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钩式龙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3485 阅读:3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加固设备基座的龙门架体--拉钩式龙门架。它包括拉杆(1)、两个相同的弯板柱(2)、两个相同的拉钩(3)和基座(4),两个弯板柱(2)的弯曲的上顶部相向设置,弯板柱(2)的下端部铰接在基座(4)上,两个弯板柱(2)的弯曲的上顶部分别与拉杆(1)的两端部铰接,拉钩(3)的直杆部分的端部铰接在弯板柱(2)的中部上,拉钩(3)的钩头(3-1)设置在拉钩(3)的外侧。使用中将拉钩(3)的钩头(3-1)钩在油缸(5)的外端部上,油缸(5)所受的轴承的反作用力通过拉钩(3)、弯板柱(2)和拉杆(1)互相抵消掉,不会在基座(4)上产生弯矩,基座(4)不受损害、寿命得到延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和容易实施的优点。(*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加固设备基座的龙门架体。
技术介绍
目前铁路货车的车轮轴承是通过相对的两个油缸5的活塞轴5-1同时向内侧挤压来安装到轴上的,当活塞轴5-1压轴承的过程中也受到一个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通过油缸5作用在基座4上,使基座4受一个弯矩,该弯矩能造成基座4的损坏,影响基座4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基座4容易受弯矩损坏的缺陷,提供一种能使基座4免受弯矩损坏的拉钩式龙门架。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拉钩式龙门架,它包括拉杆1、两个相同的弯板柱2、两个相同的拉钩3和基座4,两个弯板柱2的弯曲的上顶部相向设置,弯板柱2的下端部铰接在基座4上,两个弯板柱2的弯曲的上顶部分别与拉杆1的两端部铰接,拉钩3的直杆部分的端部铰接在弯板柱2的中部上,拉钩3的钩头3-1设置在拉钩3的外侧。使用中将拉钩3的钩头3-1钩在油缸5的外端部上,油缸5所受的轴承的反作用力通过拉钩3、弯板柱2和拉杆1互相抵消掉,不会在基座4上产生弯矩,基座4不受损害,寿命得到延长。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和容易实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具体说明本技术。它由拉杆1、两个相同的弯板柱2、两个相同的拉钩3和基座4组成;两个弯板柱2的弯曲的上顶部相向设置,弯板柱2的下端部铰接在基座4上,两个弯板柱2的弯曲的上顶部分别与拉杆1的两端部铰接,拉钩3的直杆部分的端部铰接在弯板柱2的中部上,拉钩3的钩头3-1设置在拉钩3的外侧。权利要求1.一种拉钩式龙门架,其特征是它包括拉杆(1)、两个相同的弯板柱(2)、两个相同的拉钩(3)和基座(4),两个弯板柱(2)的弯曲的上顶部相向设置,弯板柱(2)的下端部铰接在基座(4)上,两个弯板柱(2)的弯曲的上顶部分别与拉杆(1)的两端部铰接,拉钩(3)的直杆部分的端部铰接在弯板柱(2)的中部上,拉钩(3)的钩头(3-1)设置在拉钩(3)的外侧。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加固设备基座的龙门架体——拉钩式龙门架。它包括拉杆(1)、两个相同的弯板柱(2)、两个相同的拉钩(3)和基座(4),两个弯板柱(2)的弯曲的上顶部相向设置,弯板柱(2)的下端部铰接在基座(4)上,两个弯板柱(2)的弯曲的上顶部分别与拉杆(1)的两端部铰接,拉钩(3)的直杆部分的端部铰接在弯板柱(2)的中部上,拉钩(3)的钩头(3-1)设置在拉钩(3)的外侧。使用中将拉钩(3)的钩头(3-1)钩在油缸(5)的外端部上,油缸(5)所受的轴承的反作用力通过拉钩(3)、弯板柱(2)和拉杆(1)互相抵消掉,不会在基座(4)上产生弯矩,基座(4)不受损害、寿命得到延长。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和容易实施的优点。文档编号B30B15/04GK2617565SQ0321240公开日2004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3日专利技术者郭德义 申请人:哈尔滨铁路局哈尔滨科学技术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钩式龙门架,其特征是它包括拉杆(1)、两个相同的弯板柱(2)、两个相同的拉钩(3)和基座(4),两个弯板柱(2)的弯曲的上顶部相向设置,弯板柱(2)的下端部铰接在基座(4)上,两个弯板柱(2)的弯曲的上顶部分别与拉杆(1)的两端部铰接,拉钩(3)的直杆部分的端部铰接在弯板柱(2)的中部上,拉钩(3)的钩头(3-1)设置在拉钩(3)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德义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铁路局哈尔滨科学技术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