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航天器结构电位主动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天器空间环境效应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天器结构电位主动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航天器在轨运行时,会与空间等离子体和高能电子等环境相互作用发生静电电荷积累。在航天器设计时,一般将其整体金属框架结构当做电路中的“地”,称为“结构地”,其电位即为“地电位”。但空间中的“0电位”一般指航天器周围等离子体的电位,而由于航天器作为一个整体悬浮在空间中,电荷积累在结构地中会导致结构地电位升高偏离“0电位”。航天器的结构地相对于空间等离子体的电位即称为结构电位。结构电位漂移会影响卫星测量系统和测控系统的正常工作,造成测量结果误差和测控数据紊乱。因此,对于测量和测控精度要求较高的航天器必须对其结构电位加以控制。国外的研究和在轨试验结果,已经证明主动向空间发射电子是目前唯一能够将航天器结构电位在短时间内控制在“0电位”附近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下文中给出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专利技术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专利技术的关键或重要部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天器结构电位主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1:开启朗缪尔探针,通过朗缪尔探针获得空间等离子体电位,空间等离子体电位与航天器所带电位之差为航天器结构电位Vc;S102:判定Vc是否大于预设航天器结构电位上限值Vlc,若Vc>Vlc则进行下一步,否则继续进行步骤S101;S103:开启空心阴极,将气体工质电离,产生电子和离子;S104:给引出电极加正电压Ve,将电离产生的电子引出并发射到空间中,使航天器结构电位Vc下降;S105:判定Vc是否达到预设电位Vc0,若Vc≤Vc0,关闭空心阴极和引出电极,否则继续进行步骤S1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器结构电位主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航天器结构电位主动控制方法所使用的航天器结构电位主动控制装置包括朗缪尔探针,空心阴极,引出电极;所述朗缪尔探针设置在所述空心阴极的一侧,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亮,李得天,秦晓刚,陈益峰,汤道坦,杨生胜,杜杉杉,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