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冷凝器过冷器与集流管固定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36007 阅读:3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1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汽车冷凝器过冷器与集流管固定连接结构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包括集流管、过冷器、联接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管,联接座一侧设有圆弧面,另一侧设有圆弧面,所述联接座与导向管固定连接定位,导向管一端与集流管固定铆接定位,另一端与过冷器固定铆接定位,联接座分别通过圆弧面和圆弧面,抵顶在集流管与过冷器之间,所述过冷器通过导向管与集流管连通,所述集流管与联接座、集流管与导向管、过冷器与联接座、过冷器与导向管、联接座与导向管均密封连接,设计科学、合理,构造简单、牢固,节省材料,确保个构件固定密封焊接连接的质量,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一种汽车冷凝器过冷器与集流管固定连接结构涉及汽车
,包括集流管、过冷器、联接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管,联接座一侧设有圆弧面,另一侧设有圆弧面,所述联接座与导向管固定连接定位,导向管一端与集流管固定铆接定位,另一端与过冷器固定铆接定位,联接座分别通过圆弧面和圆弧面,抵顶在集流管与过冷器之间,所述过冷器通过导向管与集流管连通,所述集流管与联接座、集流管与导向管、过冷器与联接座、过冷器与导向管、联接座与导向管均密封连接,设计科学、合理,构造简单、牢固,节省材料,确保个构件固定密封焊接连接的质量,使用寿命长。【专利说明】一种汽车冷凝器过冷器与集流管固定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汽车冷凝器过冷器与集流管固定连接

技术介绍
现有汽车冷凝器都采用含带过冷器过滤结构,即集流管上固定过冷器,过冷器内部装分子筛、过滤网配置,可以起到干燥以及过滤的作用。集流管与过冷器分别为单个零件,二者之间圆弧面贴合后采用氩弧焊点焊固定。然后高温钎焊焊接。生产试制过程中,过冷器与集流管采用氩弧焊点焊电流过大会产生击穿现象即集流管烧穿,电流过小产生焊接不良即二者之间未焊接好易掉落。二者圆弧面贴合不到位,中间存在缝隙。高温钎焊后焊接部位出现未焊好的机率较大。通过众多的该结构的冷凝器钎焊合格率发现,冷凝器集流管与过冷器固定存在的问题与上述分析情况基本一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汽车冷凝器集流管与过冷器固定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冷凝器过冷器与集流管固定连接结构,加以解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汽车冷凝器过冷器与集流管固定连接结构,包括集流管、过冷器、联接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管,联接座一侧设有圆弧面,另一侧设有圆弧面,所述联接座与导向管固定连接定位,导向管一端与集流管固定铆接定位,另一端与过冷器固定铆接定位,联接座分别通过圆弧面和圆弧面,抵顶在集流管与过冷器之间,所述过冷器通过导向管与集流管连通,所述集流管与联接座、集流管与导向管、过冷器与联接座、过冷器与导向管、联接座与导向管3均密封连接。所述集流管与联接座、`集流管与导向管、过冷器与联接座、过冷器与导向管、联接座与导向管均钎焊焊接密封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冷凝器过冷器与集流管固定连接结构,设计科学、合理,构造简单、牢固,节省材料,确保个构件固定密封焊接连接的质量,使用寿命长。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优点和特点,通过下面优先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解释。【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汽车冷凝器过冷器与集流管固定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侧向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_集流管;2_联接座;3_导向管;31_ —端;32_另一端;4_过冷器;r-圆弧面;R-圆弧面;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汽车冷凝器过冷器与集流管固定连接结构,包括集流管1、过冷器4、联接座2,还包括导向管3,联接座2 —侧设有圆弧面r,所述圆弧面r (半径)与集流管I外径(半径)尺寸相同的,所述圆弧面r能与集流管I外缘贴合;联接座2另一侧设有圆弧面R,所述圆弧面R (半径)与过冷器4外径(半径)尺寸相同的,所述圆弧面R能与冷器4外缘贴合。所述联接座2与导向管3固定连接定位,导向管3 —端31与集流管I固定铆接定位,另一端32与过冷器4固定铆接定位,联接座2分别通过圆弧面r和圆弧面R,贴合抵顶夹衬在集流管I与过冷器4之间,过冷器4内腔通过导向管3与集流管I连通,所述集流管I与联接座2、集流管I与导向管3、过冷器4与联接座2、过冷器4与导向管3、联接座2与导向管3均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密封连接采用钎焊焊接。实际生产中,首先,将所述导向管3与联接座2铆接固定连接,且使导向管3露出联接座2圆弧面适量尺寸,所述集流管I和过冷器4均设有孔与已经固定好联接座2的导向管3装配,此时采用铆接工装,分别将插入集流管I的导向管3 —端,与插入过冷器4的导向管3另一端,一同铆紧定位,并能将联接座2与集流管I圆弧面r,以及与过冷器4圆弧面R紧密贴合,为确保后道焊接质量创造条件。通过上述铆接将它们固定定位后,再将它们送入钎焊炉,各处(集流管I与联接座2、集流管I与导向管3、过冷器4与联接座2、过冷器4与导向管3、联接座2与导向管3)连接部位外缘再通过钎焊焊接,形成密封固定连接,确保钎焊后不发生泄漏。本技术通过铆接和焊接双重固定,所构成的结构也更加牢固。除以上所述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在此不一一赘述。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冷凝器过冷器与集流管固定连接结构,包括集流管(I)、过冷器(4)、联接座(2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管(3 ),联接座(2 ) 一侧设有圆弧面(r ),另一侧设有圆弧面(R),所述联接座(2)与导向管(3)固定连接定位,导向管(3) —端(31)与集流管(I)固定铆接定位,另一端(32)与过冷器(4)固定铆接定位,联接座(2)分别通过圆弧面(r)和圆弧面(R),抵顶在集流管(I)与过冷器(4 )之间,所述过冷器(4 )通过导向管(3 )与集流管(I)连通,所述集流管(I)与联接座(2)、集流管(I)与导向管(3)、过冷器(4)与联接座(2)、过冷器(4)与导向管(3)、联接座(2)与导向管(3)均密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汽车冷凝器过冷器与集流管固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管(I)与联接座(2)、集流管(I)与导向管(3)、过冷器(4)与联接座(2)、过冷器(4)与导向管(3)、联接座(2)与导向管(3)均钎焊焊接密封固定连接。【文档编号】F28F9/26GK203586920SQ201320767054【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9日 【专利技术者】冯秀芬, 陈丹凤 申请人:江苏超力散热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冷凝器过冷器与集流管固定连接结构,包括集流管(1)、过冷器(4)、联接座(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管(3),联接座(2)一侧设有圆弧面(r),另一侧设有圆弧面(R),所述联接座(2)与导向管(3)固定连接定位,导向管(3)一端(31)与集流管(1)固定铆接定位,另一端(32)与过冷器(4)固定铆接定位,联接座(2)分别通过圆弧面(r)和圆弧面(R),抵顶在集流管(1)与过冷器(4)之间,所述过冷器(4)通过导向管(3)与集流管(1)连通,所述集流管(1)与联接座(2)、集流管(1)与导向管(3)、过冷器(4)与联接座(2)、过冷器(4)与导向管(3)、联接座(2)与导向管(3)均密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秀芬陈丹凤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超力散热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