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颅内压腰大池引流,具体为可动态监测颅内压的流量控制腰大池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1、颅内压监测是监测颅内压力变化,帮助判断患者颅内情况,用于指导治疗、估计预后。以往采用开颅手术将颅内压检测探头置于颅内,创伤大,感染率高,腰椎穿刺测压每次均需进行腰穿操作,无法动态监测。腰大池引流是将引流管放置到腰大池内引流脑脊液,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的一种方法。通过将压力传感器连接腰大池引流管,可以将颅内压的波形转换成电信号传至工作站,从而动态的了解颅内压的变化情况,达到微创、持续的目的,也可缓解脑积水的症状,副作用小,相对于脑室引流,该手术对大脑损伤较少。由于腰大池引流对于引流量、引流速度有较高要求,速度过快或引流量过多容易出现颅内桥静脉撕裂、硬膜下血肿,甚至致命的枕骨大孔疝,而以往手动调节引流装置高度的方式调节引流速度,控制引流总量,存在操作繁琐、精度低、难以匀速引流的特点。因此,通过在三通阀的分支上连接控速阀,可以改变以往手动调节高度的方式,更加精确、均匀引流,避免过度引流和颅内压波动。
...
【技术保护点】
1.可动态监测颅内压的流量控制腰大池引流装置,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包括腰大池引流管(1),所述腰大池引流管(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三通阀(11),所述三通阀(1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一次性压力传感器(12),所述一次性压力传感器(12)远离三通阀(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力显示器(13),所述压力显示器(13)通过导线和一次性压力传感器(12)固定连接,所述三通阀(11)远离腰大池引流管(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引流管(14),所述第一引流管(14)远离三通阀(11)的一端设置有控速阀(15),所述控速阀(1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入口(16),所述控速阀(15)的表面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动态监测颅内压的流量控制腰大池引流装置,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包括腰大池引流管(1),所述腰大池引流管(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三通阀(11),所述三通阀(1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一次性压力传感器(12),所述一次性压力传感器(12)远离三通阀(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力显示器(13),所述压力显示器(13)通过导线和一次性压力传感器(12)固定连接,所述三通阀(11)远离腰大池引流管(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引流管(14),所述第一引流管(14)远离三通阀(11)的一端设置有控速阀(15),所述控速阀(1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入口(16),所述控速阀(1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出口(17),所述控速阀(15)通过入口(16)和第一引流管(14)固定连接,所述出口(17)远离控速阀(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引流管(18),所述第二引流管(18)远离出口(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集液袋(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动态监测颅内压的流量控制腰大池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机构还包括第一转杆(22),所述第一转杆(22)活动在橡胶块(2)的内侧,所述第一转杆(2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3),所述橡胶块(2)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转杆(24),所述第二转杆(2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5),所述橡胶块(2)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第三齿轮(26),所述第二转杆(2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27),所述橡胶块(2)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第三转杆(28),所述第三转杆(2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29),所述第三转杆(2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210),所述橡胶块(2)的内壁开设有滑槽(211),所述滑槽(211)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滑块(2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动态监测颅内压的流量控制腰大池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杆(24)呈六组活动连接在橡胶块(2)的内侧,所述第二齿轮(25)呈六组和第二转杆(24)对应连接,所述第一锥形齿(27)呈六组和第二转杆(24)对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动态监测颅内压的流量控制腰大池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