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段伟专利>正文

多用途水上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31905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1 06:53
一种组合结构多用途水上平台,运用在江河、湖泊和海洋上。卧式风力发电机组运用在水上平台、陆地、和交通运输工具上。组合型风能太阳能发电机组运用在水上平台、陆地、浅海上。根据机械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工程制造原理利用若干浮体屯、浮体柱、浮体桥、桩柱、结构支撑、运输平台、框式平台等组合连接成多用途水上平台。使之建立自成体系的水上高速公路;水上城市;利用若干风能、太阳能发电;利用分支框式平台设置加油站、飞机场;分支框式钻进平台;在平台上或侧或水中可设置对天体对海洋开发利用等设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用途水上平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结构多用途水上平台,运用在江河、湖泊和海洋上。特别是设置的水上节能环保运输平台和水上精典的电气化小城市,以及利用若干卧式风力发电机组和组合型风能太阳能发电机组的装置。在现有水上交通运输中,存在各种交通隐患,并不时伴随发生交通灾难,各种水上交通运输工具皆为船类,需要大量有限能源,且速度慢、能耗高,同时大量废气热气排放又污染空气,船上生活产生大量废弃物和排泻物对水质也污染。人类一直依赖陆地,没有水上城市,没有自成体系的水上平台运输线,没有卧式风力发电机组和组合型风能太阳能发电机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结构多用途水上平台。一是在水上设置节能环保的运输平台;二是利用若干风能、太阳能发电;三是设置水上框式平台建立电气化水上城市;四是在水上平台主体侧设置分支框式钻井平台;五是在水上运输平台主体侧设置分支框式平台,利用露天平台配套设置加油站、飞机场等;六是设置卧式风力发电机组;七是设置组合型风能太阳能发电机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机械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工程制造原理,在江河、湖泊、海洋上设置多用途水上平台,它利用若干浮体屯、浮体柱、桩柱、浮体桥、结构支撑、运输平台、框式平台、框式支撑架、轨道等组合连接成多用途水上平台,在平台上利用其广阔空间设置若干卧式风力发电机组和组合型风能太阳能发电机组等发电,使用之建立电能转换发电基地,并与大陆电网联网,其所发电能主要提供水上平台运输动力所需和各种照明,各种控制机构以及水上城市所需电能,若电能不足时,通过联网使用陆地电能。利用运输平台上方设置的框式平台和运输平台侧设置的多层框式平台,露天平台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绿化、配套设置生活区、商店、医院等形成小型水上城市,对生活垃圾、生产废物和污水等可以在框式平台上设置处理场站进行处理,也可经水上平台运输线运输、输送到陆地处理场站进行处理。可以水上运输平台主体侧设置分支框式钻井平台,对钻探所需物资经平台运输直接送达,钻出的油、气等经平台边上的管道直接输送回陆。可在水上平台运输线主体侧设置分支框式平台,利用露天平台配套设置加油站、飞机场等。在水上平台上或侧或水中,还可设置对天体、对海洋开民发利用等不同用途的设施。卧式风力发电机组采用风斗式广聚风源,通过进风压力口的风力推动风叶片运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组合型风能太阳能发电机组,可将多台立式风力发电机组坚立组合运用,形成组合型立式风力发电机组,并利用立式风力发电支撑杆和框式支撑,结构支撑来支撑太阳能硅晶组合板,可单体组合,更可群体阵营组合太阳能发电,以实现数倍增加发电量。本装置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选用的组合结构多用途水上平台装置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图I是海洋上组合结构多用途水上平台装置的侧面图下面结合图I详细说明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其工作情况 该装置包括浮体柱⑴、⑵、(3)、⑷、(5)、(6)、(7)、⑶等,浮体柱进水口(9)和排水口(10)等,桩柱(11)、(12)等落根海底,框式支撑架(13)、(14)等若干为多节组合式落根海底,结构支撑(15)、(16)、(17)若干,运输平台(18)为桥梁式金属结构,运输平台段线连接处(19)等若干处可采用固定式连接,也可插式、扣式等活接,多轨轨道(20),结构支撑(21)、(22)、(23)等若干,框式平台(24)露天平台(25)、(26)平台两边电关(27)等若干,组合型立式风力发电机组(28)等若干,太阳能硅晶组合板(29)等若干,变电控制房(30)。该装置浮体柱若干个可进行组合排列,是水上平台的支撑主体,是抵抗海上最恶劣环境,保证水上平台巍然不动的关键结构之一。浮体柱其柱体内为空心,它可利用水的浮力承担上面运输平台、框式平台以及各种建筑设施的重力以及自身的重力,平台上的运输工具路过时的重力通过浮体柱传递到海底,由海底承担,因此浮体柱下部一般都形成局部连体式,如图浮体柱⑴、⑵、⑶、⑷为四柱连体,又如(5)、(6)和(7)、⑶为二柱连体,其下部连体内为空心。多节组合式框式支撑架(13)、(14)等下端设置有钻头钻入海底落根。其框式支撑架是经过浮体柱心穿过落根海底。因而根据框式支撑架的直径大小,在浮体柱体内设置内套便于顺套而下。浮体柱(I)、(2)、(3)、(4)四柱连体,在其四边设置的桩柱(11)、(12)等使浮体柱更加稳定。运输平台(18)为桥梁式金属结构,由若干段组成,各段皆以浮体柱为准划分段线,段线连接处(19) 一般皆采用插式、扣式等活接,因为金属都有热胀冷缩的习性。在海上每天都有潮起潮落、风浪等,但这些都属无压流,对浮体柱的冲击微不足道,在海上最恶劣环境是台风、龙卷风和海嘯。平台两边的电关(27)等通过桥梁式缆绳与海底固定锚连接使之更固定平台的位置。浮体柱落根海底、缆绳与海底固定锚是水上平台在海上抵抗最恶劣环境而巍然不动的三要素。该装置也可浮体柱利用水的浮力承担上面运输平台,多层框式平台等建筑设施重力的一部分,另一部分重力通过浮体柱传递到海底承担。在海上,不适宜浮体柱的区域可打桩立柱,柱上建平台,这桩柱就是常称的桥柱或桥墩。根据结构工程制造原理,可以平台(18)下设置结构支撑(13)、(14)、(15)等若干,也可以在平台(18)上设置悬索式,斜拉式缆绳,两者皆可保证平台运输安全使用。多轨轨道(20)使列车双向单行,形成水上节能环保平台运输即水上高速公路,它和船运相比,速度提高10倍,节能10倍以上。结构支撑(21)、(22)、(23)等若干是框式平台(24)和多层框式平台以及露天平台(25)、(26)的支撑和固定主体。利用平台(18)上设置的多层框式平台以及露天平台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绿化、配套设置生活区、绿色加工厂、商店、医院等多用途利用,形成水上城市。在平台(18)主体侧仍利用浮体柱、结构支撑等设置分支框式平台,在分支框式平台上配套设置生活区、医院、学校等完善水上精典小城市各项功能。可在水上平台主体侧设置分支框式钻井平台,钻探所需物资经平台运输直接送达,钻出的油、气可经平台上设置的管道直接输送回陆。也可在水上平台主体侧设置分支框式平台,利用露天平台配套设置加油站、飞机场等。还可以在水上平台上或侧或水中设置对天体,对海洋开发利用等不同用途的设施。利用海洋广阔空间设置若干卧式风力发电机组和组合型风能太阳能发电机组等。发出的电通过电线将电能输送到交换变电装置。交换变电装置的作用是升压、变压、输送和适当储存电能,使之建立电能转换发电基地,并与陆地电网联网,其所发电能主要提供平台运输动力源,以及各种照明,各种控制机构,生活区、工厂等用电所需,若多余电能通过联网陆地使用,若电能不足时,通过联网使用陆地电能,对生活垃圾、生产废物和污水等,可在平台上设置处理场站进行处理,也可统一运输,输送到陆地处理现场、站进行处理,如在平台上设置污水处理场,可采用氧化沟(a2/0)生物处理工艺等,处理后的污泥可作花肥使用,不能倒在田间地里。 例如在南海实施水上平台,利用南海现有水上通道,可首先设置主干线道,再设置支干线道直接与南沙群岛相连,直接与东南亚各国相连。其浮体柱予制可金属结构或者钢筋混泥土结构,可根据不同需求设置不同的浮体柱,如多节组合式浮体柱、多柱连体式浮体柱等,在南海主干线道主要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利用若干浮体屯、浮体柱、浮体桥、桩柱、结构支撑、运输平台、框式平台、多轨轨道等组合连接成多用途水上平台的装置,运用在江河、湖泊和海洋上。2.利用广阔空间设置若干卧式风力发电机组和组合型风能太阳能发电机组等发电,使之建立电能转换发电基地,并与陆地联网。3.建立水上自成体系的高速公路,并在海洋上海峡上设置主干线和支干线,对平台运输线可设置全封闭式或半封闭式。4.建立水上城市的装置。5.在水上平台主体侧设置分支框式钻井平台,将海底能源如石油、天燃气等通过平台管道直接送到陆地。6.在水上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伟吴虹成
申请(专利权)人:段伟吴虹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