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触控功能的LCD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37007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1 0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触控功能的LCD模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触控功能的LCD模组,所述的模组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偏光片层、第一滤光片层、液晶层、第二滤光片层和第二偏光片层,其中第一偏光片层与第一滤光片层之间、第二滤光片层与第二偏光片层之间通过光学双面胶贴合;其中第一偏光片层包括实现模组触控功能的石墨烯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石墨烯作为导电材料,具有良好的弯折性能,可用做柔性触摸屏的透明导电材料,对生产制程能力要求较低,既降低了材料和生产成本,也实现了触控模块的轻薄化。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对生产制程能力的要求比on-Cell结构还要低。(*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有触控功能的LCD模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触控功能的LCD模组,所述的模组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偏光片层、第一滤光片层、液晶层、第二滤光片层和第二偏光片层,其中第一偏光片层与第一滤光片层之间、第二滤光片层与第二偏光片层之间通过光学双面胶贴合;其中第一偏光片层包括实现模组触控功能的石墨烯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石墨烯作为导电材料,具有良好的弯折性能,可用做柔性触摸屏的透明导电材料,对生产制程能力要求较低,既降低了材料和生产成本,也实现了触控模块的轻薄化。另外,本技术结构对生产制程能力的要求比on-Cell结构还要低。【专利说明】带有触控功能的LCD模组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有触控功能的IXD模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on-Cell是在彩色滤光片基板和偏光片(现有技术中偏光片的结构由上至下为偏光片保护膜、偏光子和偏光片保护膜)之间用ITO实现触控功能,In-Cell是将触摸面板功能嵌入到液晶像素中的方法,这两种实现触控的结构只能整合到LCD的制程当中,对制程能力要求较高,虽然on-Cell相比in_Cell技术难度降低不少,但仍然不适合普通触摸屏厂的生产与制造。on-Cell和in_Cell都采用ITO作为导电层,而ITO的可弯折性能较差,不具备多次弯折性,无法应用于需多次弯折的柔性显示屏(以下简称柔性屏)中,且ITO对基地材料要求严格,通常需要加入其它基底材料(如玻璃、PET膜等),增加了触控模块的厚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ITO作为触控屏导电层不适用于柔性屏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触控功能的LCD模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触控功能的LCD模组,所述的模组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偏光片层、第一滤光片层、液晶层、第二滤光片层和第二偏光片层,其中第一偏光片层与第一滤光片层之间、第二滤光片层与第二偏光片层之间通过光学双面胶贴合;其中第一偏光片层包括实现模组触控功能的石墨烯层。本技术将石墨烯层转移至第一偏光片层上能够有效实现触控功能,从而使触控层具有柔性。所述的光学双面胶可以为OCA光学胶。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偏光片层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所述的石墨烯层、粘着层、第一偏光片保护膜、偏光子和第二偏光片保护膜。作为优选,当石墨烯层与第一偏光片保护膜贴合工艺中采用热敏胶时,所述的第一偏光片层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所述的石墨烯层、第一偏光片保护膜、偏光子和第二偏光片保护膜。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偏光片层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偏光片保护膜、偏光子、第二偏光片保护膜、粘着层和所述的石墨烯层。作为优选,当石墨烯层与第一偏光片保护膜贴合工艺中采用热敏胶时,所述的第一偏光片层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偏光片保护膜、偏光子、第二偏光片保护膜和所述的石墨稀层。作为优选,所述的石墨烯层厚度为0.33nm-10nm,在保证石墨烯的导电性和透明性前提下,减少材料用量,实现触控模组轻薄化。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第二偏光片保护膜和偏光子总厚度为120 μ m-400 μ m。上述的第一、第二偏光片保护膜可以为TAC保护膜;所述的偏光子可以为PVA偏光子。 作为优选,所述的粘着层为光学胶层,光学胶层厚度为5-250 μ m,能够很好的将石墨烯层转移到第一偏光片上。所述的光学胶层可以为UV固化光学胶、热固化光学胶、水汽固化光学胶或OCA光学胶等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石墨烯作为导电材料,材料价格便宜,具有良好的弯折性能,可用于IXD模组的透明导电材料,既降低了材料和生产成本,也实现了触控模块的轻薄化。另外,本专利技术结构对生产制程能力的要求比on-Cell结构还要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带有触控功能的LCD模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带有触控功能的LCD模组的第一偏光片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2带有触控功能的LCD模组的第一偏光片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3带有触控功能的LCD模组的第一偏光片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4带有触控功能的LCD模组的第一偏光片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偏光片层、2.第一滤光片层、3.液晶层、4.第二滤光片层、5.第二偏光片层、11.石墨烯层、12、第一偏光片保护膜、13.偏光子层、14.第二偏光片保护膜、15、粘着层。【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本技术提供的IXD模组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偏光片层1、第一滤光片层2、液晶层3、第二滤光片层4和第二偏光片层5,其中第一偏光片层I与第一滤光片层2之间、第二滤光片层4与第二偏光片层5之间通过光学双面胶贴合,所述的光学双面胶为OCA光学胶;其中第一偏光片层I包括实现模组触控功能的石墨烯层11。本技术将石墨烯转移至第一偏光片层I上能够实现触控功能,从而使触控层具有柔性。实施例1如图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一偏光片层I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所述的石墨烯层11、粘着层15、第一偏光片保护膜12、偏光子13和第二偏光片保护膜14。所述的粘着层为光学胶层,具体为UV固化光学胶,厚度为5 μ m。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偏光片保护膜12、14为TAC保护膜,所述的偏光子13为PVA偏光子,第一、第二偏光片保护膜12、14和偏光子13总厚度为120 μ m,石墨烯层11厚度为0.33nm。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当石墨烯层11与第一偏光片保护膜12贴合工艺中采用热敏胶时,最终得到的第一偏光片层I中并没有粘着层15。因此,所述的第一偏光片层I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所述的石墨烯层11、第一偏光片保护膜12、偏光子13和第二偏光片保护膜14。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偏光片保护膜12、14为TAC保护膜,所述的偏光子13为PVA偏光子,第一、第二偏光片保护膜12、14和偏光子13总厚度为400 μ m,石墨烯层11厚度为10nm。实施例3如图4所示,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一偏光片层I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偏光片保护膜12、偏光子13、第二偏光片保护膜14、粘着层15和所述的石墨烯层11。所述的粘着层为光学胶层,具体为热固化光学胶,厚度为250μπι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偏光片保护膜12、14为TAC保护膜,所述的偏光子13为PVA偏光子,第一、第二偏光片保护膜12、14和偏光子13总厚度为250 μ m,石墨烯层11厚度为5nm。实施例4如图5所不,为本实施例第一偏光片层I结构不意图,当石墨烯层11与第一偏光片保护膜12贴合工艺中采用热敏胶时,最终得到的第一偏光片层I中并没有粘着层15。因此,所述的第一偏光片层I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偏光片保护膜12、偏光子13、第二偏光片保护膜14和所述的石墨烯层11。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偏光片保护膜12、14为TAC保护膜,所述的偏光子13为PVA偏光子,第一、第二偏光片保护膜12、14和偏光子13总厚度为300 u m,石墨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触控功能的LCD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组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偏光片层(1)、第一滤光片层(2)、液晶层(3)、第二滤光片层(4)和第二偏光片层(5),其中第一偏光片层(1)与第一滤光片层(2)之间、第二滤光片层(4)与第二偏光片层(5)之间通过光学双面胶贴合;其中第一偏光片层(1)具有实现模组触控功能的石墨烯层(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俊英沈思源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碳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