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废水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01357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3 1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处理废水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曝气系统(1)、容纳悬浮载体的悬浮床生化反应单元(2)、具有通孔的第一挡板(4)、挡水围堰(5)、出水管线(6)、容纳固定载体的固定床生化反应单元(13);废水进水管线(9)设置于悬浮床生化反应单元(2)和固定床生化反应单元(13)的下方,曝气系统(1)设置在悬浮床生化反应单元(2)的下方;挡水围堰(5)设置在悬浮床生化反应单元(2)和固定床生化反应单元(13)之间。该处理废水的装置具有曝气充氧效率高、硝化脱氮作用显著、装置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和运行管理方便的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处理废水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曝气系统(1)、容纳悬浮载体的悬浮床生化反应单元(2)、具有通孔的第一挡板(4)、挡水围堰(5)、出水管线(6)、容纳固定载体的固定床生化反应单元(13);废水进水管线(9)设置于悬浮床生化反应单元(2)和固定床生化反应单元(13)的下方,曝气系统(1)设置在悬浮床生化反应单元(2)的下方;挡水围堰(5)设置在悬浮床生化反应单元(2)和固定床生化反应单元(13)之间。该处理废水的装置具有曝气充氧效率高、硝化脱氮作用显著、装置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和运行管理方便的优点。【专利说明】一种处理废水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处理废水的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废水的内循环组合式生化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曝气是废水好氧生化处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工艺过程,一般是通过适当设备向生化曝气池中通入空气,不仅使池内废水与空气接触充氧,而且由于空气对液体的搅动,力口速了空气中氧气向废水中的转移速度,从而完成充氧的目的。此外,曝气还有防止生化池内悬浮体下沉,加强生化池内微生物与有机物和溶解氧接触的目的,从而保证池内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对废水中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进行氧化分解。曝气是一个非常耗能的过程,一般情况下曝气能耗占整个生化处理系统能耗的60%-80%。曝气装置的好坏,不仅影响废水生化处理效果,而且直接影响到废水处理场占地,投资及运行费用。内循环曝气是好氧生化处理装置的一种曝气方式,其最常见的形式是内循环曝气生物滤池。内循环曝气生物滤池把填料装载区域与供氧曝气区域分离开来,曝气充氧过程在曝气区域进行,填料装载区域不曝气,利用曝气过程产生的供氧曝气区域与填料装载区域的流体密度差形成废水在曝气生物滤池内部的循环,进行废水中污染物的传质,微生物的生长增殖和生化去除功能在填料装载区域完成。这种曝气方式的优点是可以避免曝气过程对污染物去除的负面影响,提高生化处理系统总体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如悬浮物去除);缺点是曝气过程充氧效率降低,需要较高的曝气量,曝气能耗较大。近年来,对于采用内循环曝气的生化处理装置的研究开发得到了较多的关注,国内外可以查阅到多个相关方面的专利技术及文献报道。具有代表性的相关专利技术和期刊文献如下:CN 100494088C公开了一种内循环双重过滤生物反应器,用于处理城市污水、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其由配水室、承托板、承托层、滤料层、循环曝气筒等组成。正常运行时污水在配水室中的分配器、循环曝气筒、滤料层之间循环流动,污水经滤料及循环曝气筒内设置过滤出水单元双重过滤。循环曝气筒的曝气、出水可以交替进行。反冲洗采用压缩空气脉冲松动后,进行水反冲,减少水反冲洗的强度,并防止滤料流失。在保持传统曝气生物滤池优点基础上,设计了循环曝气筒,使污水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得到多次降解过滤,将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曝气和出水可以相互切换进行,出水经过过滤出水单元的二次过滤,保证了出水水质。CN 100357194C公开了一种单级内循环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滤池中心的内部导流筒、导流筒外部的生物填料区及底部泥斗,生物填料区底部为均匀开孔的承托板,承托板下部为进水空间,内部导流筒的底部设置曝气装置,并设置开孔的配水墙连通进水空间,进水空间及内部导流筒采用开孔法兰盘与底部泥斗连接在一起,底部泥斗中设置反冲洗曝气装置并安装排泥管。该专利技术将曝气装置放置在导流筒底部进行曝气,可以避免对生物载体造成扰动,导流筒底部的液体提升有助于造成生物滤池中主体溶液的循环流动,污水在导流筒内充氧后从导流筒外部自上而下流过生物填料区,在填料区形成好氧、缺氧交替的环境,有利于硝化和反硝化反应的进行,从而提高曝气生物滤池生物脱氮的效率。贺建勇、罗茂强、查怡娜等在《内循环BAF技术在碱渣处理中的应用》(中外能源,2011年第16卷第12期)一文中公开了采用内循环BAF技术处理炼厂碱渣,在2年的运行中BAF各构筑物、设备均能满足设计要求,整套系统运行正常、稳定,表明该技术高效、安全、无害、运行简单、无依赖性、处理成本低。以上三种技术虽然具有把曝气区与生化去除区域分离,可以避免曝气过程对生物载体的扰动,提高废水综合净化效果的优点;但是也存在曝气传质效率低,曝气动力消耗大的缺点。CN 101565238A涉及一种新型内循环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反应器分为缺氧区和好氧区,中间由三层组合穿孔板隔开,组合穿孔板顶部设置孔率调节螺栓,用于孔率调节。反应器内部填充悬浮填料。缺氧区前端底部安装潜流泵,中间设置导流板,在潜流泵的推动作用下,缺氧区内形成顺时针水力环流;好氧区后端底部安装曝气头,中间设置导流板,在曝气的作用下,好氧区内形成逆时针水力环流。在两区对向环流带动下,混合液从好氧区内循环回流到缺氧区,高效去除有机物的同时,实现营养元素氮的硝化反硝化脱除。反应器前端底部设置进水口,后端顶部设置溢流堰和出水口,底部设置排泥口。反应器结构紧凑,处理效率高。该方法的曝气效率高于前三者,但是曝气过程对生物载体的扰动大大增强,而且实际应用中悬浮载体容易堆积,难以保证悬浮载体的整体循环,运转管理较为复杂。由此可见,需要一种新的废水处理装置,以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保证高效的曝气处理和减少对生物载体的扰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保证高效的曝气处理和减少对生物载体的扰动,提供了 一种处理废水的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处理废水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曝气系统、容纳悬浮载体的悬浮床生化反应单元、具有通孔的第一挡板、挡水围堰、出水管线、容纳固定载体的固定床生化反应单元;废水进水管线设置于悬浮床生化反应单元和固定床生化反应单元的下方,曝气系统设置在悬浮床生化反应单元的下方;挡水围堰设置在悬浮床生化反应单元和固定床生化反应单元之间;第一挡板设置在悬浮床生化反应单元和固定床生化反应单元的上方,且第一挡板的通孔尺寸小于容纳于悬浮床生化反应单元中的悬浮载体尺寸;出水管线设置在固定床生化反应单元的上部。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反冲出水管线、反冲进水系统和反冲进气系统;反冲出水管线设置在固定床生化反应单元的上部;反冲进水系统和反冲进气系统设置在固定床生化反应单元的下方。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悬浮床生化反应单元和固定床生化反应单元之间的下方,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挡水围堰、所述废水的处理装置的底部和所述废水的处理装置的侧部中的至少一者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的尺寸小于容纳于悬浮床生化反应单元中的悬浮载体尺寸。优选地,曝气系统为穿孔曝气系统和/或微孔曝气系统。优选地,悬浮床生化反应单元和固定床生化反应单元的容积比为0.1-10:1 ;更优选地,容积比为0.3-2:1。优选地,悬浮床生化反应单元和固定床生化反应单元的数量均为1,且二者并排设置。优选地,悬浮床生化反应单元和固定床生化反应单元的数量均为1,且其中一个完全位于另一个的内部。更优选地,悬浮床生化反应单元位于所述固定床生化反应单元的内部,且在径向截面上二者为同心圆。优选地,固定床生化反应单元的数量为2,悬浮床生化反应单元的数量为1,悬浮床生化反应单元位于两个固定床生化反应单元之间,且三个反应单元并排设置。优选地,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军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