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胶型光伏接线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39234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1 0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灌胶型光伏接线盒,包括相互盖合的底座和上盖,底座内安装有底板,底板上安装有端子,端子上安装有带夹、二极管,光伏线缆穿过安装在底座内的压线扣与端子连接,底座内于底板上方灌满有密封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最热部位不直接接触太阳能背板,底座底部开设对流腔,底座底面与底板形成高度差,上盖上有通风孔,散热效果好;金属件布满了盒体内腔,灌胶后的散热面积大,热量分布均匀;底座外围弯曲形成围板,并通过围板形成空腔,减小了灌胶量的同时又加快散热;端子边缘增加了凸板,起到增加散热面积的效果;汇流带焊接和夹持双重固定,端子、底板和底座三者牢固连接,可靠性高;具有凸台作为支点,可以方便撬动带夹实现安装拆卸。(*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光伏发电系统中的灌胶型光伏接线盒
技术介绍
在光伏发电系统的电连接技术中,通常采用光伏接线盒来实现光伏组件和逆变器之间的电连接。由于光伏接线盒的应用场合通常是户外环境,因此防止雨水等介质渗入而影响内部的电连接是光伏接线盒设计中一个较为重要的考虑因素。灌胶型光伏接线盒通过灌胶来实现密封防水,是目前较佳的解决方案。目前的灌胶型光伏接线盒与普通接线盒相同,都是在盒体间设置安装腔,将二极管安装在安装腔中。由于二极管在工作时会产生较高的温度,随着二级管温度的不断升高,二极管中的电阻将不断增大,导致二极管产生更多的热量,从而浪费更多的电力资源进入恶性循环。为了保证光伏接线盒具有更好的散热性,一般采用增大光伏接线盒中安装腔体积的方法,从而增加了整个光伏接线盒的厚度和体积,更重要的是,采用这种方法难以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因此,如何在实现到密封效果的同时,使灌胶型光伏接线盒具有优良的散热通风效果,已经成为业界研究的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灌胶型光伏接线盒,包括相互盖合的底座(6)和上盖(1),所述底座(6)内安装有底板(5),所述底板(5)上安装有多个端子(4),每个端子(4)上分别安装有带夹(2),各端子(4)之间安装有二极管(3);光伏线缆(8)穿过安装在底座(6)内的压线扣(7)与端子(4)连接;所述底座(6)内于底板(5)上方灌满有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4)、底板(5)均布在底座(6)内;所述端子(4)、底板(5)采用耐热材料,所述底座(6)采用非耐热材料;当所述底板(5)装配于底座(6)内后,底板(5)的底面与底座(6)的底面处于不同的水平面上,所述底板(5)下方的底座(6)底面上开有对流腔(6?1);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胶型光伏接线盒,包括相互盖合的底座(6)和上盖(1),所述
底座(6)内安装有底板(5),所述底板(5)上安装有多个端子(4),每个端
子(4)上分别安装有带夹(2),各端子(4)之间安装有二极管(3);光伏线
缆(8)穿过安装在底座(6)内的压线扣(7)与端子(4)连接;所述底座(6)
内于底板(5)上方灌满有密封胶;
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4)、底板(5)均布在底座(6)内;所述端子(4)、
底板(5)采用耐热材料,所述底座(6)采用非耐热材料;当所述底板(5)
装配于底座(6)内后,底板(5)的底面与底座(6)的底面处于不同的水平
面上,所述底板(5)下方的底座(6)底面上开有对流腔(6-1);所述底板(5)
上未安装端子(4)的底面上设有通孔(5-2),所述通孔(5-2)底部由粘贴板
密封;
所述底座(6)外围设置有沿底板(5)形状弯曲并垂直于底座(6)底面
的围板(6-2);所述底座(6)上具有由围板(6-2)所围成的多个空腔(6-3);
所述端子(4)的边缘具有垂直于端子(4)底面的凸板(4-3),所述端子(4)
的凸板(4-3)与底座(6)的围板(6-2)相接触;所述上盖(1)顶面具有向
上的凸起(1-1),所述上盖(1)的顶面和侧面具有与底座(6)上的空腔(6-3)
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祁军李艳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鑫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