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盒的发光控制方法及单元、电路板、墨盒和成像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10045314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4 17: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墨盒的发光控制方法及单元、电路板、墨盒和成像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发光控制指令并识别;当识别到为对第一设定墨盒的光线点亮指令时,启动第一点亮延迟计时;当识别到为对第二设定墨盒的光线点亮指令时,启动第二点亮延迟计时或控制发光单元发光;当识别到为光线熄灭指令时,控制停止发光;当监测到第一点亮延迟计时超时,控制发光;当监测到第二点亮延迟计时超时,控制发光。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由于墨盒发光单元制造误差导致发光量不一致时无法通过位置检测的误判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成像设备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墨盒的发光控制方法及单元、电路板、墨盒和成像设备
技术介绍
成像设备是目前人们工作、生活中的常见工具,如打印机、复印件和传真机等。成像设备的结构大致分为两部分,即成像设备主体和墨盒。墨盒为易耗品,所以通常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设备主体中,易被更换。现有一台成像设备内可能设置有多个墨盒,利于长时间使用,或者可以有不同颜色。为了保证各墨盒的安装位置正确,由此而提出了墨盒位置检测技术。墨盒位置检测可基于光线的发射和接收来实现。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在墨盒上设置有光源,成像设备主体中设置有光线接收器。当检测某个墨盒的位置时,使得该墨盒的位置与光线接收器正对,而后控制墨盒的光源发光,由接收器接收光线并检测、记录发光量。随后,控制相邻的墨盒发光,由接收器接收光线并检测、记录发光量。由于接收器与待检测的墨盒正对,所以接收自待检测墨盒的发光量大于相邻墨盒的发光量,且待检测墨盒的发光量会大于一预设门限值。据此,成像设备主体可识别到该墨盒的位置正确。其他墨盒的检测方法相同。然而,上述墨盒位置检测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制造误差,即各墨盒上光源的发光量不能够严格地保持相等,所以相邻墨盒的发光量可能会等于或大于待检测墨盒的发光量。由此得出墨盒位置不正确的结果,增加了成像设备的误报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墨盒的发光控制方法及单元、电路板、墨盒和成像设备,以降低墨盒位置检测过程中的误报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墨盒的发光控制方法,所述墨盒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主体上,且所述墨盒包括用于接收所述成像设备主体发出的信号的接口单元、存储所述墨盒相关信息的存储单元、朝向设置在所述成像设备主体上的光接收器发光的发光单元以及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光的控制单元,且所述成像设备主体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墨盒,其中,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控制单元接收来自成像设备主体的发光控制指令,并识别所述发光控制指令的控制对象和控制内容;当控制单元识别到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为对第一设定墨盒的光线点亮指令时,启动第一点亮延迟计时;当控制单元识别到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为对第二设定墨盒的光线点亮指令时,启动第二点亮延迟计时或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光;当控制单元识别到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为光线熄灭指令时,控制所述墨盒上的发光单元停止发光;当控制单元监测到所述第一点亮延迟计时的计时值达到第一延迟门限值时,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光;当控制单元监测到所述第二点亮延迟计时的计时值达到第二延迟门限值时,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光;其中,成像设备主体将第一设定墨盒作为待检测墨盒进行正对位置检测的时间间隔为第一时段,将所述第一设定墨盒作为待检测墨盒进行相邻光检测的时间间隔为第二时段,所述第一延迟门限值大于第二时段,且小于第一时段;所述成像设备主体将第二设定墨盒作为待检测墨盒进行正对位置检测的时间间隔为第三时段,所述第二延迟门限值小于所述第三时段。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墨盒的发光控制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设置在一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主体的墨盒上,且所述成像设备主体设有光接收器,所述墨盒包括接收所述成像设备主体发出的信号的接口单元、存储所述墨盒相关信息的存储单元、朝向设置在所述成像设备主体上的光接收器发光的发光单元,且所述成像设备主体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墨盒,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指令识别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成像设备主体的发光控制指令,并识别所述发光控制指令的控制对象和控制内容;第一点亮延迟模块,用于当识别到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为对第一设定墨盒的光线点亮指令时,启动第一点亮延迟计时;第二点亮延迟模块,用于当识别到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为对第二设定墨盒的光线点亮指令时,启动第二点亮延迟计时或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光;光线熄灭模块,用于当识别到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为光线熄灭指令时,控制所述墨盒上的发光单元停止发光;第一光线点亮模块,用于当监测到所述第一点亮延迟计时的计时值达到第一延迟门限值时,控制所述墨盒上的发光单元发光;第二光线点亮模块,用于当监测到所述第二点亮延迟计时的计时值达到第二延迟门限值时,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光;其中,成像设备主体将第一设定墨盒作为待检测墨盒进行正对位置检测的时间间隔为第一时段,将所述第一设定墨盒作为待检测墨盒进行相邻光检测的时间间隔为第二时段,所述第一延迟门限值大于第二时段,且小于第一时段;所述成像设备主体将第二设定墨盒作为待检测墨盒进行正对位置检测的时间间隔为第三时段,所述第二延迟门限值小于所述第三时段。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墨盒发光控制电路板,包括接口单元、存储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接口单元用于接收成像设备主体发出的信号,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墨盒相关信息,所述接口单元和存储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其中,所述控制单元采用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墨盒的发光控制的控制单元。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墨盒,包括墨盒主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墨盒发光控制电路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包括成像设备主体和至少两个墨盒,所述成像设备主体至少包括光接收器、字车和位置检测模块;所述至少两个墨盒固定安装在所述字车上,所述字车相对于所述光接收器移动设置,其中:所述墨盒采用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墨盒;每个所述墨盒的接口单元共线连接至所述成像设备主体的指令输出端;所述位置检测模块包括:移动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字车移动至待检测墨盒与光接收器正对的位置;发光控制单元,用于通过向墨盒发送发光控制指令,控制墨盒的发光单元在待检测墨盒的正对位置检测的第一时段和相邻光检测的第二时段内发光;发光量检测单元,用于当识别到第一时段内接收到的第一发光量大于第一设定发光量,且第二时段内接收到的第二发光量小于第一发光量时,或者第三时段内接收的第三发光量大于第三设定发光量时,确定待检测墨盒的位置正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对不同墨盒的光线点亮指令设置延迟时间,且延迟时间小于正对位置检测时长,大于相邻光检测时长,相当于使得墨盒在相邻光检测阶段不发光,保证相邻光检测阶段的光量小于正对位置检测阶段的光量。从而避免了由于墨盒发光单元制造误差导致发光量不一致时无法通过位置检测的误判问题。附图说明图1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适用的墨盒的结构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墨盒的发光控制方法,所述墨盒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主体上,且所述墨盒包括用于接收所述成像设备主体发出的信号的接口单元、存储所述墨盒相关信息的存储单元、朝向设置在所述成像设备主体上的光接收器发光的发光单元以及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光的控制单元,且所述成像设备主体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控制单元接收来自成像设备主体的发光控制指令,并识别所述发光控制指令的控制对象和控制内容;当控制单元识别到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为对第一设定墨盒的光线点亮指令时,启动第一点亮延迟计时;当控制单元识别到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为对第二设定墨盒的光线点亮指令时,启动第二点亮延迟计时或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光;当控制单元识别到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为光线熄灭指令时,控制所述墨盒上的发光单元停止发光;当控制单元监测到所述第一点亮延迟计时的计时值达到第一延迟门限值时,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光;当控制单元监测到所述第二点亮延迟计时的计时值达到第二延迟门限值时,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光;其中,成像设备主体将第一设定墨盒作为待检测墨盒进行正对位置检测的时间间隔为第一时段,将所述第一设定墨盒作为待检测墨盒进行相邻光检测的时间间隔为第二时段,所述第一延迟门限值大于第二时段,且小于第一时段;所述成像设备主体将第二设定墨盒作为待检测墨盒进行正对位置检测的时间间隔为第三时段,所述第二延迟门限值小于所述第三时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墨盒的发光控制方法,所述墨盒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主体上,
且所述墨盒包括用于接收所述成像设备主体发出的信号的接口单元、存储所
述墨盒相关信息的存储单元、朝向设置在所述成像设备主体上的光接收器发
光的发光单元以及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光的控制单元,且所述成像设备主体
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单元接收来自成像设备主体的发光控制指令,并识别所述发光控制
指令的控制对象和控制内容;
当控制单元识别到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为对第一设定墨盒的光线点亮指令
时,启动第一点亮延迟计时;
当控制单元识别到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为对第二设定墨盒的光线点亮指令
时,启动第二点亮延迟计时或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光;
当控制单元识别到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为光线熄灭指令时,控制所述墨盒
上的发光单元停止发光;
当控制单元监测到所述第一点亮延迟计时的计时值达到第一延迟门限值
时,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光;
当控制单元监测到所述第二点亮延迟计时的计时值达到第二延迟门限值
时,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光;
其中,成像设备主体将第一设定墨盒作为待检测墨盒进行正对位置检测
的时间间隔为第一时段,将所述第一设定墨盒作为待检测墨盒进行相邻光检
测的时间间隔为第二时段,所述第一延迟门限值大于第二时段,且小于第一
时段;所述成像设备主体将第二设定墨盒作为待检测墨盒进行正对位置检测
的时间间隔为第三时段,所述第二延迟门限值小于所述第三时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的发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控制单元识别到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为光线熄灭指令时,停止所述第一
点亮延迟计时或第二点亮延迟计时,或将所述第一点亮延迟计时或第二点亮
延迟计时复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的发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单元
接收来自所述成像设备主体的发光控制指令,并识别所述发光控制指令的控
制对象和控制内容包括:
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来自所述成像设备主体的发光控制指令,其中,所述
发光控制指令中包括墨盒识别信息和光线控制信息;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墨盒识别信息识别所述发光控制指令的控制对象
是否为第一设定墨盒或第二设定墨盒,将至少两个第一设定墨盒的墨盒识别
信息确定为其所在墨盒的墨盒识别信息,且将所述发光控制指令确定为其所
在墨盒的发光控制指令;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光线控制信息确定所述发光控制指令的控制内容
为光线点亮指令或光线熄灭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盒的发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
识别信息包括至少两位逻辑值,则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墨盒识别信息识别
所述发光控制指令的控制对象是否为第一设定墨盒或第二设定墨盒,将至少
两个第一设定墨盒的墨盒识别信息确定为所在墨盒的墨盒识别信息包括:
所述控制单元丢弃所述第一设定墨盒的墨盒识别信息中的部分或全部位
的逻辑值;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第一设定墨盒的墨盒识别信息中剩余位的逻辑值和其
所在墨盒中识别信息对应位的逻辑值确定接收到的所述墨盒识别信息为所在
墨盒的墨盒识别信息。
5.一种用于墨盒的发光控制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设置在一可拆卸
地安装在成像设备主体的墨盒上,且所述成像设备主体设有光接收器,所述
墨盒包括接收所述成像设备主体发出的信号的接口单元、存储所述墨盒相关
信息的存储单元、朝向设置在所述成像设备主体上的光接收器发光的发光单
元,且所述成像设备主体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
元包括:
指令识别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成像设备主体的发光控制指令,并识
别所述发光控制指令的控制对象和控制内容;
第一点亮延迟模块,用于当识别到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为对第一设定墨盒
的光线点亮指令时,启动第一点亮延迟计时;
第二点亮延迟模块,用于当识别到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为对第二设定墨盒
的光线点亮指令时,启动第二点亮延迟计时或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光;
光线熄灭模块,用于当识别到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为光线熄灭指令时,控

\t制所述墨盒上的发光单元停止发光;
第一光线点亮模块,用于当监测到所述第一点亮延迟计时的计时值达到
第一延迟门限值时,控制所述墨盒上的发光单元发光;
第二光线点亮模块,用于当监测到所述第二点亮延迟计时的计时值达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学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艾派克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