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轮冲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4056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钟表游丝加工设备领域,具体地说,属于游丝铆接设备领域。手轮冲压机,包括压力机身[10],在压力机身内的滑枕[3],在滑枕内的滑块[4],铆接冲头[5]固定在滑枕下安装孔内,偏心凸轮轴[11]装在压力机身内,与偏心凸轮轴[11]连接且位于压力机身外的手轮[9],底盘[8]是安装在压力机身下部的一个向上的突起部件,铆接底胎[6]镶入底盘后固定,其特征在于:在铆接底胎上套装料盘[7],在料盘上有圆窝形的凹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化了工艺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去掉了有毒有害作业。(*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钟表游丝加工设备领域,具体地说,属于游丝铆接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钟表游丝均采用传统工艺生产,即螺线游丝与圆内桩装配采取镶嵌后点胶烘干粘接,形成游丝产品。具体工艺(参见附图1)是①将阿基米德螺线游丝(裸丝)用镊子夹住裸丝内端装入游丝圆内桩装丝槽内;②用0.05mm刀片将装入的裸丝压实、压平;③将若干装、压完毕的游丝(一般为330条)按装丝槽平行位置或内桩弹簧口垂直位置摆入玻璃板上;④依次对摆入玻璃板上的游丝用针管将粘合剂点入装丝槽内,胶液要求均匀——不能少,以免粘合不牢,不能多,避免出胶;⑤将点毕胶的游丝产品放入烘箱加热150℃-220℃之间75分钟左右取出。此项工艺是1974年开始引进的瑞士与俄罗斯(当时的苏联)传统工艺。目前我国外径在2mm以下的圆内桩均采用此项手工操作工艺。该工艺装配工艺复杂,手工操作环节多,且粘合剂施放出有毒刺激气体。属于有毒有害作业。所装配的产品会发生粘合不牢与出胶等现象,整条游丝只有报废。另外粘接剂随游丝工作0.3秒/周期,即每小时完成21600次的摆动,粘接剂老化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工作效率,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手轮冲压机,包括压力机身[10],镶嵌在压力机身内的滑枕[3],镶嵌在滑枕内的滑块[4],偏心凸轮轴[11]镶嵌在压力机身内,与偏心凸轮轴[11]连接且位于压力机身外的手轮[9],底盘[8]是位于压力机身下部的一个向上的突起,铆接底胎[6]插入底盘后固定,其特征在于:在铆接底胎上套装料盘[7],在料盘上有圆窝形的凹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薄润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鸥弹性元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