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在处理石化污水污泥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40768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4 1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在处理石化污水污泥中的应用。具体为:1)制备生物载体:在聚亚苯基氧化物中加入戊二醛悬浮搅拌,洗涤后加入含CaCl2的PBS缓冲液静置;2)微生物复合菌剂的扩大培养;3)将步骤(2)得到的扩大培养后的微生物复合菌剂放入步骤(1)制备的生物载体中;4)将步骤(3)得到的载有微生物复合菌剂的生物载体加入石化污水中,微生物复合菌剂继续增值至稳定期,在生物载体表面形成生物膜,进行新陈代谢,吸附、吸收、消化、分解石化污水和污泥中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使之转化成为稳定的无害化物质。本申请人通过研究发现,该微生物复合菌剂能很好的处理石化的污水污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在处理石化污水污泥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利用微生物处理工业废水中石油化工污水污泥的研究并不多,能用于水处理的有效石油降解菌的更少。卢显妍等从广州石化污水处理厂废水中分离出2株菌株,运用自配的含油废水做实验用水,经过7天的处理,2株菌株COD去除率分别为70%和50%;最高COD去除率为83.67%和57.49%。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在处理石化污水污泥中的应用,能很好的处理石化污水污泥。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在处理石化污水污泥中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应用的步骤如下: 1)        制备生物载体:在聚亚苯基氧化物中加入戊二醛悬浮搅拌,洗涤后加入含 CaCl2的PBS缓冲液静置;2)        微生物复合菌剂的扩大培养;3)        将步骤(2)得到的扩大培养后的微生物复合菌剂放入步骤(1)制备的生物载体中;4)        将步骤(3)得到的载有微生物复合菌剂的生物载体加入石化污水中,微生物复合菌剂继续增值至稳定期,在生物载体表面形成生物膜,进行新陈代谢,吸附、吸收、消化、分解石化污水和污泥中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使之转化成为稳定的无害化物质。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扩大培养是将微生物复合菌剂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于20-30 ℃、150 rpm/min的摇床上振荡培养24-48小时,至微生物复合菌剂浓度为103个/ml。 r>进一步地,所述振荡培养的温度为30℃。 在此温度范围内振荡培养得到的复合菌剂,复合菌剂的成活率高,活性强。 优选地,步骤(3)中将步骤(2)得到的扩大培养后的微生物复合菌剂放入步骤(1)制备的生物载体中后,在20-25℃下搅拌30min,4℃静置48小时。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的温度为20℃。 在此温度下搅拌,能将微生物复合菌剂很好的固定在生物载体上。 本申请人通过研究发现,由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馈赠的微生物复合菌剂能很好的处理石化的污水污泥。 本申请人进一步的对其进行分析,发现该微生物菌剂由22种菌株组成。每种菌株对CODcr均有很好的处理效果。 本申请人进一步对其中的假单胞菌属的三株菌株进行了研究,发现假单胞菌属lsd03、假单胞菌属lsd05菌株对苯酚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假单胞菌属BDP01菌株对萘、蒽有很的处理效果。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对污染物去除效果CODcr最高可达87.1%;通过对菌群里能降解环境中威胁最大的芳烃类化合物假单胞菌属3菌株鉴定和研究,发现:假单胞菌属的lsd03、lsd05在0-1000 mgL-1的苯酚浓度中生长良好,高浓度下达到对数生长期的时间较低浓度的要长,延长培养时间可以降解高浓度的苯酚;假单胞菌属的BDP01具有较好的多环芳烃降解能力, 15d内可累积降解89.64% 的萘和77.21% 的蒽,适量添加Tween80降解萘的能力提高到96.132%,降解蒽的能力提高到89.916%。 附图说明图1为微生物复合菌剂中编号1-7菌株针对CODcr的去除率; 图2为微生物复合菌剂中编号8-14菌株针对CODcr的去除率;图3为微生物复合菌剂中编号15-22菌株针对CODcr的去除率;图4a为lsd03在不同浓度苯酚中的OD600值,4b为lsd05在不同浓度苯酚中的OD600值;图5为接种量对BDP01降解萘的影响;图6为接种量对BDP01降解蒽的影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自常规生化试剂商店购买得到的。以下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设置三次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 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微生物复合菌剂由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环境微生物实验室馈赠。 实施例1应用微生物复合菌剂处理石化污水污泥的方法如下:1、生物载体的制备:在孔径为250μm,表面积为60m2/g的1g聚亚苯基氧化物中加入50ml 5%戊二醛悬浮搅拌48小时,用2、4-二硝基肼洗涤,水洗,加入含0.75mol/L CaCl2的50mmol/L PBS(pH5.7)缓冲液室温静置12小时;使得微生物易于结膜繁衍生存,即微生物易于固定;2、将微生物复合菌剂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于30℃、150rpm/min的摇床上振荡培养24-48小时,至微生物复合菌剂浓度为103个/ml;3、将步骤(2)制备的50ml微生物复合菌剂悬浮液放入步骤(1)制备的6g生物载体中,在20℃下搅拌30min,4℃静置48小时,在生物载体上逐渐形成菌群生物膜,滤干待用。4、将石化污水首先通过格栅,格栅间隙6mm,清除柵渣,以拦截污水中粗大的悬浮物杂质,去除可能堵塞水泵机组及管道阀门的较粗大悬浮物,并保证后续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再通过隔油池,隔油池主要用于分离去除废水中悬浮状态的油品,其规格依水流量大小而定。石化污水通过隔油池时,油品上浮水面,由集油管输送到集油管中流入脱水罐,沉淀下来的重油及其他杂质,积聚到池底污泥斗中,通过排泥管进入污泥管中,经过隔油处理的废水则进入调节池中,在20-35℃下,将步骤(3)得到的载有微生物复合菌剂的生物载体投入调节池中,微生物复合菌剂继续增值至稳定期,在生物载体表面形成生物膜,进行新陈代谢,吸附、吸收、消化、分解污水和污泥中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使之转化成为稳定的无害化物质。 实施例2应用微生物复合菌剂处理石化污水污泥的方法如下:1、生物载体的制备:在孔径为200μm,表面积为70m2/g的1g聚亚苯基氧化物中加入50ml 5%戊二醛悬浮搅拌48小时,用2、4-二硝基肼洗涤,水洗,加入含0.75mol/L CaCl2的50mmol/L PBS(pH5.7)缓冲液室温静置12小时;使得微生物易于结膜繁衍生存,即微生物易于固定;2、将微生物复合菌剂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于20℃、150rpm/min的摇床上振荡培养24-48小时,至微生物复合菌剂浓度为103个/ml;3、将步骤(2)制备的50ml微生物复合菌剂悬浮液放入步骤(1)制备的6g生物载体中,在25℃下搅拌30min,4℃静置48小时,在生物载体上逐渐形成菌群生物膜,滤干待用。4、将石化污水首先通过格栅,格栅间隙6mm,清除柵渣,以拦截污水中粗大的悬浮物杂质,去除可能堵塞水泵机组及管道阀门的较粗大悬浮物,并保证后续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再通过隔油池,隔油池主要用于分离去除废水中悬浮状态的油品,其规格依水流量大小而定。石化污水通过隔油池时,油品上浮水面,由集油管输送到集油管中流入脱水罐,沉淀下来的重油及其他杂质,积聚到池底污泥斗中,通过排泥管进入污泥管中,经过隔油处理的废水则进入调节池中,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在处理石化污水污泥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在处理石化污水污泥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的步骤如下:
(1)制备生物载体:在聚亚苯基氧化物中加入戊二醛悬浮搅拌,洗涤后加入含 CaCl2的PBS缓冲液静置;
(2)微生物复合菌剂的扩大培养;
(3)将步骤(2)得到的扩大培养后的微生物复合菌剂放入步骤(1)制备的生物载体中;
(4)将步骤(3)得到的载有微生物复合菌剂的生物载体加入石化污水中,微生物复合菌剂继续增值至稳定期,在生物载体表面形成生物膜,进行新陈代谢,吸附、吸收、消化、分解石化污水和污泥中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使之转化成为稳定的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满效谢小冬张威陈拓刘光琇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