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SM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多极接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0862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极接口包括接口盒(1),该接口盒(1)包括盒本体(1a)和在盒本体的远端设置的套部分(1b),以及用于接触插入到插头插孔(2)中的插头(p)的套电极的套弹簧(6)。该套弹簧(6)包括臂状弹簧片部分(6c),其从安装在套部分(1b)上的基部(6a)的上端突出,并容纳于套部分(1b)的上部形成的臂容纳槽(1b1)中,并且沿着该容纳槽延伸到套部分(1b)的相对侧部,而形成在臂状弹簧片部分的远端的接触部分(6d)以接触部分可以缩回的方式穿过引入口(1b2)朝向插头插孔(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磁带录音机、无线电接收机和其他音频设备中用于发送和接收音响信号和各种控制信号的多极接口
技术介绍
现有的这种多极接口的实例包括三极接口、四极接口以及六极接口,这些接口具有与极数相同的插头相对应的结构。例如,与极数相同的插头相对应的四极接口,包括四种弹簧状接触片,即,芯弹簧片、环弹簧片、和两个套弹簧片,以及具有用于往其中插入插头的插孔的盒,并且弹簧状接触片在盒中的排列方式致使在插孔中其接触部分分别朝向相对应的接触区域,以分别接触相对应的插头的接触部分。三极接口,当然为与极数相同的插头相对应的三极接口,其中,套电极的数目与四极插头相比少一个,以及,提供了单个套弹簧片。其他结构大体类似于四极接口。六级接口,当然地指具有对应的相同极数,其中在四极插头的外面额外提供了两个接触环,并且在四极接口的盒的外周额外提供了两个接触弹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在这些多极接口每一种中,特别地,大多数弹簧状接触片通常以这样的方式提供在盒本体上,以致其接触部分朝向插头插孔,并且延伸以将其接触部分定位在接触区域内(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在三极接口中,在盒本体的上、下、左、及右表面的三个表面分别提供三个弹簧状接触片,而在具有四个或更多个极的接口中,在盒本体的上、下、左、以及右表面分别提供四个弹簧状接触片,例如,这些弹簧中的芯弹簧,其基部在盒本体的前端部分提供,并且延伸此芯弹簧片以将其接触部分定位在插头插孔的后面部分的相对应的接触区域内,而其他弹簧接触片,其基部在盒本体的后端部分提供,并且这些弹簧接触片分别向前延伸到在插头插孔中的相对应的接触区域。在任何情况下,弹簧状接触片都在盒本体中提供,因此盒本体不可避免地变得庞大,并且厚度增加。曾经提出过不同于上述结构的三极接口,其中为了实现与插头的阻抗匹配,在套末端提供了一对弯曲弹簧片以环绕插入到插头插孔中的插头的套电极(专利文献3)。这种结构包括门状末端体,它包括一水平板部分和分别垂挂在水平板部分的相对的两个末端的侧板部分;以及弯曲弹簧片,通过下压和升起水平板部分的部分相对末端和部分相对侧板部分而形成,以致这些弯曲弹簧片具有分别从水平板部分的相对末端延伸的形状。这一对弯曲弹簧片被弯曲成彼此末端以对接的方式非常接近,以致其在门状末端体内部共同形成具有圆柱形的管状套接触部分。所述套末端的门状末端体设置在定位槽中,其形成在盒本体的前端部分的上部和盒本体的相对的两侧部。分别提供在上水平板部分的相对末端的一对弯曲弹簧片,穿过各自的通向定位槽的上部的窗孔,插入到末端体内部的插头插孔中,并沿着盒本体的周壁进行设置。由于套末端的结构如上所述,此三极接口具有可实现与插头阻抗匹配的优点。但是,盒本体的尺寸变得庞大,因而此接口不能满足薄盒本体设计的要求。特别是在四极接口中,由于其中使用的弹簧状接触片的数量,难以用上述方式在盒本体上设置套末端。专利文献1JP-A-8-138807专利文献2JP-A-2002-117946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号3422485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极接口,其中,通过改进用来与插入到插头插孔中的插头套电极进行电连接的套弹簧,形成紧凑尺寸的接口盒。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多极接口具有如下布置(1)一种多极接口包括本体; 套部分,具有插头插孔并安装在本体的远端;套弹簧,包括基部,设置在本体前部的侧部和套部分的侧部;臂状弹簧片部分,从安装在套部分上的基部的一部分突出,并延伸到套部分的相对侧部的上部;以及接触部分,形成在臂状弹簧片部分的远端,并穿过相对侧部的上部朝向插头插孔,以与插入插头插孔中的插头电极接触;以及接触片,设置于本体以与插入插头插孔中的插头的其他电极接触。(2)根据(1)的多极接口,其中所述臂状弹簧片部分,穿过臂容纳槽从所述基部延伸,该臂容纳槽从所述套部分的上部到所述套部分的相对侧部的上部,在所述套部分的周边方向形成;以及形成在臂状弹簧片部分的远端的接触部分,穿过通向相对侧部的上部的引入口,并以接触部分可弹性缩回的方式突出到插头插孔中。(3)一种多极接口包括本体;套部分,具有插头插孔并设置在本体的远端;以及套弹簧,包括基部,在本体和套部分之间延伸;臂状弹簧片部分,从安装在套部分上的基部的一部分突出并在套部分的周边方向延伸;接触部分,朝向插头插孔以与在插入方向插入到插头插孔中的插头接触,并形成在臂状弹簧片部分的远端。(4)根据(3)的多极接口,其中套弹簧包括末端,从安装在本体上的基部的一部分在基本上垂直于插入方向的方向上突出。(5)根据(4)的多极接口,其中末端从邻近套部分的本体的一部分突出。(6)根据(3)的多极接口,其中臂状弹簧片部分设置在形成于套部分的臂容纳槽中。(7)根据(3)的多极接口,其中引入口与设置有基部的套部分的一部分相对,并且接触部分穿过引入口朝向插头插孔。(8)根据(3)的多极接口,其中接触部分具有半球形突出部分并且向插头的套电极凸出。(9)根据(3)的多极接口,其中接触部分可以弹性地缩回。(10)根据(3)的多极接口,进一步包括接触片,其安装在本体上以与插入的插头的其他电极接触。(11)根据(3)的多极接口,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本体的第二套弹簧,以使安装在本体上的基部的一部分在周边方向上对准第二套弹簧。根据上述内容,作为套弹簧的可移动部分的臂状弹簧片部分和形成在其远端的接触部分是设置在没有设置其他弹簧状接触片的套部分。因此,没有其他弹簧状接触片的干扰,套弹簧可以容易地安装,而在另一方面,构成盒本体的元件的数量减少,因此盒本体可以形成紧凑设计。当朝向插头插孔的接触部分接触插入到接口中的插头插孔中的插头时,此接触部分需要弹性地缩回。而具有在其远端形成的这种接触部分的臂状弹簧片部分,需要具有足够的长度以保证这种弹性缩回。可移动部分从套部分的侧部突出,并延伸到其相对侧部的上部,这种结构,可容易获得臂状弹簧片部分所需的长度。此外,将臂状弹簧片部分容纳于臂容纳槽中,此臂容纳槽是在套部分的上部并在其周边方向形成,特别是可以避免接口盒在厚度方向的尺寸增加,因而可以获得既薄又紧凑的盒设计。在此结构中,当接触部分接触插入到插头插孔中的插头而略微缩回时,臂状弹簧片部分可在臂容纳槽中产生相对应的缩回移动,而不用担心臂状弹簧片部分干扰外部附近的物件。附图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A是本专利技术接口的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图1B是其后视图,图1C是其左视图,图1D是其右视图,图1E是其俯视图,图1F是其仰视图。图2A是沿图1D中的A-A线的剖视图,图2B是沿图1E中的B-B线剖视图,图2C是沿图1F中的C-C线的剖视图,图2D是沿图1D中的D-D线的剖视图。图3A是实施例的套弹簧的主视图,图3B是其左视图,图3C是其右视图,图3D是其俯视图,图3E是其仰视图,图3F是沿图3B中的E-E线剖视图。图4A是实施例的第二套弹簧的主视图,图4B是其右视图,图4C是其仰视图。图5A是本专利技术的环弹簧的主视图,图5B是其左视图,图5C是其右视图,图5D是其仰视图,图5E是沿图5B中的F-F线获得的剖视图。图6A是实施例的芯弹簧的主视图,图6B是其右视图,图6C是其仰视图。优选实施例详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极接口,基本上由接口盒构成,该接口盒包括盒本体;设置在盒本体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极接口,包括:本体;套部分,具有插头插孔并设置在所述本体的远端;套弹簧,包括:基部,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前部的侧部和套部分的侧部;臂状弹簧片部分,从设置在所述套部分的基部上的一部分突出,并延伸到所述套部分的相对侧部 的上部;以及接触部分,形成在所述臂状弹簧片部分的远端,并穿过所述相对侧部的上部朝向所述插头插孔,以与插入所述插头插孔中的插头的电极接触;以及接触片,设置于所述本体,以与插入所述插头插孔中的插头的其他电极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洋
申请(专利权)人:SM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