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驱动冷光片的交流升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8132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驱动冷光片的交流升压装置,主要是利用一由数个线圈、三极管、二极管、电阻所组成的交流升压电路装置,而使冷光片的两端点于同一时间所产生的电流,近似正弦波,来驱动一冷光片,以可达到兼具高亮度与省电的两种效果。(*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驱动冷光片的交流升压装置,主要是利用一由数个线圈、三极管、二极管、电阻所组成的电路装置,而使冷光片的两端点於同一时间所产生的电流,近似正弦波的脉波,来驱动一冷光片。针对现今市面上,冷光片(Electro Luminescent)的样式不断创新,运用愈趋广泛,但其所使用于驱动冷光片的交流升压装置,却未能尽如理想,而有所缺失。而目前应用于驱动冷光片的交流升压装置,主要可分为下列两种一种是使用变压器驱动冷光片的方式(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此为此类装置的应用例,其主要是利用冷光片EL本身即具有电容的特性,配合变压器TR本身的电感量,再配合其它一些简单的电阻R1、R2、电容C1、C2及三极管Q1,而使电压于变压器TR的初级端产生振荡,再利用变压器TR内两组绕线的匝数比,于次级端转成高压的交流信号,而驱动冷光片EL发光。以此种方式所驱动的冷光片,是具有高亮度的特性,但使用此方式有下列的缺点1、电流使用量大。2、变压器的品质不易控制,且体积较大,使整体电路体积庞大,且制造成本也较高。3、量产不易。而另一种是使用IC(集成电路)提供信号切换三极管或MOS来驱动冷光片的方式(如图2所示),主要是利用电感或线圈可储存能量的基本原理,三极管Q1快速关闭时,电感或线圈L1于瞬间释放其储存的能量,而造成一瞬间的高电压,再经由二极管D1而将能量储存於冷光片EL中,如此反复而经过一段时间后,再由三极管Q2导通,将冷光片EL中储存的高压放电,如此即可使冷光片EL中产生一高压交流信号周期。以此种方式所驱动的冷光片,虽然可改良以变压器驱动的交流升压装置的缺点,但其所能供给冷光片的亮度却大大地降低。而有鉴于上述两种现有驱动冷光片的交流升压装置的特性及缺点,本创作人利用本身对此方面的专业知识,对其加以研究,于是创作出一种集合两种现有驱动冷光片的交流升压装置的优点,且可避免其缺点产生的应用于驱动冷光片的交流升压装置。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使工作电压流经一由数个线圈、三极管、二极管、电阻所组成的电路装置,并利用此电路装置驱动一冷光片,而使冷光片的高亮度增高。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降低其电路装置所需的用电量,而达到一节省电源的功效。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应用于驱动冷光片的交流升压装置,其包括一冷光片EL及由二极管D1、D2、三极管Q1、Q2、Q3、Q4、电阻R1、R2、线圈L1、L2所组成的相连电路装置所构成。其中,冷光片EL的输出、入端各连接有上、下两线路,其两线路是于工作电压VDD下是分别连接一线圈L1、L2,而于线圈L1、L2下则各接一有三极管Q1、Q3,并于线圈L1、L2与三极管Q1、Q3的中间各延伸出一电线,并各接一二极管D1、D2及一电阻R1、R2后,连接一三极管Q2、Q4,并于上、下线路的二极管D1、D2与电阻R1、R2中间,连接至冷光片EL的输出、入端上。当工作电压输入时,其利用二极管、三极管、电阻与线圈的作动,而使冷光片两端点的电流,产生一种最接近正弦波的脉波,供冷光片使用。其电阻R1、R2值仅需2KΩ以下即可。其电路装置是可以两工作电压VDD下各连接一线圈11、L2,而于线圈L1、L2下各连接一三极管Q1、Q2,而与两线圈L1、L2与三极管Q1、Q2中间各延伸一电线,,且连接于冷光片EL的输出、入端代替之,而产生相同的效果。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使冷光片的两端点於同一时间所产生的电流,近似正弦波的脉波,驱动冷光片,以可达到兼具高亮度与省电的两种效果。本技术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作进一步详述图示说明图1.是使用变压器驱动冷光片的交流升压装置的电路图。图2.是使用IC驱动冷光片的交流升压装置的电路图。图3.是本技术的电路图。图4.是本技术电路图中各点的波形图。图5.是本技术电路精简后的实施例图。图6.是图5中各点的波形图。图7.是图5以另一种控制方式所得各点的波形图。图8.是图3的反向应用电路图。图9.是图8中各点的波形图。图10.是图5的反向应用电路图。图11.是图10中各点的波形图。图12.是图10以另一种控制方式所得各点的波形图。图号说明VDD------工作电压。EL------冷光片。TR------变压器。L1、L2------线圈。Q1、Q2、Q3、Q4------三极管。C1、C2------电容。R1、R2------电阻。D1、D2------二极管。为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结构及其功效,以下兹利用一具体实施例,同时配合图示、图号,详细说明本技术「应用于驱动冷光片的交流升压装置」的构成内容及其所能达成的功效。请一起参照图3、图4所示,本技术主要是由线圈〔L1、L2〕、三极管〔Q1、Q2、Q3、Q4〕、二极管〔D1、D2〕、电阻〔R1、R2〕、冷光片EL所组成。其中,冷光片〔EL〕的输出、入端各连接有上、下两线路,其两线路是于工作电压VDD下是分别连接一线圈〔L1、L2〕,而于线圈〔L1、L2〕下各接一有三极管〔Q1、Q3〕,并于线圈〔L1、L2〕与三极管〔Q1、Q3〕的中间延伸出一电线,此电线是各接一二极管〔D1、D2〕及一电阻〔R1、R2〕后,连接一三极管〔Q2、Q4〕,并于上、下线路的二极管〔D1、D2〕与电阻〔R1、R2〕中间,连接至冷光片EL的输出、入端上。其特点为当工作电压VDD接通时,冷光片EL的上半部线路动作,C点是为高电位,三极管Q4导通,B点为低电位,三极管Q3不导通,此时,E点即可视为接地。而D点经过了二分之一周期后,可提升至交流高电压的高峰值。而后半个二分之一周期即为冷光片EL的下半部线路的动作。当下半部线路动作时,C点是为高电位,A点为低电位,三极管Q2导通,三极管Q1关闭,此时D点可视为接地。当D点的后二分之一周期结束时,E点电压即可提升至其交流高电压的高峰值,此时,若以D点、E点任一点为参考点看另一点的波形,则如图4所示的波形,是为一种非常类似交流电的正弦波的波形,同时,其直流电的电压值是为零。请参照图2与图3所示,相形之下,其两者是为相似的电路装置,但本技术电路装置内的电阻R1、R2值,与图2中利用IC驱动冷光片的交流升压装置内的电阻R1值并不相同。于第二种其电路装置中,电阻R1仅作为放电的用途,但其为了改良第一种使用变压器驱动电路而节省电流,故其电阻R1值需较大〔约为10KΩ左右〕,只要在三极管Q2导通期间,能够将冷光片EL的高电位放电完即可。但本技术的电阻R1、R2值则不仅有放电的功用,更具有能使D点或E点接地的作用,其电阻R1、R2值若较大,则使D点、E点的接地不良,其两点的电位即无法形成如图4所示的波形,也无法达成本技术的功效需求,故其电阻R1、R2值则仅需于2KΩ以下即可。而依照上述设置的电路,冷光片EL两端点D、E,其电压的峰对峰值,可以是利用IC驱动冷光片的交流升压装置的两倍,故本技术的亮度可较其增加非常多,而本技术的电流消耗量也较使用变压器驱动冷光片的交流升压装置的电流消耗量少。另,本技术是可以利用一较精简的方式实施(请参阅图5、图6、图7所示),其主要是于两工作电压VDD下各连接一线圈〔L1、L2〕,且线圈〔L1、L2〕下各连接一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驱动冷光片的交流升压装置,其包括一冷光片EL及由二极管D1、D2、三极管Q1、Q2、Q3、Q4、电阻R1、R2、线圈L1、L2所组成的相连电路装置所构成,其特征是:其中,冷光片EL的输出、入端各连接有上、下两线路,其两线路是于 工作电压VDD下是分别连接一线圈L1、L2,而于线圈L1、L2下则各接一有三极管Q1、Q3,并于线圈L1、L2与三极管Q1、Q3的中间各延伸出一电线,并各接一二极管D1、D2及一电阻R1、R2后,连接一三极管Q2、Q4,并于上、下线路的二极管D1、D2与电阻R1、R2中间,连接至冷光片EL的输出、入端上; 当工作电压输入时,其利用二极管、三极管、电阻与线圈的作动,而使冷光片两端点的电流,产生一种最接近正弦波的脉波,供冷光片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美玲
申请(专利权)人:矽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