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及其连动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20679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8 2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连动机构,包括本体、旋转件及移动件。旋转件包括转轴、延伸自转轴的臂部及位于臂部末端的抵靠部。转轴枢设于本体。移动件包括斜面,旋转件的抵靠部抵靠斜面。当旋转件以转轴为圆心于本体上转动时,抵靠部推动移动件的斜面以使移动件沿着第一方向移动。因此移动件上的斜面,能够避免旋转件在转动时,移动件往其他方向偏移。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一具有此连动机构的电子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连动机构,包括本体、旋转件及移动件。旋转件包括转轴、延伸自转轴的臂部及位于臂部末端的抵靠部。转轴枢设于本体。移动件包括斜面,旋转件的抵靠部抵靠斜面。当旋转件以转轴为圆心于本体上转动时,抵靠部推动移动件的斜面以使移动件沿着第一方向移动。因此移动件上的斜面,能够避免旋转件在转动时,移动件往其他方向偏移。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具有此连动机构的电子装置。【专利说明】电子装置及其连动机构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连动机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旋转件的连动机构。
技术介绍
在连杆结构中,最基本的形式为四连杆结构,四连杆结构包括四连杆机构系统及曲柄滑块系统(Slider-Crank System)。曲柄滑块系统为一种借由曲柄与滑块之间的作动,以将转动与移动进行转换的平面连杆机构,以引擎活塞为例,活塞为一种倒置的曲柄滑块系统,引擎借由汽油在汽缸内与空气混合燃烧,以推动活塞以驱动曲柄转动产生动力。近年来,曲柄滑块系统因为其作动的便利性,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型机构件设计中,例如是电子装置的卡合系统。应用于电子装置的卡合系统中的曲柄滑块系统,例如是一种将曲柄与滑块之间接点取消的无接点曲柄滑块系统。滑块被限位件限位于一轨道中,曲柄在转动过程中能够抵靠滑块并推动滑块移动。然而,当曲柄在转动过程中抵靠滑块时,曲柄在运动方向上的分力会造成滑块在移动时偏移,且滑块与限位件之间的摩擦力会增加造成工作效率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动机构,其旋转件能够推动移动件在单一方向上移动,并且避免移动件偏移。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连动机构,包括本体、旋转件及移动件。旋转件包括转轴、延伸自转轴的臂部及位于臂部末端的抵靠部。转轴枢设于本体。移动件包括斜面,旋转件的抵靠部抵靠斜面。当旋转件以转轴为圆心于本体上转动时,抵靠部推动移动件的斜面以使移动件沿着第一方向移动。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包括第一机体、第二机体及连动机构。第二机体与第一机体枢接。连动机构设置于第一机体中。连动机构包括本体、旋转件及移动件。旋转件包括转轴、延伸自转轴的臂部及位于臂部末端的抵靠部。转轴枢设于本体。移动件包括斜面,旋转件的抵靠部抵靠斜面。当旋转件以转轴为圆心于本体上转动时,抵靠部推动移动件的斜面以使移动件沿着第一方向移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斜面与第一方向所构成的夹角为锐角。当抵靠部推动移动件的斜面时,抵靠部于运动方向上的作用力在垂直第一方向的分力方向,与抵靠部在抵靠斜面时的接触力在垂直第一方向的分力方向相反。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旋转件更包括拨杆。转轴、臂部、抵靠部及拨杆为一体成型,且转轴位于拨杆及臂部之间。当拨杆受力时,抵靠部以转轴为中心转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连动机构更包括限位部,设置于本体且位于滑动件远离转轴的一侧。本体与限位部为一体,而移动件包括开孔,斜面为开孔的壁面,抵靠部伸入开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机体具有至少一机体开口,移动件还包括对应机体开口的至少一第一卡合部,第二机体具有对应第一卡合部的至少一第二卡合部。当第一机体于第二机体相叠合时,第二卡合部适于与第一卡合部相卡合。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连动机构,当旋转件以转轴为圆心转动时,旋转件的抵靠部能够抵靠于斜面,以推动移动件沿着第一方向移动。其中,移动件上的斜面,能够避免旋转件在转动时,移动件往其他方向偏移。并且,对于减少移动件在移动过程中移动件与限位件之间的摩擦力,有很大的帮助。【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图1A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虚线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2A为图1B的连动机构的示意图。图2B为图2A的旋转件的施力分解图。图2C为图2A的移动件受力分解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电子装置12:第 一机体12a:机体开口14:第二机体14a:第二卡合部100:连动机构110:本体120:旋转件122:转轴124:臂部126:抵靠部128:拨杆130:移动件131:第一^^合部132:斜面134:开孔140:限位部Dl:第一方向D2:第二方向D3:第三方向D4:倾斜方向Al:夹角F2:作用力FN:法向力F21:第一分力F22:第二分力Fy:第三分力R:旋转方向【具体实施方式】图1A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虚线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2A为图1B的连动机构的示意图。请先参考图1A、图1B及图2A,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包括第一机体12、第二机体14及连动机构100。第二机体14与第一机体12枢接。连动机构100设置于第一机体中12。连动机构100包括本体110、旋转件120及移动件130。旋转件120包括转轴122、延伸自转轴122的臂部124及位于臂部124末端的抵靠部126。转轴122枢设于本体110。移动件130包括斜面132,旋转件120的抵靠部126抵靠斜面132。当旋转件120以转轴122为圆心于本体110上转动时,抵靠部126推动移动件130的斜面132以使移动件130沿着第一方向Dl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例如是一笔记型电脑,第一机体12例如是显示屏幕,且第二机体14例如是主机。在图1B中,第一机体12具有至少一机体开口 12a (绘示为两个),而移动件130还包括对应机体开口 12a的至少一第一卡合部131 (绘示为两个),第二机体14具有对应第一卡合部131的至少一第二卡合部14a (绘示为两个)。当第一机体12于第二机体14相叠合时,第二卡合部14a适于与第--^合部131相卡合。换句话说,本实施例连动机构100能够应用在笔记型电脑中,作为固定第一机体12与第二机体14的卡合结构。当欲将第一机体12相对于第二机体14翻开进行操作时,旋转件120能够被推动,使得抵靠部126推动移动件130的斜面132以使移动件130沿着第一方向Dl移动,以解除第二卡合部14a与第一卡合部131的卡合。在本实施例中,移动件130包括开孔134,斜面132为开孔134的壁面,抵靠部126伸入开孔134。换句话说,当旋转件120及移动件130为静止状态时,旋转件120的抵靠部126位于开孔134内。当拨杆128被拨动以驱动旋转件120相对于本体110旋转时,抵靠部126在开孔134内移动并开始抵靠斜面132,并推动移动件130沿着第一方向Dl移动,直到抵靠部126不再对抵靠斜面132施力。图2B为图2A的旋转件的施力分解图。图2C为图2A的移动件受力分解图。请参考图2A至图2C,详细说明连动机构100的作动情形,当旋转件120以转轴122为圆心转动时,旋转件120的抵靠部126施加于移动件130的作用力F2沿着旋转方向R的切线方向。作用力F2由一平行于第一方向Dl的第一分力F21,及垂直于第一方向Dl的第二分力F22所组成。当抵靠部126抵靠于斜面132时,第一分力F21能够推动移动件130沿着第一方向Dl移动。作用力F2施加于斜面132上,使得移动件130具有一与斜面132垂直且远离转轴122的法向力FN。在本实施例中,法向力FN于相对于第二方向D2的第三方向D3上,具有一第三分力Fy。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唤元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