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接线盒的热传导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39233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1 0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光伏接线盒的热传导结构,包括相互盖合的底座和上盖,底座内安装有底板,底板上安装有端子,端子上安装有带夹、二极管,光伏线缆穿过安装在底座内的压线扣与端子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最热部位不直接接触太阳能背板,底座底部开设对流腔,底座底面与底板形成高度差,上盖上有通风孔,散热效果好;金属件布满了盒体内腔,散热面积大,热量分布均匀。(*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光伏接线盒的热传导结构
技术介绍
在光伏发电系统的电连接技术中,通常采用光伏接线盒来实现光伏组件和逆变器之间的电连接。目前的光伏接线盒,都是在盒体间设置安装腔,将二极管安装在安装腔中。由于二极管在工作时会产生较高的温度,随着二级管温度的不断升高,二极管中的电阻将不断增大,导致二极管产生更多的热量,从而浪费更多的电力资源进入恶性循环。为了保证光伏接线盒具有更好的散热性,一般采用增大光伏接线盒中安装腔体积的方法,从而增加了整个光伏接线盒的厚度和体积,更重要的是,采用这种方法难以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因此,如何使光伏接线盒具有优良的散热通风效果,已经成为业界研究的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接线盒的热传导结构,通过整体散热特性设计,实现光伏接线盒空气对流、快速传热,达到内部热平衡并保护二极管,使产品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光伏接线盒的热传导结构,包括相互盖合的底座和上盖,所述底座内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上安装有多个端子,每个端子上分别安装有带夹,各端子之间安装有二极管;光伏线缆穿过安装在底座内的压线扣与端子连接;所述端子、底板均布在底座内;所述端子、底板采用耐热材料,所述底座采用非耐热材料;当所述底板装配于底座内后,底板的底面与底座的底面处于不同的水平面上,所述底板下方的底座底面上开有对流腔;所述底板上未安装端子的底面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底部由粘贴板密封。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技术在热特质优化上,使最热部位不直接接触太阳能背板,在最热部位处的底座底部开设镂空的对流腔,并使底座底面与底板直接形成台阶高度差,同时通过上盖上加工的通风孔使热量快速发散,起到散热降温的作用;通过将金属件布满了盒体内腔,使散热面积更大,盒体内的热量分布更均匀。本技术的优点将在下面具体实施方式部分的描述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底板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的底座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的背面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相互盖合的底座6和上盖1,底座6内安装有底板5,底板5上安装有不同形状的多个端子4,多个带夹2以及多个二极管3。见图4,安装方式为相邻端子4之间安装二极管3,各端子4上分别安装带夹2,二极管3的两个管脚焊接在相邻的两个端子4上,端子4安装到底板5上,底板5又安装到底座6上。如图1所示,两个压线扣7安装在底座6内,两股光伏线缆8分别穿过压线扣7并与端子4焊接。如果本技术为灌胶型,则在底座6内于底板5上方的空间内灌注密封胶。见图2、图5,底板5上未安装端子4的底面上设有通孔5-1,通孔5-1底部用粘贴板(图中未示出)密封,因此密封胶不会流到通孔5-1下方的空间内。如图5所示,当底板5装配于底座6内后,底板5的底面与底座6的底面处于不同的水平面上,底板5下方的底座6底面上开有对流腔6-1(见图3)。其中,端子4、底板5采用耐热材料,例如金属;底座6采用非耐热材料。这样的结构,使光伏接线盒的底座6底部与底板5形成高度差,盒体内发热最严重的端子4、底板5部位不会直接接触太阳能背板,避免了端子4、底板5上的热量快速传导到底座6上,从而影响下方的太阳能电池板。又如图4所示,金属件端子4、底板5均布在底座6内,覆盖了底座6内腔至少90%以上的底面面积,基本上布满了盒体内腔,这样散热面积更大,盒体内的热量分布更均匀。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构思的前提下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其他改进和变化,均应认为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伏接线盒的热传导结构,包括相互盖合的底座(6)和上盖(1),所述底座(6)内安装有底板(5),所述底板(5)上安装有多个端子(4),每个端子(4)上分别安装有带夹(2),各端子(4)之间安装有二极管(3);光伏线缆(8)穿过安装在底座(6)内的压线扣(7)与端子(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4)、底板(5)均布在底座(6)内;所述端子(4)、底板(5)采用耐热材料,所述底座(6)采用非耐热材料;当所述底板(5)装配于底座(6)内后,底板(5)的底面与底座(6)的底面处于不同的水平面上,所述底板(5)下方的底座(6)底面上开有对流腔(6?1);所述底板(5)上未安装端子(4)的底面上设有通孔(5?1),所述通孔(5?1)底部由粘贴板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接线盒的热传导结构,包括相互盖合的底座(6)和上盖(1),
所述底座(6)内安装有底板(5),所述底板(5)上安装有多个端子(4),每
个端子(4)上分别安装有带夹(2),各端子(4)之间安装有二极管(3);光
伏线缆(8)穿过安装在底座(6)内的压线扣(7)与端子(4)连接;其特征
在于:所述端子(4)、底板(5)均布在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祁军李艳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鑫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