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料轧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2337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料轧辊,能够有效地解决辊体和钢套之间的空穴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油料轧辊,由辊体和辊体外的钢套等构成,其特征在于:在辊体与钢套之间设置有粘胶剂层。(*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料轧辊
技术介绍
目前,与本技术最接近的技术为专利号ZL97219593的专利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即在辊体外套有钢套,此方案在实施中遇到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由于机械加工公差在辊体和辊套之间形成空穴,严重影响轧辊的使用寿命。技术的内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解决辊体和钢套之间空穴问题的油料轧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由辊体和辊体外的钢套等构成,其特征在于在辊体与钢套之间设置有粘合剂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能够有效地解决辊体与钢套间的空穴问题,延长了轧辊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A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在辊体1与钢套2之间设置有粘胶剂层3。粘胶剂层是由酚醛树脂为粘料,有机硅为填料的粘胶剂构成。在辊体与钢套之间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多个粘胶剂层,两粘胶剂层的距离L1为6毫米,每个粘胶剂层的厚度H为0.002毫米,每个粘胶剂层的长度L2为4毫米。权利要求1.一种油料轧辊,由辊体和辊体外的钢套等构成,其特征在于在辊体与钢套之间设置有粘胶剂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料轧辊,其特征在于粘胶剂层是由酚醛树脂为粘料,有机硅为填料的粘胶剂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料轧辊,其特征在于在辊体与钢套之间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多个粘胶剂层,两粘胶剂层的距离为5-7毫米,每个粘胶剂层的厚度为0.0015-0.0025毫米,每个粘胶剂层的长度为3-5毫米。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油料轧辊,能够有效地解决辊体和钢套之间的空穴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油料轧辊,由辊体和辊体外的钢套等构成,其特征在于在辊体与钢套之间设置有粘胶剂层。文档编号B30B9/02GK2546183SQ02211998公开日2003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16日专利技术者刘宝臣, 方寿亭, 宁德军, 薛勇 申请人:哈尔滨哈汽实业开发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料轧辊,由辊体和辊体外的钢套等构成,其特征在于:在辊体与钢套之间设置有粘胶剂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宝臣方寿亭宁德军薛勇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哈汽实业开发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