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纫机的润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32258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0 1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缝纫机的润滑结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缝纫机竖轴与上轴和下轴之间的润滑不够,降低了使用寿命等技术问题。本缝纫机的润滑结构,缝纫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转动连接有上轴和下轴,上轴上固定有上轴齿轮,下轴上固定有下轴齿轮,上轴和下轴之间设有竖轴,竖轴两端固定有竖轴上齿轮和竖轴下齿轮,润滑结构包括供油管,供油管固定在机架,供油管位于竖轴的一侧并与竖轴平行,供油管的侧壁上具有若干喷油孔一和若干喷油孔二,喷油孔一朝向竖轴下齿轮和下轴齿轮,所述喷油孔二朝向竖轴上齿轮和上轴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减少了缝纫机运转时的噪声,增加了缝纫机的使用寿命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缝纫机的润滑结构,属于机械
。它解决了现有缝纫机竖轴与上轴和下轴之间的润滑不够,降低了使用寿命等技术问题。本缝纫机的润滑结构,缝纫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转动连接有上轴和下轴,上轴上固定有上轴齿轮,下轴上固定有下轴齿轮,上轴和下轴之间设有竖轴,竖轴两端固定有竖轴上齿轮和竖轴下齿轮,润滑结构包括供油管,供油管固定在机架,供油管位于竖轴的一侧并与竖轴平行,供油管的侧壁上具有若干喷油孔一和若干喷油孔二,喷油孔一朝向竖轴下齿轮和下轴齿轮,所述喷油孔二朝向竖轴上齿轮和上轴齿轮。本技术具有减少了缝纫机运转时的噪声,增加了缝纫机的使用寿命优点。【专利说明】一种缝纫机的润滑结构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润滑结构,特别是一种缝纫机的润滑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缝纫机技术的发展,在工业用缝纫机中,为了提高缝纫机作业效率,一直推进运行速度的高速化,随着运行速度的提高,对缝纫机组件之间的润滑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缝纫机的动力主要通过竖轴来传动,竖轴与上轴和下轴之间通过齿轮传动,上轴的润滑主要通过供油管将油箱内的润滑油输送至上轴内来完成,上轴和竖轴之间的润滑通过上轴上的润滑油流至上轴和竖轴的啮合处来实现,下轴和竖轴之间的润滑通过从竖轴上的润滑油流至下轴和竖轴的啮合处来实现。由于润滑油的流动性较差,因此啮合处润滑油的补充较慢,且在转动过程中由于离心力会导致部分润滑油被甩出去,进一步减少了啮合处的润滑油的量,使得竖轴与上轴和下轴之间的润滑不够,导致竖轴与上轴和下轴磨损过大,降低了使用寿命,同时会在运行时增大了噪声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缝纫机的润滑结构,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润滑效果。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缝纫机的润滑结构,所述缝纫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转动连接有上轴和下轴,所述上轴上固定有上轴齿轮,所述下轴上固定有下轴齿轮,所述上轴和下轴之间设有竖轴,所述竖轴两端固定有竖轴上齿轮和竖轴下齿轮,所述竖轴上齿轮和上轴齿轮啮合,所述竖轴下齿轮和下轴齿轮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结构包括供油管,所述供油管固定在机架,所述供油管位于竖轴的一侧并与竖轴平行,所述供油管的侧壁上具有若干喷油孔一和若干喷油孔二,所述喷油孔一朝向竖轴下齿轮和下轴齿轮,所述喷油孔二朝向竖轴上齿轮和上轴齿轮。供油管的进油口与油泵连通,供油管的出油口与上轴连通,油泵将油箱内的润滑油输送至上轴,油泵会在供油管内产生一定的压力,润滑油在经过喷油孔一和喷油孔二时会从喷油孔一和喷油孔二喷出,润滑油直接喷在竖轴下齿轮和下轴齿轮以及竖轴上齿轮和上轴齿轮上,保证了润滑油的供应量,使得竖轴与上轴和下轴的啮合处润滑充足,减少了缝纫机运转时的噪声;且在缝纫机运转时油泵也会运转,因此能在缝纫机运转时实现同步对竖轴下齿轮和下轴齿轮以及竖轴上齿轮和上轴齿轮的润滑,增加了缝纫机的使用寿命。在上述的缝纫机的润滑结构中,所述供油管包括直管、弯折管一和弯折管二,所述直管与竖轴平行,所述弯折管一位于支管上端并与上轴平行,所述弯折管二与弯折管一连接,所述弯折管二弯折向上轴与上轴连通,所述喷油孔一和喷油孔二位于直管上。在上述的缝纫机的润滑结构中,所述喷油孔一具有两个,两个所述喷油孔一分别朝向竖轴下齿轮和下轴齿轮。竖轴和下轴之间的润滑油相对较少,因此采用两个喷油孔一以提高润滑油的供应量,保证润滑充足。在上述的缝纫机的润滑结构中,所述喷油孔二具有一个,所述喷油孔二朝向竖轴上齿轮。喷在竖轴上齿轮的润滑油会流到竖轴上齿轮上,且配合从上轴上供应的润滑油,保证了润滑充足。在上述的缝纫机的润滑结构中,所述喷油孔一的直径为0.5mm?1.5mm,所述喷油孔二的直径为0.5mm?1.5mm。喷油孔一和喷油孔二采用上述直径即能保证润滑油能喷到竖轴与上轴和下轴的啮合处,也能保证供油管内的润滑油供给到上轴的润滑油的量能满足上轴处的润滑。在上述的缝纫机的润滑结构中,所述竖轴下齿轮、下轴齿轮、竖轴上齿轮和上轴齿轮均为锥形齿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缝纫机的润滑结构通过在供油管上开设喷油孔一和喷油孔二将润滑油直接喷到竖轴下齿轮和下轴齿轮以及竖轴上齿轮和上轴齿轮上,使得竖轴与上轴和下轴的啮合处润滑充足,减少了缝纫机运转时的噪声,增加了缝纫机的使用寿命的优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供油管与上轴、下轴和竖轴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供油管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供油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1、上轴;12、上轴齿轮;21、下轴;22、下轴齿轮;31、竖轴;32、竖轴下齿轮;33、竖轴上齿轮;41、供油管;42、直管;421、喷油孔一 ;422、喷油孔二 ;43、弯折管一 ;44、弯折管二。【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一种缝纫机的润滑结构,如图1所示,缝纫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转动连接有上轴11和下轴21,上轴11上固定有上轴齿轮12,下轴21上固定有下轴齿轮22,上轴11和下轴21之间设有竖轴31,竖轴31两端固定有竖轴上齿轮33和竖轴下齿轮32,竖轴上齿轮33和上轴齿轮12啮合,竖轴下齿轮32和下轴齿轮22啮合,竖轴下齿轮32、下轴齿轮22、竖轴上齿轮33和上轴齿轮12均为锥形齿轮。如图1和图2所示,润滑结构包括供油管41,供油管41固定在机架,供油管41位于竖轴31的一侧并与竖轴31平行,供油管41的进油口与油泵连通,供油管41的出油口与上轴11连通,油泵将油箱内的润滑油输送至上轴11,供油管41的侧壁上具有若干喷油孔一421和若干喷油孔二 422,喷油孔一 421具有两个,两个喷油孔一 421分别朝向竖轴下齿轮32和下轴齿轮22,喷油孔一 421的直径为1_。喷油孔二 422具有一个,喷油孔二 422朝向竖轴上齿轮33,喷油孔二 422的直径为1mm。如图1至图3所示,供油管41包括直管42、弯折管一 43和弯折管二 44,直管42与竖轴31平行,弯折管一 43位于支管上端并与上轴11平行,弯折管二 44与弯折管一 43连接,弯折管二 44弯折向上轴11与上轴11连通,喷油孔一 421和喷油孔二 422位于直管42上。油泵会在供油管41内产生一定的压力,润滑油在经过喷油孔一 421和喷油孔二422时会从喷油孔一 421和喷油孔二 422喷出,润滑油直接喷在竖轴下齿轮32和下轴齿轮22以及竖轴上齿轮33和上轴齿轮12上,保证了润滑油的供应量,使得竖轴31与上轴11和下轴21的啮合处润滑充足,减少了缝纫机运转时的噪声;且在缝纫机运转时油泵也会运转,因此能在缝纫机运转时实现同步对竖轴下齿轮32和下轴齿轮22以及竖轴上齿轮33和上轴齿轮12的润滑,增加了缝纫机的使用寿命。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喷油孔一的直径为0.5mm,喷油孔二的直径为0.5mm。实施例三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喷油孔一的直径为1.5mm,喷油孔二的直径为1.5mm。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孟高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宝宇缝纫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