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高频变换电路。
技术介绍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早在100多年前就由美国技术家特斯拉(Nicola Tesla)在实验上得到尝试。2006年,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人员利用物理的共振技术成功的在2m距离左右以40%的效率点亮了一个60W的灯泡,该实验不仅仅是特斯拉实验的重现,更是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又一个新突破,并且掀起了无线电能传输研究的热潮。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前景的电能传输方式,具有安全、可靠、灵活、方便等优点,已经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并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各种不适合或不方便使用有导线接触传输电能的地方,如植入式医疗设备、移动电子产品、机器人、轨道电车供电等场合,并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在小功率电子产品无线充电方面取代传统的插头充电。作为无线电能传输的发射电路,特别是作为高频的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的发射电路,国内外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作为传统的线性功率放大电路,如A类、B类、C类功率放大电路,其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这些功率放大电路普遍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高频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负载网络;输入直流源(Vin)的正极与第一开关管(S1)的漏极、第二开关管(S2)的漏极、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管(S1)的源极与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第一电感(L1)的一端、负载网络的一端连接;第二开关管(S2)的源极与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第二电感(L2)的一端、负载网络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输入直流源(Vin)的负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高频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负载网络;输入直流源(Vin)的正极与第一开关管(S1)的漏极、第二开关管(S2)的漏极、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管(S1)的源极与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第一电感(L1)的一端、负载网络的一端连接;第二开关管(S2)的源极与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第二电感(L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