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管壳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35970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0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管壳式换热器,包含管壳、散热管和折流板,所述散热管装置于所述管壳内,所述管壳内设置有多个相应的折流板,所述折流板是一直径略小于管壳内径的弓形折流板,所述折流板厚度为2-3mm;所述折流板上设有用于串接散热管的相应通孔,所述散热管穿过各个折流板的相应通孔装置在所述的管壳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折流板是由PE材料制备而成,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且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该折流板还具有吸水性小、电绝缘性能优良等特点,即可不被腐蚀又可降低材料成本,这样一来,管壳式换热器的使用范围扩大,寿命提高而且成本降低。(*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管壳式换热器,包含管壳、散热管和折流板,所述散热管装置于所述管壳内,所述管壳内设置有多个相应的折流板,所述折流板是一直径略小于管壳内径的弓形折流板,所述折流板厚度为2-3mm;所述折流板上设有用于串接散热管的相应通孔,所述散热管穿过各个折流板的相应通孔装置在所述的管壳内。本技术的折流板是由PE材料制备而成,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且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该折流板还具有吸水性小、电绝缘性能优良等特点,即可不被腐蚀又可降低材料成本,这样一来,管壳式换热器的使用范围扩大,寿命提高而且成本降低。【专利说明】一种新型的管壳式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管壳式换热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管壳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管壳式换热器在炼油、石油化工、医药、化工以及其它工业中使用广泛,它适用于冷却、冷凝、加热、蒸发和废热回收等各个方面。管壳式换热器虽然在换热效率、设备的体积和金属材料的消耗量等方面不如其它新型的换热设备,但它具有结构坚固、操作弹性大、可靠程度高、使用范围广等优点,所以在各个工程中仍得到普遍使用。管壳式换热器的管壳内设置有折流板,它既提高了传热效果,同时还起到支撑散热管的作用。现有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管壳内部所设有的折流板一般是由金属材料制备而成,管壳式换热器应用于压缩空气净化行业中,因压缩空气含有大量水汽与微量酸性介质,经长期使用会导致金属折流板腐蚀,而丧失了传热效果与支撑管束的作用。因此,针对上述现有技术问题的解决是本技术的研究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管壳式换热器,能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管壳式换热器,包含管壳、散热管和折流板,所述散热管装置于所述管壳内,所述管壳内设置有多个相应的折流板,所述折流板是一直径略小于管壳内径的弓形折流板,所述折流板是由PE材料制备而成,所述折流板厚度为2-3mm ;所述折流板上设有用于串接散热管的相应通孔,所述散热管穿过各个折流板的相应通孔装置在所述的管壳内;所述管壳式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时,所述散热管的重量为0.8±0.5?42±0.5Kg,所述折流板的间距随着散热管的重量的增加而变大,相邻折流板之间的间距为16±5?174±5mm ;所述管壳式换热器作为热交换器时,所述散热管的重量为2.5±0.5?52±0.5Kg,所述折流板的间距随着散热管的重量的增加而变大,相邻折流板之间的间距为58±5?165±5mm。所述折流板等间距装置于所述管壳内,每相邻两个折流板之间的横切口方向相反并且装置在所述管壳上。所述散热管穿过各个折流板的相应通孔,采用胀管工装的方式将散热管定位装置在所述折流板的相应通孔。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的折流板采用由PE材料制备而成,其无臭、无毒、手感似蜡,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最低使用温度可达-70?100°C )、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且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该折流板还具有吸水性小、电绝缘性能优良、密度低、韧性好等特点,可取代原先的金属材料制备而成的折流板,即可不被腐蚀又可降低材料成本;这样一来,就使得管壳式换热器的适用范围扩大,寿命提高,成本降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折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考图1,一种新型的管壳式换热器,包含管壳1、散热管2和折流板3,所述散热管2装置于所述管壳I内,所述管壳I内设置有多个相应的折流板3,如图2所示:所述折流板3是一直径略小于管壳I内径的弓形折流板,所述折流板3是由PE材料制备而成,折流板3的厚度为2-3_ ;所述折流板3上设有用于串接散热管2的相应通孔3-1。所述折流板3等间距装置于所述管壳I内,每相邻两个折流板之间的横切口方向相反的装置在所述管壳I上。所述散热管2穿过各个折流板3的相应通孔3-1,采用胀管工装的方式将所述散热管2定位装置在所述折流板3的相应通孔3-1,从而将散热管2装置于所述管壳I内。参考表1,所述管壳式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时,所述散热管2的重量为0.8±0.5~42±0.5Kg,所述折流板3的间距随着散热管2的重量的增加而变大,相邻折流板之间的间距为16±5~174±5mm ;所述管壳式换热器作为热交换器时,所述散热管2的重量为2.5±0.5~52±0.5Kg,所述折流板3的间距随着散热管2的重量的增加而变大,相邻折流板之间的间距为58±5~165±5_。【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的管壳式换热器,包含管壳、散热管和折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装置于所述管壳内,所述管壳内设置有多个相应的折流板,所述折流板是一直径略小于管壳内径的弓形折流板,所述折流板是由PE材料制备而成,所述折流板厚度为2-3mm;所述折流板上设有用于串接散热管的相应通孔,所述散热管穿过各个折流板的相应通孔装置在所述的管壳内;所述管壳式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时,所述散热管的重量为0.8±0.5?42±0.5Kg,所述折流板的间距随着散热管的重量的增加而变大,相邻折流板之间的间距为16±5?174±5mm ;所述管壳式换热器作为热交换器时,所述散热管的重量为2.5±0.5?52±0.5Kg,所述折流板的间距随着散热管的重量的增加而变大,相邻折流板之间的间距为58 + 5 ?165±5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等间距装置于所述管壳内,每相邻两个折流板之间的横切口方向相反并且装置在所述管壳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穿过各个折流板的相应通孔,采用胀管工装的方式将散热管定位装置在所述折流板的相应通孔。【文档编号】F28F9/24GK203586883SQ201320436254【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2日 【专利技术者】黄全志, 吴志远, 王鹏凯 申请人:漳州震东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管壳式换热器,包含管壳、散热管和折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装置于所述管壳内,所述管壳内设置有多个相应的折流板,所述折流板是一直径略小于管壳内径的弓形折流板,所述折流板是由PE材料制备而成,所述折流板厚度为2?3mm;所述折流板上设有用于串接散热管的相应通孔,所述散热管穿过各个折流板的相应通孔装置在所述的管壳内;所述管壳式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时,所述散热管的重量为0.8±0.5~42±0.5Kg,所述折流板的间距随着散热管的重量的增加而变大,相邻折流板之间的间距为16±5~174±5mm;所述管壳式换热器作为热交换器时,所述散热管的重量为2.5±0.5~52±0.5Kg,所述折流板的间距随着散热管的重量的增加而变大,相邻折流板之间的间距为58±5~165±5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全志吴志远王鹏凯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震东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