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31109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0 0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盖装置,包括底座、锁紧件及通过锁紧件与底座固定连接的分盖刀。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根据盖的卷缘高度对分盖刀的高度通过增、减垫片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解决了由于盖的卷缘高度不同分盖时易发生卡盖的问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分盖装置,包括底座、锁紧件及通过锁紧件与底座固定连接的分盖刀。该技术结构简单,能根据盖的卷缘高度对分盖刀的高度通过增、减垫片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解决了由于盖的卷缘高度不同分盖时易发生卡盖的问题。【专利说明】一种分盖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罐桶生产机械,尤其是一种分盖装置。
技术介绍
在制罐行业中,焊接完成的罐筒需要通过二重卷封技术封上顶/底盖,而盖子可以是自制或者外购,但大批量的盖子在生产中对卷缘高度的控制可能会出现偏差,尤其是不同批次的,不同厂家的外购盖,差别会更多,这给在卷封时将叠在一起的盖子分离开制造了困难。卷缘高度的差异,使得下盖时出现卡盖现象,影响了生产的连续进行,同时会出现盖子划伤、变形等质量问题,进而影响到卷封,最终导致产品残次或报废,即使表面密封好,也有可能由于其隐藏的变形等缺陷造成搬运或售出后盖子漏液,可能会引起市场投诉,如果所装液体为危险品,容易发生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分盖装置,对罐捅进行密封时,即使所用的密封盖的卷缘高度有差异,应用该分盖装置,也能将叠在一起的盖子分开。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盖装置,包括底座、锁紧件及通过锁紧件与底座固定连接的分盖刀;所述底座包括竖直的圆柱状本体和该本体上表面设有的与该本体一体成型的类扇形凸台,该类扇形凸台上表面形状由大凸圆圆弧、小凸圆圆弧和将该两个凸圆圆弧连接的两直线构成,所述本体中 心处沿中心线方向设有第一键槽孔,该本体在第一键槽孔外与第一键槽孔同向设有螺纹孔,该类扇形凸台的大凸圆圆弧所在的侧面与圆柱状本体的侧面位于同一曲面,该类扇形凸台的小凸圆圆弧所在的侧面位于本体上表面内并且所述第一键槽孔和螺纹孔贯穿本体的上表面和类扇形凸台,该类扇形凸台直线所在的两个侧面均为螺旋面,即该类扇形凸台上表面在两个直线处与本体上表面呈螺旋滑梯状连接,所述底座的侧面开有螺旋槽,该螺旋槽贯穿类扇形凸台的一个螺旋面并且其旋向朝向类扇形凸台的小凸圆所在的侧面。进一步,所述分盖刀与底座间设有垫片。进一步,所述分盖刀形状与类扇形凸台上表面形状相似,该分盖刀上表面形状由大凸圆圆弧、小凸圆圆弧和将该两个凸圆圆弧连接的两直线构成,并且该两直线的夹角大于类扇形凸台上表面两直线的夹角,该分盖刀与类扇形凸台相对应的设有第三键槽孔和第二连接孔,并且该分盖刀两直线所在的侧面均为螺旋面,所述分盖刀与底座的类扇形凸台上表面连接后,该分盖刀上表面与本体上表面的距离为所要分离的盖子卷缘高度尺寸范围内的最小尺寸,安装后的分盖刀大凸圆所在的侧面与本体的侧面位于同一曲面,并且其小凸圆所在的侧面与类扇形凸台的小凸圆所在的侧面位于同一曲面,所述分盖刀的两个螺旋面分别与所述类扇形凸台对应的两个螺旋面形成平滑过渡。进一步,所述垫片数量至少为2个。进一步,所述锁紧件为沉头螺钉。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装置能根据盖的卷缘高度对分盖刀的高度通过增、减垫片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解决了由于盖的卷缘高度不同分盖时易发生卡盖的问题。【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底座立体图;图中:1、底座,2、5、6、锁紧件,3、7、分盖刀直线所在的侧面,4、分盖刀,8、垫片,9、螺旋槽。【具体实施方式】现根据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分盖装置,包括底座1、锁紧件2、5、6、及通过锁紧件2、5、6与底座I固定连接的分盖刀4。进一步,所述底座I包括竖直的圆柱状本体和该本体上表面设有的与该本体一体成型的类扇形凸台,该类扇形凸台上表面形状由大凸圆圆弧、小凸圆圆弧和将该两个凸圆圆弧连接的两直线构成,所述本体中心处沿中心线方向设有第一键槽孔,该本体在第一键槽孔外与第一键槽孔同向设有螺纹孔,该类扇形凸台的大凸圆圆弧所在的侧面与圆柱状本体的侧面位于同一曲面,该类扇形凸台的小凸圆圆弧所在的侧面位于本体上表面内,并且所述第一键槽孔和螺纹孔贯穿本体的上表面和类扇形凸台,该类扇形凸台直线所在的两个侧面均为螺旋面,即该类扇形凸台上表面在两个直线处与本体上表面呈螺旋滑梯状连接,此时本体的上表面形成一近似V形平面,所述底座的侧面开有螺旋槽9,该螺旋槽9贯穿类扇形凸台的一个螺旋面并且其旋向朝向类扇形凸台的小凸圆所在的侧面。进一步,所述分盖刀4与底座I间设有垫片8。进一步,所述分盖刀4形状与类扇形凸台上表面形状相似,该分盖刀4上表面形状由大凸圆圆弧、小凸圆圆弧和将该两个凸圆圆弧连接的两直线构成,并且该两直线的夹角大于类扇形凸台上表面两直线的夹角,该分盖刀4与类扇形凸台相对应的设有第三键槽孔和第二连接孔,并且该分盖刀4两直线所在的侧面均为螺旋面,所述分盖刀与底座的类扇形凸台上表面连接后,该分盖刀上表面与本体上表面的距离为所要分离的盖子卷缘高度尺寸范围内的最小尺寸,安装后的分盖刀4大凸圆所在的侧面与本体的侧面位于同一曲面,并且其小凸圆所在的侧面与类扇形凸台的小凸圆所在的侧面位于同一曲面,所述分盖刀4的直线所在的两个螺旋面分别与所述类扇形凸台对应的两个螺旋面形成平滑过渡。进一步,所述垫片8数量至少2个,根据需求调节垫片8的数量。进一步,所述锁紧件2、5、6为沉头螺钉。实施本技术时,首先对要分离的同批盖子的卷缘高度进行测量,将该测量结果与分盖刀4的上表面距本体上表面的距离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分盖刀4与底座I间是否需要垫片8,若需要计算出所需垫片8的数量,将垫片8置于分盖刀4与底座I间并通过沉头螺钉2、5、6拧紧固定,此时分盖刀4与本体的V型表面的距离等于一个盖子的卷缘高度的尺寸,将该装置通过键槽孔与竖直轴固定连接,叠在一起的盖子竖直位于本装置一侧,并且盖子位于底座I的V形平面上,本装置在电机的带动下逆时针旋转,由于分盖刀4的直线夹角大于类扇形凸台的两直线夹角,由此分盖刀4直线部分经过其小凸圆过度后与底座的类扇形凸台的直线部分相分离,随着本装置的转动,分盖刀4切入至盖子间,SP一个盖子位于分盖刀4下,其余盖子位于分盖刀4的上面,当螺旋槽9随本装置旋至盖子位置时,位于分盖刀下的盖子位于螺旋槽内,随着本装置的转动本体与螺旋槽连接处将盖子顶下,本装置继续旋转,当旋至分盖刀4另一螺旋面位于盖子下端时,盖子沿分盖刀4螺旋面及类扇形凸台螺旋面下降至本体的V型表面上,随装置的转动完成进刀-分离的工作步骤,这样周而复始,完成叠在一起的盖子的一个个分离。以上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锁紧件及通过锁紧件与底座固定连接的分盖刀, 所述底座包括竖直的圆柱状本体和该本体上表面设有的与该本体一体成型的类扇形凸台,该类扇形凸台上表面形状由大凸圆圆弧、小凸圆圆弧和将该两个凸圆圆弧连接的两直线构成,所述本体中心处沿中心线方向设有第一键槽孔,该本体在第一键槽孔外与第一键槽孔同向设有螺纹孔,该类扇形凸台的大凸圆圆弧所在的侧面与圆柱状本体的侧面位于同一曲面,该类扇形凸台的小凸圆圆弧所在的侧面位于本体上表面内并且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怀平王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粮包装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