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8055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摄像设备,其可以实现摄像设备的沿光轴方向的尺寸的减小,并且容易维持透镜之间的直行引导的精度。可绕光轴转动的凸轮筒具有凸轮,该凸轮用于控制透镜单元的沿光轴的运动。直行引导单元直行地引导透镜单元。直行引导单元具有:直行筒,其被装配在凸轮筒中,用于直行地引导透镜单元;以及直行构件,其由布置在直行筒的周围的直行引导构件直行地引导并且被连接到直行筒。由直行引导单元在沿着光轴的方向上前后夹着凸轮筒,并且凸轮筒可与直行引导单元一起沿光轴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摄像设备,更特别地,涉及一种特征为其 变焦机构的摄像设备。
技术介绍
传统地,已经提出了关于拍摄时从摄像设备的主体伸出且 收纳时缩回到设备主体中的变焦镜筒的各种技术。通过组合多 个直行筒和转动筒来形成这种类型的变焦镜筒,并且这种类型 的变焦镜筒被构造成沿着光轴方向进退。此外,当不使用摄像 设备时,使这些筒缩回,由此,减小了摄像设备的主单元的厚 度。在该可伸缩镜筒中,当在凸轮筒中形成凸轮时,需要布置 凸轮的各自形状,使得凸轮彼此不干涉。此外,需要在各透镜 单元中设置直行引导件。在曰本特许第3842087号所公开的镜筒机构中,转动筒在其外表面和内表面上形成有彼此不交叉的凸轮。因此,在不设置用于各透镜单元的专用凸轮筒的情况下,可以利用长度短的 单个转动筒使各透镜单元沿光轴方向移动。此外,由固定筒直行地引导分别用于直行地引导透镜单元的直行筒,因此,不需 要使直行筒彼此接合。这有助于减小镜筒机构的尺寸。在包括日本特许第3842087号所公开的镜筒机构的通过组 合凸轮筒和直行筒形成的镜筒中, 一般地,使各凸轮筒和与其 相关的各直行筒沿光轴方向一体地移动。为了使凸轮筒和直行 筒沿光轴方向一体地移动,例如,在上述例子中,在一个筒上 形成突起,在另一个筒上形成槽,由此,当两个筒到达预定相位时,使两个筒一体地移动。通过设置该所谓的卡口式机构, 使凸轮筒和直行筒沿光轴方向 一 体地移动。然而,该机构阻碍了以从凸轮筒的表面上的一边延伸到另一边(extending across the surface of the cam barrel) 的方式布 置凸轮,这妨碍了镜筒的沿光轴方向的尺寸的减小。此外,在日本特许第3842087号所公开的镜筒机构中,由固 定筒彼此独立地直行地引导分别用于直行地引导透镜单元的直 行筒。然而,由于由彼此独立的各自直行筒引导透镜单元,因 此,难以维持透镜之间的直行引导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摄像设备,该摄像设备使得可以实现摄像 设备的沿光轴方向的尺寸的减小,并且容易地维持透镜之间的 直行引导的精度。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摄像设备,其包括透镜单元,其被构造 成能沿光轴移动;直行引导单元,其被构造成直行地引导透镜 单元,该直行引导单元包括直行筒,其被构造成直行地引导 透镜单元;直行引导构件,其被布置在直行筒的周围;以及直 行构件,其被构造成由直行引导构件直行地引导并且被连接到 直行筒;以及凸轮筒,由直行引导单元在沿着光轴的方向上前 后夹着凸轮筒,该凸轮筒可与直行引导单元一起沿光轴移动, 凸轮筒能相对于直行引导单元转动,凸轮筒形成有凸轮,该凸 轮用于控制透镜单元的沿光轴的运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摄像设备,可以实现摄像设备的沿光轴方向 的尺寸的减小,并且容易地维持透镜之间的直行引导的精度。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将变 得更加明显。附图说明图l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设备的当摄像设 备处于拍摄模式时处于广角状态的镜筒的图。图2是当摄像设备处于拍摄模式时处于远摄状态的镜筒的图。图3是处于缩回状态的镜筒的图。 图4是镜筒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摄像设备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图4所示的镜筒的转动筒和固定筒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所示出的镜筒的第 一 中间筒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所示出的镜筒的第二中间筒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镜筒的凸轮筒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示出图6中出现的固定筒的内周面的展开图。图ll是示出图7中出现的第一 中间直行筒的内周面的展开图。图12是示出图8中出现的第二中间直行筒的内周面的展开图。图13是示出图9中出现的凸轮筒的内周面的展开图。图1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设备的当摄像设备处于拍摄模式时处于广角状态的镜筒的图。图15是镜筒的固定筒和齿轮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镜筒的第一中间筒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示出图15中出现的固定筒的内周面的展开图。 图18是示出图16中出现的第 一 中间直行筒的内周面的展开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附图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图l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设备的当处于拍摄模式时处于广角状态的镜筒的图。图2是当摄像设备处于拍 摄模式时处于远摄状态的镜筒的图。图3是处于缩回状态的镜 筒的图。图4是镜筒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摄像设备的立体图。如图5所示,本摄像设备(照相机)具有安装到照相机主 体l的镜筒(筒单元)2。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镜筒由四个摄影透镜单 元构成。由第一组筒61保持第一组透镜(第一透镜单元)11, 由第二组保持件72保持第二组透镜(第二透镜单元)12,由第 三组保持件73保持第三组透镜13。此外,由第四组保持件74 保持第四组透镜14。第四组透镜14被构造成通过接收来自未示 出的驱动源的驱动力使第四组透镜14可沿光轴移动。镜筒具有四段结构并且能够在拍摄状态和缩回状态之间改 变镜筒的整个筒长度。现在,将说明镜筒的各段。固定筒单元20由外侧筒罩21以及布置在外侧筒罩21的径 向内侧的转动筒22和固定筒23构成。例如利用螺钉将筒罩21 与固定筒23和用于保持摄像元件15的保持件24 —起固定到照 相机主体l,由此保持筒罩21。图6是示出图4所示的镜筒的转动筒和固定筒的分解立体图。筒罩21保持图6中出现的变焦齿轮单元80。变焦齿轮单元 80由作为驱动源的马达81和用于从马达81传递驱动力的齿轮82至86构成。齿轮86与转动筒22的齿轮22g啮合,转动筒22沿着固定筒 23的外周面绕光轴沿圆周转动。固定筒23的内周面上形成有直 进槽23s、通槽23k和凸4仑槽23c。转动筒22的内周面上形成有 直进槽22s。图7是图4所示的镜筒的第 一 中间筒单元3 0的分解立体图。 作为镜筒的第一段的第一中间筒单元30由第一中间转动筒31和第一中间直行筒32构成。第一中间直行筒32具有用于与槽部31b (参见图1 )接合的突起32b,使得中间直行筒32与第一中间转动筒31 —体地沿光轴移动,该槽部31b沿圓周方向形成在第 一 中间转动筒31的内周上。第一中间直行筒32具有形成在其内周(内周面)中的直进 槽32s、通槽32k和凸轮槽32c,并且具有从其外周突出的直行 滑动键部32t。第一中间直行筒32具有用于与固定筒23中的各 自直进槽23s接合的直行滑动键部32t,从而直行地引导第一中 间直行筒32。应该注意,各通槽32k的轨迹与各凸轮槽32c的轨 迹基本上相同。第一中间转动筒31具有从其外周突出的驱动销31d和凸轮 销31f并且具有形成在第一中间转动筒31的内周面中的直进槽 31s。驱动销31d经由各自通槽32k与转动筒22上的各自直进槽 22s接合,使得第一中间转动筒31随着转动筒22进行转动。凸 轮销31f与固定筒23上的各自凸轮槽23c接合,使得第一中间筒 单元30跟随凸轮槽23c的各自轨迹而沿光轴方向移动。图8是图4所示的镜筒的第二中间筒单元40的分解立体图。作为镜筒的第二段的第二中间筒单元40的构造与第 一 中 间筒单元30的构造相同,并且第二中间筒单元40由第二中间转动筒(转动构件)41和第二中间直行筒(直行构件)42构成。 第二中间直行筒42具有用于与槽部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摄像设备,其包括: 透镜单元,其被构造成能沿光轴移动; 直行引导单元,其被构造成直行地引导所述透镜单元,所述直行引导单元包括:直行筒,其被构造成直行地引导所述透镜单元;直行引导构件,其被布置在所述直行筒的周围;以及直行构件,其被构造 成由所述直行引导构件直行地引导并且被连接到所述直行筒;以及 凸轮筒,由所述直行引导单元在沿着光轴的方向上前后夹着所述凸轮筒,所述凸轮筒可与所述直行引导单元一起沿光轴移动,所述凸轮筒能相对于所述直行引导单元转动,所述凸轮筒形成有凸轮,该凸轮 用于控制所述透镜单元的沿光轴的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8-8-6 2008-2031841.一种摄像设备,其包括透镜单元,其被构造成能沿光轴移动;直行引导单元,其被构造成直行地引导所述透镜单元,所述直行引导单元包括直行筒,其被构造成直行地引导所述透镜单元;直行引导构件,其被布置在所述直行筒的周围;以及直行构件,其被构造成由所述直行引导构件直行地引导并且被连接到所述直行筒;以及凸轮筒,由所述直行引导单元在沿着光轴的方向上前后夹着所述凸轮筒,所述凸轮筒可与所述直行引导单元一起沿光轴移动,所述凸轮筒能相对于所述直行引导单元转动,所述凸轮筒形成有凸轮,该凸轮用于控制所述透镜单元的沿光轴的运动。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摄 像设备还包括保持第一透镜单元的第一透镜保持构件,所述 第 一 透镜保持构件与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片野健一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