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式细胞培养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19122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8 18:08
分层式细胞培养板,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分层式细胞培养板由培养板、培养板孔、培养板槽、培养板槽壁、微孔滤膜、板孔立柱、培育板轴孔、培育孔、培育板、培养板孔壁、培养板孔腔、支撑柱、培育孔壁、特氟龙层、培育孔开口、培育孔底、培育孔基板组成,其特征在于培养板由玻璃制成,上部向内有一个培养板槽,在培养板槽中,有6个培养板孔;培养板孔上半部分高出培养板槽底部,培养板孔中央有一根板孔立柱,在板孔立柱穿过培育板轴孔和支撑柱后,即可将培育板一层层地叠加在一起;支撑柱是将培育板相互隔开2毫米的玻璃圆筒;在培育板的上表面规则排列着多个培育孔。分层式细胞培养板制作简单,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廉,效果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分层式细胞培养板,属于医疗器械
,分层式细胞培养板由培养板、培养板孔、培养板槽、培养板槽壁、微孔滤膜、板孔立柱、培育板轴孔、培育孔、培育板、培养板孔壁、培养板孔腔、支撑柱、培育孔壁、特氟龙层、培育孔开口、培育孔底、培育孔基板组成,其特征在于培养板由玻璃制成,上部向内有一个培养板槽,在培养板槽中,有6个培养板孔;培养板孔上半部分高出培养板槽底部,培养板孔中央有一根板孔立柱,在板孔立柱穿过培育板轴孔和支撑柱后,即可将培育板一层层地叠加在一起;支撑柱是将培育板相互隔开2毫米的玻璃圆筒;在培育板的上表面规则排列着多个培育孔。分层式细胞培养板制作简单,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廉,效果明显。【专利说明】分层式细胞培养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层式细胞培养板,属于医疗和实验室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在细胞学的研究过程中,经常需要对细胞进行培养,以满足各种实验的具体要求,但是,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因为需要灭菌消毒,常规的方法是使用各种一次性的耗材来进行细胞生物学的实验,每种耗材的价格都较高,比如一块六孔板就需要7元人民币,一次实验下来,就需要多块六孔板,从而使实验所需要的费用成倍地增长。在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是否培养成功的标志之一即是细胞是否贴壁、贴壁后是否分裂繁殖。这样,为了获得较好地结果就需要较大的细胞生长所需要的支撑面积。如何降低细胞培养的成本,在一个细胞培养板上培养出更多的细胞成为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所以利用分层的设计并在每一层上设置增大细胞贴壁面积的培育孔,专利技术一种在培养板孔具有多层培育板的分层式细胞培养板是必要的。【专利技术内容】为了克服公知细胞培养板成本较高培养面积较小的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层式细胞培养板,该分层式细胞培养板利用培育板将培养板孔分成多层培养面,在每个培养面上又设计多个培育孔,细胞的生长需要支撑平面,由于分层加上多个培育孔的设计,扩大了细胞生长的面积,使得分层式细胞培养板的培养面积较公知的培养板成倍提高,玻璃及特氟龙的使用,还可以使培养板被重复使用,能够降低公知的一次性培养板用后即丢弃对资源的浪费,从而达到降低细胞培养费用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分层式细胞培`养`板由培养板1、培养板孔2、培养板槽3、培养板槽壁4、微孔滤膜5、板孔立柱6、培育板轴孔7、培育孔8、培育板9、培养板孔壁10、培养板孔腔11、支撑柱12、培育孔壁13、特氟龙层14、培育孔开口 15、培育孔底16、培育孔基板17组成,其特征在于培养板I由玻璃制成,上部向内有一个深度为5-10毫米的培养板槽3,在培养板槽3中,有6个培养板孔2 ;培养板孔2上半部分高出培养板槽3底部,以便微孔滤膜5能够包裹住培养板孔2的开口外面将培养板孔2的开口缠绕后封住;培养板孔2中央有一根板孔立柱6,在板孔立柱6穿过培育板轴孔7和支撑柱12后,即可将培育板9 一层层地叠加在一起;支撑柱12是将培育板9相互隔开2毫米的玻璃圆筒;在培育板9的上表面,培育板轴孔7周缘到培育板9周缘之间规则排列着多个直径为2毫米、深度为2毫米的培育孔8,培育孔8是细胞生长的主要场所。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为:在培养板槽3中,有6个直径为3-3.5厘米,深度为1.0-1.8厘米的培养板孔2 ;培养板孔2上半部分高出培养板槽3底部4-9毫米,以便微孔滤膜5能够包裹住培养板孔2的开口,让培养板孔2内的细胞既可以避免细菌的污染,又可以从外面自由获得氧气,以利于细胞的呼吸,防止缺氧对培养的细胞带来不利的影响。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为:培养板槽3周围的向外凸起为培养板槽壁4,培养板槽壁4上表面与培养板孔2的开口包裹上微孔滤膜5后的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便于包装运输,培养细胞时还可以保证培养板的美观性能。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为:微孔滤膜5是市售的可以保证水分和气体通过,但是可以阻止细菌病毒的侵袭,在消毒好的超净工作台上,用微孔滤膜5把培养板孔2的开口缠绕后封住,然后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为:在培养板孔2中央有一根直径为2毫米的玻璃质的板孔立柱6,在板孔立柱6穿过培育板轴孔7和支撑柱12后,即可将培育板9 一层层地叠加在一起,填充由培养板孔壁10围成的培养板孔腔11。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为:支撑柱12是将相邻两块培育板9相互隔开2毫米的、直径为0.5厘米、长度为2毫米的玻璃圆筒,圆筒内径为2.2毫米,圆筒壁厚度为1.4毫米;支撑柱12位于培育板9中央下方,并与培育板9连接为一体,支撑柱12的圆筒内腔与培育板轴孔7的孔腔上下相连,内径大小均为2.2毫米。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为:培育板9是玻璃质的直径为2.5-3厘米、厚度为2.5-3毫米的圆板,圆板边缘与培养板孔2壁之间的距离为2毫米,以便带有待培养细胞的培养液注入培养板孔2内,圆板中央的直径为2.2毫米的孔为培育板轴孔7。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为:培育孔8是在培育板9的上表面、培育板轴孔7周缘到培育板9周缘之间规则排列着的、多个直径为2毫米、深度为2毫米的孔,培育孔8是细胞生长的主要场所;每个培育孔8均包括培育孔壁13、特氟龙层14、培育孔开口 15、培育孔底16、培育孔基板17 ;培育孔壁13和培育孔底16共同围成培育孔8的内腔,玻璃质地,可以将特氟龙按照公知的加载方法加到培育板9上表面和培育孔壁13以及培育孔底16的表面,形成厚度为0.1-0.2毫米的特氟龙层14,有利于细胞生长以及被使用后对整个培养板I清洗消毒,以备下次使用;培育孔 8上方的开口即为培育孔开口 15,直径为2毫米,是培育孔8内培育的细胞进出培育孔8的通道;培育孔基板17是培育板9下表面至培育孔底16之间的的部分,可以将各个培育孔8连接成培育板9。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为:分层式细胞培养板操作流程为:进行细胞培养时,先将整个培养板I清洗消毒,然后在超净工作台的无菌环境里,将细胞培养液灌注到培养板孔2中,由于培养板孔2内设置有多层培育板9,灌满培养板孔2后,细胞及其培养液即可到达培养板孔2内每一个角落,当然也包括每个培育孔8,然后,用吸管将培养板孔2内边缘的细胞培养液吸走,细胞即可在培育孔8内生长发育。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分层式细胞培养板利用培育板将培养板孔分成多层培养面,在每个培养面上又设计多个培育孔,细胞的生长需要支撑平面,由于分层加上多个培育孔的设计,扩大了细胞生长的面积,使得分层式细胞培养板的培养面积较公知的培养板成倍提高,玻璃及特氟龙的使用,还可以使培养板被重复使用,能够降低公知的一次性培养板用后即丢弃对资源的浪费,从而达到降低细胞培养费用的目的。分层式细胞培养板制作简单,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廉,效果明显。【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分层式细胞培养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分层式细胞培养板的培养板孔纵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分层式细胞培养板的培育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分层式细胞培养板的支撑柱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分层式细胞培养板的培育孔结构示意图。图中1.培养板,2.培养板孔,3.培养板槽,4.培养板槽壁,5.微孔滤膜,6.板孔立柱,7.培育板轴孔,8.培育孔,9.培育板,10.培养板孔壁,11.培养板孔腔,12.支撑柱,13.培育孔壁,14.特氟龙层,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华陈丽娟陈迅何金铃张宽朝魏晓飞王宝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