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热模组、使用该预热模组的预热区及预热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08298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7 1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热模组,包括加热室、风机及工作台,加热室具有加热装置及第一进风口,加热装置用于加热空气,第一进风口将空气传导进加热室,风机具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第二进风口与加热室相通,用于抽吸加热室内热风,第一出风口用于将风机内热风传输,工作台具有第三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三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相通,第二出风口允许第三进风口传导来的热风传输出预热模组,第一进风口与第二出风口设置在同一平面。预热区包含多个预热模组,预热段包含多个预热区。本发明专利技术预热模组、使用预热模组的预热区及预热段,重复利用热风,降低能耗,预热区选择性开启预热模组,从而节约电能,达到节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热模组,包括加热室、风机及工作台,加热室具有加热装置及第一进风口,加热装置用于加热空气,第一进风口将空气传导进加热室,风机具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第二进风口与加热室相通,用于抽吸加热室内热风,第一出风口用于将风机内热风传输,工作台具有第三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三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相通,第二出风口允许第三进风口传导来的热风传输出预热模组,第一进风口与第二出风口设置在同一平面。预热区包含多个预热模组,预热段包含多个预热区。本专利技术预热模组、使用预热模组的预热区及预热段,重复利用热风,降低能耗,预热区选择性开启预热模组,从而节约电能,达到节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要求。【专利说明】预热模组、使用该预热模组的预热区及预热段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产品的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的加热炉的预热模组、使用该预热模组的预热区及预热段。
技术介绍
波峰焊锡炉是电子工厂重要的生产设备之一,且属于高耗电能的设备,其中预热段为能耗较高的区段。当前波峰焊接专用锡炉的预热段一般使用2~3预热区,预热段每一区宽约6(T80cm,一般生产时根据设定的温度,由电控系统来控制加热器的加热功率,以确保印刷电路板经过预热段之后,可以达到最佳焊锡效果的板温,一般预热段消耗的电能约占整体锡炉总能耗的60-70%,其消耗功率约为3(T45kw。因印刷线路板尺寸大小不一,但预热段的加热管受限于设计结构,无论印刷线路板大或小仍须全开,此将会造成在生产较小印刷电路板时,加热管没有使用的部分浪费电倉泛。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波峰焊锡炉的预热段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所示,波峰焊锡炉的预热段10包括三个预热区101、102、103,所述三个预热区101、102、103在同一平面内依次平行放置。在预热区的上方设置有导轨106,所述印刷电路板104沿着导轨106依次在从预热区101传输向预热区102和预热区103 (如图中箭头方向所示)。所述预热区101、102、103均包括多个加热管105,所述多个加热管105平行放置,且加热管105的轴向与印刷电路板104的传输方向垂直。如图1所示,一般预热区101、102、103的长为700mm,宽为600mm,加热管105的轴 向与印刷电路板104的传输方向垂直,即与预热区101、102、103的宽度方向一致,而且加热管105的长度基本等于预热区101、102、103的宽度。当印刷电路板104尺寸较小时,比如印刷电路板104的长为200mm,宽为150mm,将印刷电路板104依次经过预热区101、102、103,印刷电路板104沿与加热管105轴向垂直的方向传输,其仅经过每个加热管105的150mm的长度,则加热管105的其余的长度没有被印刷电路板104经过。而由于每个加热管105均为一个整体的加热管,因此,当对印刷电路板104进行预热时,加热管105需要整根加热管全部开启工作。这样,在加热管105长度方向上没有被印刷电路板104占据的位置,如图1中虚线框标示的区域,虽然开启加热但是并没有对加热印刷电路板104做出贡献,从而导致电能的浪费。根据预热区的长和宽的尺寸为700mm*600mm,则每个预热区设置有6根加热管105,每根加热管105的长度为600mm,每根加热管105的功率为2kw,故每个预热装置加热总功率为12kw,预热段三个预热区的总功率为36kw。由于加热管105是全部开启的,所以预热装置消耗的能量不受印刷电路板104的尺寸的影响,即不管印刷电路板104的尺寸是多少,预热装置的加热总功率依然为36KW。因此,为降低能源浪费,必须重新设计预热区的加热结构,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的预热模组、使用该预热模组的预热区及预热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热模组,包括加热室、风机及工作台,所述加热室具有一加热装置及一第一进风口,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加热加热室内的空气,所述第一进风口将空气传导进加热室;所述风机具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加热室相通,用于抽吸加热室内的热风,所述第一出风口用于将风机内的热风传输出去;所述工作台具有第三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三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通,用于将所述风机传导出来的热风引进工作台,所述第二出风口允许第三进风口传导来的热风传输出预热模组加热样品;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在同一平面,所述第一进风口允许所述第二出风口传输出来的热风进入。进一步,沿与第二出风口所在平面垂直的方向依次设置工作台、加热室及风机;在第二出风口所在的平面内,设置有两个第一进风口,且所述两个第一进风口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出风口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两个第一进风口之间;所述第二出风口具有与第一进风口不相邻的两边,所述第三进风口设置在所述两边所在的与第二出风口所在平面垂直的平面上。进一步,所述工作台的第二出风口包括一分流隔板,所述分流隔板上分布有多个孔洞,所述孔洞允许风机传导来的热风通过。进一步,所述加热装置为一个或多个沿预热模组轴向放置的加热管。一种预热区,包括多个上述的预热模组,所述多个预热模组轴向平行排列,进一步包括一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每个预热模组电学连接,独立控制每个预热模组的开启和关闭。所述工作台的第二出风口进一步包括一分流隔板,所述分流隔板上分布有多个孔洞,所述孔洞允许风机传导来的热风通过。进一步,所述加热装置为一个或多个沿预热模组轴向放置的加热管。进一步,包括一组导轨,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方,并与工作台之间具有一距离,所述导轨与所述预热模组轴向平行,用于传输待加热样品。进一步,待加热样品放置在一框架上,所述导轨传输所述框架。一种加热炉的预热段,包含上述的一个或多个预热区,所述预热区在同一平面内沿着待加热样品的传输方向依次平行放置。进一步,包括一组导轨,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所有预热区的上方,并与预热区之间具有一距离,所述导轨与所述预热区轴向平行,用于传输待加热样品。进一步,所述加热炉为波峰焊锡炉,所述待加热样品为印刷线路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所述预热模组采用热风循环的设计,重复利用热风,从而降低能耗;所述预热区采用多组预热模组,当对待加热样品进行预热时,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只开启待加热样品经过的预热模组即可,其余的预热模组不开启加热功能,从而节约电能,达到节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的要求。【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波峰焊锡炉的预热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所示为本专利技术预热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B所示为本专利技术预热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C所示为加热室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2D所示为风机与加热室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E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热风循环示意图; 图3A所示为本专利技术预热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所示为待加热样品放置在框架上传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预热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5A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5B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预热模组、使用该预热模组的预热区及预热段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附图中所示并非装置的实际结构,仅是示意性地标示各个装置的相对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热模组,包括加热室、风机及工作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室具有一加热装置及一第一进风口,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加热加热室内的空气,所述第一进风口将空气传导进加热室; 所述风机具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加热室相通,用于抽吸加热室内的热风,所述第一出风口用于将风机内的热风传输出去; 所述工作台具有第三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三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通,用于将所述风机传导出来的热风引进工作台,所述第二出风口允许第三进风口传导来的热风传输出预热模组加热样品; 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在同一平面,所述第一进风口允许所述第二出风口传输出来的热风进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福李有山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电源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