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模块及其键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37978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1 0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按键模块及其键盘,按键模块包括一底座、一剪刀型元件及一键帽。剪刀型元件设置于底座且连接于底座,键帽置于剪刀型元件且连接于剪刀型元件。剪刀型元件的第一框架的一连接轴转动地连接于第二框架的一轴孔,且轴孔与连接轴之间具有一行程距离供该连接轴沿一预定方向位移。底座具有一限制单元,键帽设有一枢接单元;借由第一框架及第二框架的第一侧分别可转动地枢接于枢接单元、以及第二侧分别可滑动地设置于限制单元,以及连接轴于轴孔内位移,使第一框架相对第二框架间转动,进而使键帽可相对底座作上下升降运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按键模块及其键盘,按键模块包括一底座、一剪刀型元件及一键帽。剪刀型元件设置于底座且连接于底座,键帽置于剪刀型元件且连接于剪刀型元件。剪刀型元件的第一框架的一连接轴转动地连接于第二框架的一轴孔,且轴孔与连接轴之间具有一行程距离供该连接轴沿一预定方向位移。底座具有一限制单元,键帽设有一枢接单元;借由第一框架及第二框架的第一侧分别可转动地枢接于枢接单元、以及第二侧分别可滑动地设置于限制单元,以及连接轴于轴孔内位移,使第一框架相对第二框架间转动,进而使键帽可相对底座作上下升降运动。【专利说明】按键模块及其键盘
本技术涉及一种按键模块及其键盘,尤其涉及一种可提供键帽均匀支撑功能、避免按压造成键帽歪斜且可特别适用在超薄型键盘上的按键模块及超薄型键盘。
技术介绍
按,鉴于轻薄短小的电脑愈来愈受重视(譬如携带型电脑),一种利用双连杆平行机构(亦即,剪刀式支撑结构)所组成的键盘按键,可用来引导键帽做上下移动,并平衡使用者在每一个按键上的施力。公知技术的按键结构1,如图1所示,键帽10具有第一滑接部101以及第一枢接部102。底板20上具有第二滑接部201以及第二枢接部202。升降机构30 (剪刀式支撑结构)包含第一支撑件301以及第二支撑件302,其中第一支撑件301枢接于第二支撑件302。第一支撑件301具有第一滑动部303以及第一枢接轴304。第二支撑件302具有第二滑动部305以及第二枢接轴306。第一滑动部303可滑动地设置于对应的第一滑接部101中,且第一枢接轴304可转动地枢接于对应的第二枢接部202中。第二滑动部305可滑动地设置于对应的第二滑接部201中,且第二枢接轴306可转动地枢接于对应的第一枢接部102中。也就是说,键帽10具有一固定端El (对应升降机构30的第一枢接轴304及第二枢接轴306)及一滑动端E2 (对应升降机构30的第一滑动部303及第二滑动部305)。如图1A所示,当按压键帽10的滑动端E2时,滑动端E2会沿着第一滑接部101横向位移(如箭头Mll所示)一横向无效行程并朝底板20方向垂直位移(如箭头M12所示)一垂直无效行程,之后,滑动端E2才会连动升降机构30朝底板20方向位移一垂直有效行程,压缩弹性体4。因此,当按压键帽10靠近侧边时,由于滑动端E2会先经过一无效的行程后才会连动升降机构30向下位移,故使得滑动端E2产生不良的倾斜翻转触感;而且此横向位移行程的产生会造成按键结构I的垂直有效行程的减少,使得无法达成薄型或超薄型键盘的低厚度要求。另外,由于按压键帽10的施力常未能均匀地分布在整个键帽10上,故按键结构I容易发生倾斜不稳的现象,甚至无法完全带动升降机构30的动作,致使开关无法被触发,且于实际操作上噪音也较为严重。再者,当公知的按键结构I应用于超薄型键盘时,由于键帽10的滑动端E2的垂直无效行程过长,使得垂直有效行程不足,如此一来,容易导致电性导通不良的问题,且按压键帽10角落所产生不良的翻转触感将会更加严重,因而无法应用于超薄型键盘。另一方面,目前在将键帽10组装于升降机构30的组装方式,往往必须以人工的方式进行组装,而且组装时还必须分成至少两个步骤。首先键帽10的第一滑接部101必须斜向地与升降机构30的第一滑动部303组合,接着键帽10的第一枢接部102再与升降机构30的第二枢接轴306进行卡合。由此可知,上述的人工组装方式除了无法有效地提升组装的速度之外,还容易造成未能组装完全的不良率。此外,由于组装力道不易控制,也容易造成按键中的键帽10或升降机构30的损坏。因此,键帽10与升降机构30的组装过程必须借助人力组装,而不能实施自动化组装,无法增加量产速度。此外,如图2所示,当公知技术的按键结构I使用于某些长度较长或不规则形状的倍数按键(如:SPACE、SHIFT、BACKSPACE及ENTER等功能键)时,由于公知的按键结构I的升降机构30本身就容易产生不稳定晃动以及按压键帽10容易产生不良倾斜,因而刚性不足,故不但必须使用金属平衡杆40横贯键帽10大部分区域,独立连接键帽10与底板20,以增加键帽10于上下移动时的平稳度之外,还须增加金属平衡杆40配置在升降机构30周围,以解决按键结构I发生倾斜不稳的问题,如图2显示须使用五个金属平衡杆40。于前述设计中,由于金属平衡杆40与升降机构30配置相当靠近,因而造成按键结构I组装在键帽10上的困难。再者,由于键帽10大小不变的前提下,公知的升降机构30被迫缩小尺寸以腾出位置供更多的金属平衡杆40设置,更加增原来的升降机构30刚性不足的缺点及制程变异的扩大。此外,更多的金属平衡杆40不但导致操作上的严重噪音,更导致组装人员组装不易,良率变差,人力成本也较高。综上所述,需要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按键模块及其键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键模块及其键盘,尤指一种可适用于超薄型键盘的按键模块及其键盘。本技术的次一目的在于,其中键帽的四个枢接部均为固定槽位,不但使剪刀型元件与键帽的枢接形成双固定转轴的形式而能有效地减少横向位移,且能简化键帽组装动作,并可实施自动化组装。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按键模块,其包括:一底座,其具有一限制单元;一剪刀型元件,其设置于该底座之上且连接于该底座,该剪刀型元件包含一第一框架及一第二框架,该第一框架具有一连接轴,该第二框架设有一轴孔,该第一框架借由该连接轴收容于该轴孔内而转动地连接于该第二框架,该轴孔与该连接轴之间具有一行程距离供该连接轴沿一预定方向位移;以及一键帽,其设置于该剪刀型元件之上且连接于该剪刀型元件,该键帽设有一枢接单元,该第一框架的第一侧与该第一框架的第二侧分别可转动地枢接于该枢接单元及可滑动地设置于该限制单元,该第二框架的第一侧与该第二框架的第二侧分别可转动地枢接于该枢接单元及可滑动地设置于该限制单元;其中,借由该第一框架的第一侧及该第二框架的第一侧分别可转动地枢接于该枢接单元,以及第一框架的第二侧及该第二框架的第二侧分别可滑动地设置于该限制单元,以及该连接轴于该轴孔内位移,使该第一框架相对该第二框架间转动,进而使该键帽相对该底座作上下升降运动。在本技术按键模块的一实施例中,该连接轴沿着上述预定方向在该轴孔内的位移为一自由度方向的位移。在本技术按键模块的一实施例中,该轴孔相对于该连接轴为一长形槽孔,并且具有相对的第一接触面及第二接触面,以提供导引该连接轴在该轴孔的第一接触面及第二接触面间沿着上述预定方向位移。在本技术按键模块的一实施例中,该枢接单元设置于该键帽的下内底面,该枢接单元包括二个第一枢接部及二个第二枢接部,该第一框架及该第二框架均具有二个固定转轴及至少一滑动轴,该限制单元包括至少一第一滑接部及至少一第二滑接部;该第一框架的二个固定转轴可转动地枢接于对应的该第一枢接部,该第二框架的二个固定转轴可转动地枢接于对应的该第二枢接部,该第一框架的至少一滑动轴受限制且可滑动地设置于对应的该至少一第一滑接部,该第二框架的至少一滑动轴受限制且可滑动地设置于对应的该至少一第二滑接部。在本技术按键模块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框架枢接于该枢接单元的该第一侧与该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其具有一限制单元;一剪刀型元件,其设置于该底座之上且连接于该底座,该剪刀型元件包含一第一框架及一第二框架,该第一框架具有一连接轴,该第二框架设有一轴孔,该第一框架借由该连接轴收容于该轴孔内而转动地连接于该第二框架,该轴孔与该连接轴之间具有一行程距离供该连接轴沿一预定方向位移;以及一键帽,其设置于该剪刀型元件之上且连接于该剪刀型元件,该键帽设有一枢接单元,该第一框架的第一侧与该第一框架的第二侧分别可转动地枢接于该枢接单元及可滑动地设置于该限制单元,该第二框架的第一侧与该第二框架的第二侧分别可转动地枢接于该枢接单元及可滑动地设置于该限制单元;其中,借由该第一框架的第一侧及该第二框架的第一侧分别可转动地枢接于该枢接单元,以及该第一框架的第二侧及该第二框架的第二侧分别可滑动地设置于该限制单元,以及该连接轴于该轴孔内位移,使该第一框架相对该第二框架间转动,进而使该键帽相对该底座作上下升降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麟
申请(专利权)人: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