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寅专利>正文

多功能管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693645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拉伸&旋转&中间折断包装”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管连接结构。由组件Ⅰ、组件Ⅱ和外螺套组成,组件Ⅱ上设置有旋紧收口装置,外螺套箍套在旋紧收口装置上,组件Ⅰ包括撑紧套、弹簧片组件和细管,撑紧套套接在细管端部,弹簧片组件卡接在细管内部;组件Ⅱ包括粗管、杆套、限位套和连接外圈,粗管套接在杆套上,限位套箍套在粗管与杆套的连接部位,连接外圈箍套在粗管与杆套的连接部位并与限位套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整机不晃动,性能更牢靠,操作时手感舒适,并且更有效地实现了两管子之间任意长度的调节和两管中间折断包装时裸露在两管之间弯曲的弹簧线的安全防护。(*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连接结构
,尤其是一种集"拉伸&旋转& 中间折断包装"三大功能于一体的管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市场上的管连接结构无法同时实现"拉伸&旋转&中间折断包装"这 三大功能,而且两管子之间圆周方向或者轴向的晃动比较大,使用不方 便,在抱紧细管来实现两管之间相对固定即锁紧状态时,操作繁琐,客 户在使用时费时费力,另外,管连接的手握持部位面积过小或外形设计 的手感不佳,长时间操作容易导致使用者疲劳,两管中间折断包装时裸 露在两管之间弯曲的弹簧线的安全防护比较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使管连接头能集"拉伸&旋转&中间折断包装"三大功能于一体,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管连接结构以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管连接结构,由组件i、组件n和外螺套组成,组件n套接在组件i上,组 件n上设置有旋紧收口装置,外螺套箍套在旋紧收口装置上,所述的组 件i包括撑紧套、弹簧片组件和细管,撑紧套套接在细管端部,弹簧片 组件通过设置在其上的弹纽卡接在细管内部;组件n包括粗管、杆套、 限位套、小限位块、压縮弹簧、大限位块和连接外圈,粗管套接在杆上,限位套箍套在粗管与杆套的连接部位,连接外圈箍套在粗管与杆套 的连接部位并与限位套固定连接;所述的限位套上设置有凸块和小限位块嵌孔,粗管上对应部位设置有大限位孔,大限位块和小限位块各固定 连接一根压縮弹簧然后分别安装在相应的嵌孔内,压縮弹簧的另一端固 定连接在限位套上的凸块上。为了能更好地控制两管子之间的间隙,确保整机不晃动,性能更牢靠,进一步地在细管上设置矩形槽,其与杆套内设置的定位筋配合来 控制管子圆周方向的间隙;而轴向的间隙可由装配进入粗管的撑紧套与 粗管内垒配合来实现。为了更可靠更方便地实现两管子之间任意长度的调节,进一步地-在杆套上设置有双头螺纹和两片到四片分割的叶瓣。外螺套与杆套之间 采用双头螺纹配合,实现快速松脱和锁紧,客户操作起来方便快捷,轴 向定位更稳定可靠。为了使部分零件之间连接得更加紧密,进一步地在撑紧套上设置 有定位突块,其与细管上设置的限位孔配合,使撑紧套与细管之间连接 更加紧^,不易松脱;另外限位套上设置有倒扣,是为了防止连接外圈 滑动。另外在操作部件的设计上更多地考虑了人体工程学原理,手感更为 舒适将外螺套与连接外圈的长度尺寸都做到三个指位空间,外观上采 用渐变深度凹槽设计,手指触位施力比较合理。两管子中间折断后,弹簧线的防护除了增加一橡胶件防护外,还可 结合用一波纹管套住弹簧线来防护。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同时实现两段管子之间"拉伸&旋转&中间折断包装"三大功能,整机不晃动,性能更牢靠,操作时 手感舒适,并且本技术更有效地实现了两管子之间任意长度的调节 和两管中间折断包装时裸露在两管之间弯曲的弹簧线的安全防护。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组件I的结构装配示意图2是粗管、杆套和限位套结构装配示意图3是组件II的结构装配示意图4是本技术的结构装配示意图5是组件I插入组件II的结构示意图6是本技术旋转功能结构示意图7是本技术的总装图中l.撑紧套,l-l.定位突块,2.弹簧片组件,2-1.弹纽,3.细 管,3-l.矩形槽,3-2.限位孔,4.粗管,4-l.大限位块嵌孔,5.杆套, 5-l.双头螺纹,5-2.叶瓣,5-3.卡槽,6.限位套,6-1.凸块,6-2.小限 位块嵌孔,6-3.倒扣,7.小限位块,8.压縮弹簧,9.大限位块,10.连 接外圈,ll.外螺套,12.波纹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的一种多功能管连接结构,由组件I 、组件II和外螺套 ll组成,组件II套接在组件I上,组件II上设置有旋紧收口装置,外螺 套11箍套在旋紧收口装置上。如图1所示,组件I包括撑紧套1、弹簧片组件2和细管3,撑紧套1套接在细管3端部,弹簧片组件2通过设 置在其上的弹纽2-1卡接在细管3内部。撑紧套1上设置有定位突块 1-1,其与细管3上的限位孔3-2配合,使之牢牢地与细管3相连接。 如图2所示,组件II包括粗管4、杆套5、限位套6和连接外圈10,粗 管4套接在杆套5上,限位套6箍套在粗管4与杆套5的连接部位,连 接外圈10箍套在粗管4与杆套5的连接部位并与限位套6固定连接。 如图6所示,限位套上设置有凸块和小限位块嵌孔6-2,粗管4上对应 部位设置有大限位块嵌孔4-1,大限位块9和小限位块7各固定连接一 根压縮弹簧8然后分别安装在相应的嵌孔内,压縮弹簧8的另一端固定 连接在限位套的凸块6-l上。在轴向拉力的作用下,限位套6会相对于 杆套5、压縮弹簧8和大小限位块(7、 9)向下方移动一定行程,从而 使得限位套上的凸块6-1脱离杆套5而发生相对旋转一定角度的运动。 如图5所示,组件I在轴向上沿杆套5上的导向槽装入组件II中, 组件I上的弹纽2-1受到杆套5导向槽顶部的压力也顺势靠簧片的变形 在杆套5内滑动,在穿过杆套5后,弹纽2-1靠簧片的弹性变形复位弹 起,从而受到杆套5的端面阻挡,如此组件I就会被阻止从组件II中轴 向拉出乖。另外在外螺套11不断旋入的过程中,杆套5靠内部前端的 斜锥面挤压外螺套11外部前端的斜锥面,使得杆套5前端的四片叶瓣 5-2变形来抱紧细管3,不让细管3与粗管4在轴向上发生相对位移, 而且能实现管子上的任意位置的定位,从而满足两段管子之间任意长度 的调节。如图7所示,限位套6上设置有倒扣6-3,以防止连接外圈滑动。 本技术功能齐全,具有拉伸、旋转和中间折断包装三大功能;能更好地控制两管子之间的间隙,确保整机不晃动,性能更牢靠,圆周 方向的间隙可由细管上的矩形槽结构与杆套上的定位筋配合来实现,而 轴向方向的间隙可由自由装配进入粗管的撑紧套与粗管内壁配合来实现;更可靠更方便地实现两管子之间的任意长度调节,外螺套与杆套之间采用双头螺纹配合,实现快速松脱和锁紧,客户操作起来方便快捷,轴向定位更稳定可靠;对外在操作部件的设计更多地考虑了人体工程学 原理,手感更为舒适,将外螺套与连接外圈的长度尺寸都做到三个指位 空间,外观上采用渐变深度凹槽设计,手指触位施力比较合理;两管子 中间折断后,弹簧线的防护除了增加一橡胶件防护外,还可结合用一波 纹管套住弹簧线(在波纹管的两头用线箍扎紧来定位波纹管的位置)来 防护。,权利要求1. 一种多功能管连接结构,由组件I、组件II和外螺套(11)组成,组件II套接在组件I上,组件II上设置有旋紧收口装置,外螺套(11)箍套在旋紧收口装置上,其特征是所述的组件I包括撑紧套(1)、弹簧片组件(2)和细管(3),撑紧套(1)套接在细管(3)端部,弹簧片组件(2)通过设置在其上的弹纽(2-1)卡接在细管(3)内部;组件II包括粗管(4)、杆套(5)、限位套(6)、小限位块(7)、压缩弹簧(8)、大限位块(9)和连接外圈(10),粗管(4)套接在杆套(5)上,限位套(6)箍套在粗管(4)与杆套(5)的连接部位,连接外圈(10)箍套在粗管(4)与杆套(5)的连接部位并与限位套(6)固定连接;所述的限位套(6)上设置有凸块(6-1)和小限位块嵌孔(6-2),粗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管连接结构,由组件Ⅰ、组件Ⅱ和外螺套(11)组成,组件Ⅱ套接在组件Ⅰ上,组件Ⅱ上设置有旋紧收口装置,外螺套(11)箍套在旋紧收口装置上,其特征是:所述的组件Ⅰ包括撑紧套(1)、弹簧片组件(2)和细管(3),撑紧套(1)套接在细管(3)端部,弹簧片组件(2)通过设置在其上的弹纽(2-1)卡接在细管(3)内部;组件Ⅱ包括粗管(4)、杆套(5)、限位套(6)、小限位块(7)、压缩弹簧(8)、大限位块(9)和连接外圈(10),粗管(4)套接在杆套(5)上,限位套(6)箍套在粗管(4)与杆套(5)的连接部位,连接外圈(10)箍套在粗管(4)与杆套(5)的连接部位并与限位套(6)固定连接;所述的限位套(6)上设置有凸块(6-1)和小限位块嵌孔(6-2),粗管(4)上对应部位设置有大限位块嵌孔(4-1),大限位块(9)和小限位块(7)各固定连接一根压缩弹簧(8)然后分别安装在相应的嵌孔内,压缩弹簧(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限位套(6)的凸块上(6-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书华
申请(专利权)人:陈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