理的结束。优选还设置有与上述第一电极以及上述第二电极不同的第三电极,上述判定部基于上述第一电极与上述第二电极之间的阻抗和、以及其他两个电极之间的阻抗判断气泡的尺寸。由此,能够判断气泡的尺寸。了解到一种液体输送装置的气泡判断方法,液体输送装置具备用于输送液体的管、多个推压上述管使其闭塞的指状件、以及以挤压上述管来输送上述液体的方式依次推压上述指状件的凸轮,上述气泡判断方法的特征在于,基于设置于管的比被多个上述指状件推压的区域靠下游侧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阻抗判断气泡的有无。由此,能够判断气泡的有无。实施方式液体输送装置的基本结构图1是液体输送装置I的整体立体图。图2是液体输送装置I的分解图。如图所示,将液体输送装置I的贴附侧(生物体侧)作为“下”,将相反侧作为“上”进行说明。液体输送装置I是用于输送液体的装置。液体输送装置I具备主体10、盒20、以及补片30。虽然主体10、盒20以及补片30能够如图2所示那样分离,但在使用时如图1所示那样组装为一体。液体输送装置I例如适合用于将补片30贴附于生物体而定期注入在盒20中所存储的胰岛素。在盒20中所存储的液体(例如胰岛素)用尽的情况下,虽然更换盒20,但主体10以及补片30能够继续使用。但是,也以低频率更换补片30。图3是液体输送装置I的剖视图。图4是液体输送装置I的内部的透视俯视图。图4还示出了泵部5的结构。图5是泵部5的概要说明图。泵部5作为用于输送存积于盒20的液体的泵发挥功能,具备管21、多个指状件22、凸轮11以及驱动机构12。管21是用于输送液体的管。管21的上游侧(以液体的输送方向为基准的情况下的上游侧)与盒20的存积液体的存积部26连通。管21具有若被指状件22推压则闭塞、若解除来自指状件22的力则复原的程度的弹性。管21沿着盒20的管引导壁251A的内表面,局部配置为圆弧形状。管21的圆弧形状的部分配置于管引导壁251A的内表面与多个指状件22之间。管21的圆弧的中心与凸轮11的旋转中心一致。指状件22是用于使管21闭塞的部件。指状件22从凸轮11受力,从而进行从动动作。指状件22具有棒状的轴部与凸缘状的推压部,从而形成T字形状。棒状的轴部与凸轮11接触,凸缘状的推压部与管21接触。指状件22被支承为沿着轴向可动。多个指状件22从凸轮11的旋转中心呈放射状等间隔配置。多个指状件22配置于凸轮11与管21之间。此处,设置有七根指状件22。在以下的说明中,从液体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依次称为第一指状件22A、第二指状件22B、…第七指状件22G。凸轮11在外周的四个位置具有突起部。在凸轮11的外周配置有多个指状件22,在该指状件22的外侧配置有管21。指状件22被凸轮11的突起部推压,由此管21闭塞。若指状件22从突起部脱离,则管21通过管21的弹力而恢复原来的形状。若凸轮11旋转,则七根指状件22依次被突起部推压,从而从输送方向上游侧开始依次动作来闭塞管21。由此,能够使管21蠕动运动,从而液体在管21中被挤压并输送。为了防止液体倒流,以至少一个指状件22、优选两个指状件22闭塞管21的方式形成凸轮11的突起部。驱动机构12是用于驱动凸轮11使之旋转的机构。驱动机构12具有压电马达121、转子122以及减速传递机构123 (参照图4)。压电马达121是用于利用压电元件的振动使转子122旋转的马达。压电马达121通过对粘合于矩形形状的振动体的两面的压电元件外加驱动信号,从而使振动体振动。振动体的端部与转子122接触,若振动体振动,则该端部描绘椭圆轨道或8字轨道等规定的轨道来振动。振动体的 端部在振动轨道的一部分与转子122接触,由此驱动转子122旋转。通过一对弹簧朝向转子122对压电马达121施力以便振动体的端部与转子122接触。转子122是通过压电马达121能够被旋转的被驱动体。在转子122形成有构成减速传递机构123的一部分的转子小齿轮。减速传递机构123是将转子122的旋转以规定的减速比传递至凸轮11的机构。减速传递机构123由转子小齿轮、传递轮、凸轮齿轮构成。转子小齿轮是一体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片濑诚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