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露天转地下开采过渡期井下水患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044899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4 16: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露天转地下开采过渡期井下水患的方法,将矿山开采阶段分为露天开采阶段(1)、露天转地下过渡阶段(2)、地下开采阶段(3)。在露天转地下过渡阶段(2)再划分为衔接生产中段(4)、应急中段(5)。在应急中段(5)内均匀划分矿房(13)和矿柱(14),先回采矿房(13)下层矿体;在矿房(13)内,开凿向上泄水井(6)与衔接生产中段(4)沟通,应急中段(5)内多个矿房(13)回采结束后,即形成了突水期间井下雨水的场所,当暴雨季节来临时,雨水涌入应急中段(5)的矿房(13)内,通过泄水井(12)流入主水仓,然后经水泵排至地表安全地段,从而解决了暴雨季节露天转地下矿山过渡期井下防排水能力不足的难题,为露天转地下矿山安全过渡提供了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露天转地下开采的过渡期内井下开采水患防治方法。可在黑色、有色、黄金等非煤固体矿山露天转地下开采中广泛应用。
技术介绍
水害是矿山主要灾害之一。受地质条件和矿山开采历史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无论是受水害威胁的面积、类型,还是水害威胁的严重程度,都是世界罕见的。长期以来,因为矿区水害而造成的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极为惨重。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20多年里,全国有250多个矿井被水淹没,死亡1700多人,经济损失高达350多亿元人民币。例如1999年7月12日,山东省莱芜市谷家台铁矿-100m水平28A穿脉发生透水事故,导致矿井被淹,29人死亡。露天转地下矿山在过渡期内为了维持矿山平稳过渡,多数矿山采用露天地下联合开采。井下采用崩落法开采会引起地表塌陷直接与露天坑贯通,凹陷的露天坑形成巨大的汇水面积,在暴雨季节,大量雨水经由与露天坑相通的井巷和垫层空隙流入地下采场,酿成淹井事故,过渡期防洪工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冶金矿山设计与建设》1997年5月第3期发表的“露天转地下开采矿山防洪排水的探讨”、“选矿技术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露天转地下开采过渡期井下水患的方法,将矿山开采阶段分为露天开采阶段(1)、露天转地下过渡阶段(2)、地下开采阶段(3),其特征在于在采用以下技术方案:1)将所述的露天转地下过渡阶段(2)再划分为衔接生产中段(4)、应急中段(5),应急中段(5)位于衔接生产中段(4)的下部;在露天开采阶段(1)进入末期时,开始建设地下开拓系统,该地下开拓系统仅建设至衔接生产中段(4)即可,完全转入地下开采阶段(3)的系统,可以在衔接生产中段(4)生产过程中完成;所述的衔接生产中段(4)通过衔接中段开拓平巷(15)与主井贯通;在衔接生产中段(4)靠近主井的侧下部建设辅助系统,衔接中段开拓平巷(15)通过辅...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防治露天转地下开采过渡期井下水患的方法,将矿山开采阶段分为露天开采阶段(1)、露天转地下过渡阶段(2)、地下开采阶段(3),其特征在于在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将所述的露天转地下过渡阶段(2)再划分为衔接生产中段(4)、应急中段(5),应急中段(5)位于衔接生产中段(4)的下部;在露天开采阶段(1)进入末期时,开始建设地下开拓系统,该地下开拓系统仅建设至衔接生产中段(4)即可,完全转入地下开采阶段(3)的系统,可以在衔接生产中段(4)生产过程中完成;所述的衔接生产中段(4)通过衔接中段开拓平巷(15)与主井贯通;在衔接生产中段(4)靠近主井的侧下部建设辅助系统,衔接中段开拓平巷(15)通过辅助系统的盲斜井(11)或盲竖井、应急中段开拓平巷(16)与应急中段(5)贯通;
2)在应急中段(5)内,均匀划分矿房(13)和矿柱(14),并布置采准工程,先回采矿房(13)下层矿体,矿柱(14)暂不开采,待露天转地下过渡阶段(2)中的衔接生产中段(4)开采结束后,再回采矿柱(14);
 3)在矿房(13)内,开凿向上泄水井(6)与衔接生产中段(4)沟通,然后在矿房(13)的端部开凿切割井和切割巷作为回采时的补偿空间,在凿岩巷(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运敏孙丽军汪为平章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