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复方磺胺嘧啶银混悬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046199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4 2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的技术领域,具体为新复方磺胺嘧啶银混悬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组成为:每1000ml含有磺胺嘧啶银45-55g,醋酸氯己定0.9-1.1g,淀粉35-45g,甲基纤维素2.45-2.55g,维生素E20-25g,余量为纯化水。提高了药物的稳定性,提高临床治愈效果,降低患者住院时间,最大程度减少患者住院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的
,具体为新复方磺胺嘧啶银混悬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烧、烫伤为临床常见病症,多发病,主要体征为红、肿、热、痛,起水泡,水肿明显、形成焦痂等。传统治疗方法多采用湿润烧伤膏局部涂抹。也有许多单位应用不同剂型的磺胺嘧啶银治疗烧、烫伤。起初使用干粉直接撒于创面或用0.9%氯化钠将磺胺嘧啶银细粉调成糊状、制成混悬剂、乳膏或软膏;近年来也有学者将其制成胶浆剂、凝胶剂、生物膜剂等。但各种剂型都有优缺点:用干粉或用药前调成糊状,药物剂量不易控制,创面刺激性较大;乳膏及软膏所用基质的成分复杂,患者过敏反应发生率较高,且软膏透气性能较差,易造成皮肤的腐败。胶浆剂、凝胶剂也存在稠度是否合适问题、生物膜剂也因创面大小不同使应用受到限制。而现用的磺胺嘧啶银混悬剂流动性太大、应用不方便;而且随着耐药菌株的出现,磺胺嘧啶银的抗菌活性也有所下降。根据烧烫伤处理中保护创面、避免感染的原则,要求用于创面的药物应具有促进成膜、加速结痂、对抗感染的功效。申请人研制的新制剂中加用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较强的醋酸氯己定,由于醋酸氯己定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还可作为本制剂的防腐剂和分散剂,再加以3.5%-4.5%的淀粉浆作助悬剂和粘合剂;通过以上方法研制的复方磺胺嘧啶银混悬剂,药物的抗菌谱将大大增加,制剂粘度适中,结痂快,药物穿透性强,用于临床能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也存在如下的问题:该混悬剂放置一段时间后,存在药品性状不稳定,混悬效果仍不理想,发生沉降经重新振摇后部分药物易粘结成团块状,不易分散均匀,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涂布不均匀的缺点。另外,应用本药物后,创面虽然干燥结痂较快,但创面新的肉芽组织生长缓慢,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大大增加了住院费用,增加患者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复方磺胺嘧啶银混悬剂及其制备方法。提高了药物的稳定性,提高临床治愈效果,降低患者住院时间,最大程度减少患者住院费用。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复方磺胺嘧啶银混悬剂,其组成为:每1000ml含有磺胺嘧啶银45-55g,醋酸氯己定0.9-1.1g,淀粉 35-45g,甲基纤维素2.45-2.55g,维生素E 20-25g,余量为纯化水。 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复方磺胺嘧啶银混悬剂,其组成为:每1000ml含有磺胺嘧啶银50g,醋酸氯己定1g,淀粉 40g,甲基纤维素2.5g,维生素E 25g,余量为纯化水。本专利技术的新复方磺胺嘧啶银混悬剂的制备方法,为:按照用量关系称取甲基纤维素,加90-110ml纯化水搅匀,放置2-4小时,使其充分膨胀,得甲基纤维素溶液A液;按照用量关系称取淀粉,加90-110ml纯化水搅匀,放置1.5-2.5小时,使其充分膨胀,得B液;按照用量关系称取醋酸氯己定溶于约90-110ml刚煮沸的纯化水中,放冷,得C液;将B液搅拌均匀,在搅拌状态下向B液中以每分钟200ml的速度加入煮沸的纯化水650-700ml,搅至半透明粘稠状液体,搅拌状态下水浴中冷却5-7min至30-35℃,得淀粉浆D液;按照用量关系称取磺胺嘧啶银,在搅拌状态下分次加入C液中,分散均匀后得F液;将A液加入到D液中,搅拌均匀,得G液;将G液分4-6次加入到F液中,随加随搅拌,再加入按照用量关系称取的维生素E,最后加纯化水至1000ml,搅匀即得所述的混悬剂。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的新复方磺胺嘧啶银混悬剂的制备方法为,其详细步骤为:按照用量关系称取甲基纤维素,加100ml纯化水搅匀,放置3小时,使其充分膨胀,得甲基纤维素溶液A液;按照用量关系称取淀粉,加100ml纯化水搅匀,放置2小时,使其充分膨胀,得B液;按照用量关系称取醋酸氯己定溶于100ml刚煮沸的纯化水中,放冷,得C液;将B液搅拌均匀,在搅拌状态下向B液中以每分钟200ml的速度加入煮沸的纯化水700ml,搅至半透明粘稠状液体,搅拌状态下水浴中冷却5-7min,温度至30-35℃,得淀粉浆D液;按照用量关系称取磺胺嘧啶银,在搅拌状态下分4-6次加入C液中,分散均匀后得F液;将A液加入到D液中,搅拌均匀,得G液;将G液分4-6次加入到F液中,随加随搅拌,再加入按照用量关系称取的维生素E ,最后加纯化水至1000ml,搅匀即得所述的混悬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磺胺嘧啶银保持了磺胺嘧啶及银离子两者的抗菌作用,除能控制创面感染外,还可促使创面干燥、结痂和促进愈合。其中的醋酸氯己定不仅作为防腐剂和分散剂,对易造成创面感染的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也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与磺胺嘧啶银起到了协同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作用更强,。以3.5-4.5% 淀粉浆作助悬剂和黏和剂,同时加入2.45-2.55%甲基纤维素作为助悬剂,其黏度适中,通气性与收敛性好,不易脱落而持续杀菌,且利于创面护理。同时由于流体的带动,有利于药物在烧伤创面各个层次的渗透,与传统的烧伤膏、软膏相比具有抗菌谱广,杀菌迅速,制剂稳定,黏度适中,易涂抹,结痂快,疗效好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新复方磺胺嘧啶银混悬剂,药物的稳定性大大提高,放置3小时或再经离心后均无明显沉降,混悬效果好。优选了甲基纤维素的最佳用量在2.45-2.55g范围内;药物粘度适中,避免了现有技术配制的药物流动性大的缺点,且利于快速涂布均匀。增加了新的成分维生素E,能使末梢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障碍,促进局部血运,保持皮肤弹性,有效促进肉芽组织再生,减少身体对氧的需求及预防瘢痕的产生。同时能提高临床治愈效果,降低患者住院时间,最大程度减少患者住院费用。作为制备方法,改变了药物加入顺序,使药物分散更加均匀;将磺胺嘧啶银在搅拌状态下分次加入C液,即醋酸氯己定溶液中,先充分分散均匀,再加入打好的淀粉浆D液;避免了现有技术将磺胺嘧啶银细粉加入D液而使得磺胺嘧啶银不易分散均匀的缺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情况:  2010年新增销量为2500瓶,总产值14万元,新增利润2.8万元。住院病人406人次,每个病人较前提前治愈出院8天,每床日住院费用241元,可为社会节约支出78万元。    2011年新增销量为3100瓶,总产值l6万元,新增利润3.5万元。住院病人510人次,每个病人较前提前治愈出院10天,每床日住院费用326元,可为社会节约支出166万元。    2012年新增销量为2930瓶,总产值l5万元,新增利润3.3万元。住院病人448人次,每个病人较前提前治愈出院l0天,每床日住院费用347元,可为社会节约支出l55万元。本专利技术的新复方磺胺嘧啶银混悬剂属外用治疗烧、烫伤的混悬剂,各个组分之间协同作用,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被证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稳定性好,无不良反应,还可以提高临床治愈效果,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最大程度减少患者住院费用,为患者减轻负担。大量烧伤患者应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复方磺胺嘧啶银混悬剂,其组成为:每1000ml含有磺胺嘧啶银45?55g,醋酸氯己定0.9?1.1g,淀粉?35?45g,甲基纤维素2.45?2.55g,维生素E?20?25g,余量为纯化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复方磺胺嘧啶银混悬剂,其组成为:每1000ml含有磺胺嘧啶银45-55g,醋酸氯己定0.9-1.1g,淀粉 35-45g,甲基纤维素2.45-2.55g,维生素E 20-25g,余量为纯化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复方磺胺嘧啶银混悬剂,其特征在于,其组成为:每1000ml含有磺胺嘧啶银50g,醋酸氯己定1g,淀粉 40g,甲基纤维素2.5g,维生素E 25g,余量为纯化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复方磺胺嘧啶银混悬剂的制备方法,步骤为:按照用量关系称取甲基纤维素,加90-110ml纯化水搅匀,放置2-4小时,使其充分膨胀,得甲基纤维素溶液A液;
按照用量关系称取淀粉,加90-110ml纯化水搅匀,放置1.5-2.5小时,使其充分膨胀,得B液;
按照用量关系称取醋酸氯己定溶于约90-110ml刚煮沸的纯化水中,放冷,得C液;
将B液搅拌均匀,在搅拌状态下向B液中以每分钟200ml的速度加入煮沸的纯化水650-700ml,搅至半透明粘稠状液体,搅拌状态下水浴中冷却5-7min至30-35℃,得淀粉浆D液;
按照用量关系称取磺胺嘧啶银,在搅拌状态下分次加入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长玲丁召兴陈步凤刘呈华崔光怀马静
申请(专利权)人: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