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国基专利>正文

把手快速换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50195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5 20:34
把手快速换向机构,包括底板,底板上设置有供把手的转轴穿过的板通孔,在位于底板内侧的转轴上依次穿套有相互传动连接的复位扭簧和限位卡圈,限位卡圈径向定位在转轴上形成径向联动,限位卡圈上还设置有一对定位凸台;在限位卡圈的侧边位置还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呈跷板状并在底板上能够跷动,限位块的顶端突出部能够延伸到限位卡圈上的一对定位凸台之间的空缺空间中;在限位块的尾端部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当跷动限位块时,限位块的顶端突出部也能够离开限位卡圈上的一对定位凸台之间的空缺空间。利用限位卡圈、限位块的协同作用下可实现把手的自动换向,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把手非经拆卸不可换向的弊端,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使用非常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把手快速换向机构。这种把手可以是单独的开门机构,也可以是安装在锁面板上的把手开门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锁面板与把手之间的装配结构一般是采用固定定向结构,即:先固定左把手或是右把手,然后将锁面板和把手装配好,再将它们装配在门上。该结构一旦将锁面板和把手装配好后,把手的方向就固定不变,此时如想将把手换向,如从左手位换为右手位,则必须重新使用专用工具将把手和锁面板之间的原安装拆卸开,然后再将把手换向定位与锁面板重新安装,这样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造成安装人员的重复劳动,使安装效率降低。其次门把手与面板在出厂前安装定位成L型,也加大了包装箱的体积和包装的难度。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申请号为201020116281.4,申请日为2010年02月22日,名称为“一种可让锁具手柄左右互换的机构”的技术专利披露一种可让锁具手柄左右互换的机构,包括锁具锁面板、手柄,其结构特点是:所述的锁具锁面板上设置有拨片放置台、导向槽、手柄弹簧限位台和手柄孔,所述的手柄插在手柄孔中,在手柄上设置有手柄拨片弹簧和手柄换向拨片,手柄拨片弹簧和手柄换向拨片分别与手柄弹簧限位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把手快速换向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供把手的转轴穿过的板通孔,在位于所述底板内侧的所述转轴上依次穿套有相互传动连接的复位扭簧和限位卡圈,所述限位卡圈径向定位在所述转轴上形成径向联动,所述限位卡圈上还设置有一对定位凸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限位卡圈的侧边位置还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呈跷板状并在所述底板上能够跷动,所述限位块的顶端突出部能够延伸到所述限位卡圈上的一对定位凸台之间的空缺空间中;在所述限位块的尾端部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当跷动所述限位块时,所述限位块的顶端突出部也能够离开所述限位卡圈上的一对定位凸台之间的空缺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把手快速换向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供把手的转轴穿过的板通孔,在位于所述底板内侧的所述转轴上依次穿套有相互传动连接的复位扭簧和限位卡圈,所述限位卡圈径向定位在所述转轴上形成径向联动,所述限位卡圈上还设置有一对定位凸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限位卡圈的侧边位置还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呈跷板状并在所述底板上能够跷动,所述限位块的顶端突出部能够延伸到所述限位卡圈上的一对定位凸台之间的空缺空间中;在所述限位块的尾端部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当跷动所述限位块时,所述限位块的顶端突出部也能够离开所述限位卡圈上的一对定位凸台之间的空缺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快速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的两侧设置有定位轴,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能够收纳所述定位轴的凹槽;所述定位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凹槽中。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把手快速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够罩盖所述凹槽的固定片,所述固定片定位在所述底板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把手快速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圈上设置有轴向凸起,所述轴向凸起延伸到所述复位扭簧的两端扭杆之间的空间位置并被夹持在所述两端扭杆之间从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沛权
申请(专利权)人:曹国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