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滴感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36582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1 0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雨滴感应装置,是安装于一雨滴感应器内,其包括有定位块、光学棱镜、发光模块、主要光线接收模块以及辅助光线接收模块,而发光模块、主要光线接收模块以及辅助光线接收模块均位于整合控制板上并同时形成电性连接,且发光模块用于发射内部光线,辅助光线接收模块仅用于接收外部光线,而主要光线接收模块则会同时接收到内部光线以及外部光线,由此,将辅助光线接收模块所测得的外部光线干扰,与主要光线接收模块受到外部光源,加以计算后便可排除雨滴感应器外部光线的干扰问题,增进雨滴感应器判断精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雨滴感应装置,是安装于一雨滴感应器内,其包括有定位块、光学棱镜、发光模块、主要光线接收模块以及辅助光线接收模块,而发光模块、主要光线接收模块以及辅助光线接收模块均位于整合控制板上并同时形成电性连接,且发光模块用于发射内部光线,辅助光线接收模块仅用于接收外部光线,而主要光线接收模块则会同时接收到内部光线以及外部光线,由此,将辅助光线接收模块所测得的外部光线干扰,与主要光线接收模块受到外部光源,加以计算后便可排除雨滴感应器外部光线的干扰问题,增进雨滴感应器判断精度。【专利说明】雨滴感应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雨滴感应装置,尤指一种安装于一雨滴感应器内,设置于透明体(如玻璃)上具较高感应精度的雨滴感应装置。
技术介绍
时下有些较高级的车种于挡风玻璃上会装置有雨滴感应装置,是因为行车途中全赖挡风玻璃以观看外界的景物,使车辆能顺畅行进,若车辆行进中遇天气变化时,如刮风、下雨、飘雪等天气变化,会有沙粒、尘土、雨滴、雪花等物落滴于挡风玻璃上,此时就必须通过雨刷来进行挡风玻璃的清理,将挡风玻璃上附着的异物予以清除、扫去,使挡风玻璃保持能见度,可在雨中或雪中观看前方视野,以确保行车的安全。而目前现有的雨刷感应器,均是利用光线遇水时产生的透射与部份折射原理,以光线折射原理侦测雨滴的大小,来控制雨刷的运转速度,这种光线的原理必须做相当多重的处理,以降低感应器对于背景光源(如阳光、灯光)等的干扰,来防止侦测器感应错误或侦测不确实,因此会使感应器的制造成本提高,而感测的效果也打折扣,使用上还有一些缺失,需要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所遭遇的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个具较佳感测效果的雨滴感应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雨滴感应装置,是安装于一雨滴感应器内,其包括:一遮光元件,其上具有一第一容置槽、一第二容置槽以及一透光孔,其中该透光孔设置于邻近于该第一容置槽,而该第一容置槽是与该第二容置槽相互平行,且分别位于该遮光元件的两侧,此外,该第一容置槽的一第一侧具有一出光口,而该第二容置槽的第二侧具有一入光口;—光学棱镜,具有一第一棱镜部与一第二棱镜部,其中该第一棱镜部设置于该第一容置槽,而该第二棱镜部设置于该第二容置槽;一发光模块,设置于该遮光元件下方,并对应于该出光口位置,且该发光模块是用于发出一内部光线;一辅助光线接收模块,设置于该遮光元件下方,且对应于该透光孔位置,此外,该辅助光线接收模块并位于一外部光线的光行进路线上;以及一主要光线接收模块,设置于该遮光元件下方,且对应于该入光口位置,并位于该内部光线的行进路线上;其中,该主要光线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该内部光线以及该外部光线,而该辅助光线接收模块仅接收该外部光线。其中,该出光口与该入光口的位置为镜射对应关系。其中,该透光孔设置于该第一容置槽与该第二容置槽之间。其中,辅助光线接收模块设置位置是邻近但不位于该透光孔的投影面积下方。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雨滴感应装置,是安装于一雨滴感应器内,其包括:一遮光元件,其上具有一第一容置槽、一第二容置槽以及一透光孔,该第一容置槽是与该第二容置槽相互平行,且分别位于该遮光元件的两侧,此外,该第一容置槽的一第一侧具有一出光口,而该第二容置槽的第二侧具有一入光口 ;—光学棱镜,具有一第一棱镜部与一第二棱镜部,其中该第一棱镜部设置于该第一容置槽,而该第二棱镜部设置于该第二容置槽;—发光模块,设置于该遮光兀件下方,并对应于该出光口位置,且该发光模块用于发出一内部光线;一主要光线接收模块,设置于该遮光元件下方,且对应于该入光口位置,并位于该内部光线的行进路线上;以及一辅助光线接收模块,设置于该遮光元件下方;其中,该透光孔位置设置于该内部光线的行进路线外,而该辅助光线接收模块是对应于该透光孔位置,并位于一外部光线的光行进路线上,用于接收该外部光线,该主要光线接收模块则用于同时接收该内部光线以及该外部光线。其中,该透光孔位置设置于该第一容置槽与该第二容置槽所包围面积外的遮光元件上。其中,辅助光线接收模块位置设置于邻近但不位于该透光孔的投影面积下方。其中,该出光口与该入光口的位置为镜射对应关系。上述的光学棱镜具有第一棱镜部与第二棱镜部,其中第一棱镜部设置于第一容置槽,第二棱镜部则设置于第二容置槽。而发光模块、主要光线接收模块以及辅助光线接收模块均设置在遮光元件下方并同时形成电性连接,以传送信号或电力,其中发光模块对应于出光口位置,主要光线接收模块对应于入光口位置,辅助光线接收模块对应于透光孔位置,由此,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在于辅助光线接收模块仅接收到外部光线,而主要光线接收模块会同时接收到内部光线以及外部光线。利用本技术的雨滴感应装置安装于雨滴感应器后,装设于挡风玻璃上,当有异物(如雨滴、雪花)掉落于挡风玻璃上,雨滴感应装置侦测后即自动开启雨刷装置,以由雨刷将挡风玻璃上的异物予以扫除,保持挡风玻璃的适当能见度,确保行车安全。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雨滴感应装置的透光孔位置是设置于内部光线的行进路线外,而辅助光线接收模块是对应于该透光孔位置,故此时辅助光线接收模块是位于外部光线的光行进路线上,仅能接收外部光线,而主要光线接收模块则仍可同时接收内部光线以及外部光线,如此一来,辅助光线接收模块可完全避免接收到内部光线的情况,可通过辅助光线接收模块测得最正确的外部光线干扰数值。【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安装于雨滴感应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安装于雨滴感应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雨滴感应装置的光路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雨滴感应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上壳体;11第一露出口 ;20下壳体;30整合控制板;40雨滴感应装置;41定位块;411遮光元件;412第一容置槽;4121第一侧;413第二容置槽;4131第二侧;414透光孔;415出光口 ;416入光口 ;42光学棱镜;421第一棱镜部;422第二棱镜部;43发光模块;44主要光线接收模块;45辅助光线接收模块;50粘贴胶;51第二露出口 ;60容置空间汸内部光线;A1内部光线的光行进路线4外部光线;S1外部光线的光行进路线;9汽车的玻璃。【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图1是本技术安装于雨滴感应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安装于雨滴感应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雨滴感应装置40安装于一雨滴感应器内,该雨滴感应器,是具有上壳体10、下壳体20、整合控制板30、雨滴感应装置40以及粘贴胶50,其中上壳体10与下壳体20是相互组接,使其二者间形成有一个容置空间60,而整合控制板30与雨滴感应装置40即设置于容置空间60内,粘贴胶50则设置于上壳体10上,且上壳体10与粘贴胶50分别具有相互对应的第一露出口 11与第二露出口 51。本技术的雨滴感应装置40包括有定位块41、光学棱镜42、发光模块43、主要光线接收模块44以及辅助光线接收模块45 ;其中定位块41是位于整合控制板30上,且定位块41包括有一个遮光元件411,而遮光元件411上设置有第一容置槽412、第二容置槽413以及透光孔414。前述的第一容置槽412与第二容置槽4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雨滴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是安装于一雨滴感应器内,其包括:一遮光元件,其上具有一第一容置槽、一第二容置槽以及一透光孔,其中该透光孔设置于邻近于该第一容置槽,而该第一容置槽是与该第二容置槽相互平行,且分别位于该遮光元件的两侧,此外,该第一容置槽的一第一侧具有一出光口,而该第二容置槽的第二侧具有一入光口;一光学棱镜,具有一第一棱镜部与一第二棱镜部,其中该第一棱镜部设置于该第一容置槽,而该第二棱镜部设置于该第二容置槽;一发光模块,设置于该遮光元件下方,并对应于该出光口位置,且该发光模块是用于发出一内部光线;一辅助光线接收模块,设置于该遮光元件下方,且对应于该透光孔位置,此外,该辅助光线接收模块并位于一外部光线的光行进路线上;以及一主要光线接收模块,设置于该遮光元件下方,且对应于该入光口位置,并位于该内部光线的行进路线上;其中,该主要光线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该内部光线以及该外部光线,而该辅助光线接收模块仅接收该外部光线。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宗鑫
申请(专利权)人:士林电机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