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海杰专利>正文

新型电致发光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6417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新型电致发光线,它有中心电极,在其上依次覆盖有绝缘层、发光层,发光层外有缠绕的外电极、透明导电层和透明外绝缘层,其特征在于发光层和绝缘层所用的树脂是改性树脂,其成分主要有合成树脂粘合剂和流动改性剂,其中有重量不超过4%的流动改性剂。用低粘度改性树脂消除孔隙,避免“暗点”、“黑点”的发生,使其亮度和寿命都得到了提高。这种树脂通过流动改性剂来控制胶体的流变性质,有助于喷涂过程,且使干燥速度非常快捷,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致发光
,主要提供一种管状软性发光材料及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在已知的电致发光线的荧光物质层是由荧光颗粒和相应的粘结材料混合而成,制作电致发光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留下一些微小的孔隙,造成发光线有斑点和暗点,解决孔隙的方法就是增加填充物质,但结果并不理想,同时也增加了工艺制作的难度,并且亮度寿命仍然受影响。另外电致发光器件在使用一定时间后,由于发光体材料颗粒在高频电流和一定湿度状态下,会逸出一些金属离子到发光材料颗粒所在的粘结剂层中,当一定量金属离子逸出后会改变原粘结剂的介电常数,会形成“暗点”“黑点”,“暗点”“黑点”增多后会减弱发光亮度。并且在已有公知的电致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中,主要是发光片和发光线,发光片由于受工艺设备的限制,不能制作大面积的发光体,并且制作复杂,成本高,不利于普及应用。发光线主体材料是由实心的一股或多股金属线绞合组成,受此限制电致发光线的横剖面的直径不能太大,例如大于8mm,电致发光线就失去了柔软性,不便于使用,并且制作成本增加,在需要较大直径的管状发光体的地方,电致发光线就难以胜任。专利技术的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电致发光线,用低粘度改性树脂消除孔隙,避免“暗点”、“黑点”的发生,使其亮度和寿命都得到提高。这种树脂通过流动改性剂来控制胶体的流变性质,有助于喷涂过程,并且减少涂层的针孔,使得制作单一的层更加均匀,孔隙很少、甚至不发生,越少的针孔表示发光体被过电压引起击穿的机会越少;同时还提出在粘结剂层中混入阳离子交换材料,用以吸收逸出的金属离子。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扩大场致发光器件的用途,制作出更粗的发光体,使之具有直径大,柔软性好,便于使用,并且制作成本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新型电致发光线,它有中心电极,在其上依次覆盖有绝缘层、发光层,发光层外有缠绕的外电极、透明导电层和透明外绝缘层,其特征在于发光层和绝缘层所用的树脂是改性树脂,其成份主要有合成树脂粘合剂和流动改性剂,其中有重量不超过4%的流动改性剂。如上所述的新型电致发光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成树脂粘合剂为下列之一氟橡胶、氟树脂、聚酯树脂、笨氧基树脂、环氧树脂、丙烯树脂、偏二氟乙烯;流动改性剂为丙烯酸乙脂、丙烯酸2-乙基乙基脂、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2-乙氧基乙氧基乙醇或者他们的混合物。如上所述的新型电致发光线,其特征在于绝缘层由改性树脂和半导体粉组成,重量比为改性树脂∶半导体粉=1∶0.8-1∶2.5,优选1∶2。如上所述的新型电致发光线,其特征在于发光层由改性树脂和发光粉组成,重量比为改性树脂∶发光粉=1∶1-1∶3,优选1∶2.5。如上所述的新型电致发光线,其特征在于发光层中混合有不超过30%的阳离子交换剂,优选5%以下。如上所述的新型电致发光线,其特征在于发光层中混合的阳离子交换剂可以为;锑酸、磷酸盐、硅酸盐、沸石、五氧化锑水合物粉末。如上所述的新型电致发光线,其特征在于中心电极由衬底的柔性管状物和覆盖在其上的导电层构成。如上所述的新型电致发光线,其特征在于管状物内设置有钢丝。如上所述的新型电致发光线,其特征在于管状物可由较小的多个管集合构成。如上所述的新型电致发光线,其特征在于外电极有多根,各根之间互相独立。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用低粘度改性树脂消除孔隙,避免“暗点”、“黑点”的发生,使其亮度和寿命都得到了提高。这种树脂通过流动改性剂来控制胶体的流变性质,有助于喷涂过程,且使干燥速度非常快捷,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减少涂层的针孔,使得制作单一的层更加均匀,孔隙很少、甚至不发生,越少的针孔表示发光体被过电压引起击穿的机会越少。2、以往的制作材料,在加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留下孔隙,然后采取填补的办法消除孔隙(补救措施),本专利技术在制作过程中选用改性材料,避免了孔隙的产生,减少了生产工序。3、用改性树脂制作粘结剂,使绝缘层与金属导体间更具有粘附性,不易脱落,制作更加方便。4、用改性树脂制作粘结剂,使得电致发光器件化学涂层的物理结构致密均匀,电场状态更好,发光效果更佳。5、由于改性树脂的皮性更好,使用改性树脂制作,使发光体的抗弯折能力更强。6、扩大场致发光器件的用途,制作出更粗的发光体,使之具有直径大,柔软性好,便于使用,并且制作成本低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1柔性塑料管,102导电层,103绝缘层,104发光层,105外电极,106导电管。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其中,201钢丝,202基材,203导电层,204绝缘层,205发光层,206外电极,207导电管。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其中,301至305为5个单独可寻址的电极。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结合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发光层和绝缘层所用改性树脂实施例如下绝缘层实施例一实施例二 实施例三1氟橡胶 30克 1氟树脂21克1氟树脂 350克22-乙氧基乙氧基乙醇 0.7克 2丙烯酸乙酯0.5克 2丙烯酸2-乙基乙基酯 9克3钡粉 69.3克3钡粉 36克3钡粉 723克发光层实施例一 实施例二1偏二氟乙烯 19.5克1氟树脂 50克2聚甲基丙烯酸甲酯0.5克 2聚甲基丙烯酸乙酯1.21克3发光粉 39.8克3发光粉 100克4五氧化锑水合物粉末 0.6克 4五氧化锑水合物粉末 1.5克实施例三1氟树脂 450克2丙烯酸乙酯、丙烯酸2-乙基乙基酯混合物 10.93发光粉 899克4五氧化锑水合物粉末 13.5克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制作过程实施例如下实施例一参见图1。1、柔性塑料管选直径为8mm的柔性塑料管(101)做管状衬底材料。2、导电层将铝、锡、铜、镍、银等金属,优选银镀在上述衬底管材外围上,形成导电层(102),厚度约100--200nm。3、绝缘层将溶剂溶解改性树脂粘结剂,溶剂可以是DMAC、DMF、NMP、丙酮或者是他们的混和物42g,改性树脂由低粘度的氟橡胶21g加少量的流动改性剂0.5g丙烯酸树脂获得,将混合物与BaTo3重量36g,充分搅拌喷涂在导电层(102)上,使之固化,形成绝缘层(103),厚度70--100nm。4、发光层混合19.5克的偏二氟乙烯、0.5克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39g的溶剂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到树脂完全溶解,剧烈的机械搅拌加入39.8g发光粉ZnS,添加五氧化锑水合物粉末0.6g作为阳离子交换剂,形成发光层(104),厚度为70--100nm。5、外电极优选直径0.08mm单股或多股银丝大间距螺旋状缠绕在发光层外形成外电极(105)。外电极也可以采用两根相连的导线交叉螺旋缠绕在发光层外。6、导电层与外绝缘层将氧化铟锡用静电喷涂的方法同时与透明塑料管成型在其内壁上,形成厚度为20--40nm导电层,该导电层与绝缘的透明塑料管形成导电管(106)。绝缘的透明塑料管或塑料膜是外绝缘层的等同物,当需要柔性更好时优选涂覆透明柔性聚合物。7、在形成导电管的同时,将其覆盖在外电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型电致发光线,它有中心电极,在其上依次覆盖有绝缘层、发光层,发光层外有缠绕的外电极、透明导电层和透明外绝缘层,其特征在于发光层和绝缘层所用的树脂是改性树脂,其成份主要有合成树脂粘合剂和流动改性剂,其中有重量不超过4%的流动改性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杰
申请(专利权)人:张海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