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泵轴向推力平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2295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心泵轴向推力平衡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侧固定有叶轮,所述转动轴的轴端位于安装槽的内部,所述安装槽的槽壁开设有第一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内部固定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内部固定有第二轴承,所述转动轴贯穿于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的内部,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均固定有限位环,所述转动轴的外侧套接有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轴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限位环的侧面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转动轴的轴向进行缓冲和限位,使得整个离心泵轴向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提高离心泵的稳定性。

An Axial Thrust Balance Structure of Centrifugal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心泵轴向推力平衡结构
本技术涉及离心泵
,尤其涉及一种离心泵轴向推力平衡结构。
技术介绍
离心泵是利用叶轮旋转而使水发生离心运动来工作的,水泵在启动前,必须使泵壳和吸水管内充满水,然后启动电机,使泵轴带动叶轮和水做高速旋转运动,水发生离心运动,被甩向叶轮外缘,经蜗形泵壳的流道流入水泵的压水管路。然而离心泵在工作的时候,离心泵的叶轮有轴向推力存在,该力只靠离心泵的壳体难以完全承受,长时间使得离心泵的壳体受到损坏,同时使得离心泵稳定性较差,必须设计轴向力平衡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离心泵轴向推力平衡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离心泵轴向推力平衡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侧固定有叶轮,所述转动轴的轴端位于安装槽的内部,所述安装槽的槽壁开设有第一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内部固定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内部固定有第二轴承,所述转动轴贯穿于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的内部,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均固定有限位环,所述转动轴的外侧套接有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轴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限位环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二轴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限位环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开设有盲孔,所述盲孔的内部设有缓冲块、活动板与顶杆,所述顶杆的一端与凹槽的槽底相接触,所述顶杆的另一端与活动板相固定,所述缓冲块与活动板远离顶杆的一侧相接触。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安装槽分别位于壳体相邻的两侧面上。优选的,所述限位环位于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之间,所述限位环与安装槽相隔离。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均与转动轴相分离,所述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均为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大于第二弹簧的劲度系数。优选的,所述缓冲块为橡胶块,所述缓冲块的顶部开设有缓冲通孔。优选的,所述叶轮的外侧固定有稳定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第一轴承、第二轴承、限位环、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使得转动轴受到的轴向力得以缓冲释放,整个离心泵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使得离心泵整体更加稳定。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凹槽、盲孔、缓冲块、活动板、顶杆和缓冲通孔,使得轴杆的轴向移动位置得到限定,同时避免轴杆与壳体发生碰撞,避免离心泵的壳体受到损坏。综上所述,该离心泵轴向推力平衡结构,通过对转动轴的轴向进行缓冲和限位,使得整个离心泵轴向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提高离心泵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离心泵轴向推力平衡结构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图。图中:1壳体、2安装槽、3转动轴、4第一限位槽、5第二限位槽、6第一轴承、7第二轴承、8限位环、9第一弹簧、10第二弹簧、11凹槽、12盲孔、13缓冲块、14活动板、15顶杆、16缓冲通孔、17稳定环、18叶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离心泵轴向推力平衡结构,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壁开设有安装槽2,对转动轴3的经向开始限定,壳体1的内部设有转动轴3,转动轴3的外侧固定有叶轮18,转动轴3的轴端位于安装槽2的内部,安装槽2的槽壁开设有第一限位槽4与第二限位槽5,第一限位槽4的内部固定有第一轴承6,第二限位槽5的内部固定有第二轴承7,转动轴3贯穿于第一轴承6与第二轴承7的内部,转动轴3的两端均固定有限位环8,转动轴3的外侧套接有第一弹簧9与第二弹簧10,第一弹簧9的一端与第一轴承6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一弹簧9的另一端与限位环8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二弹簧10的一端与第二轴承7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二弹簧10的另一端与限位环8的侧面固定连接,转动轴3的两端均开设有凹槽11,安装槽2的槽底开设有盲孔12,盲孔12的内部设有缓冲块13、活动板14与顶杆15,顶杆15的一端与凹槽11的槽底相接触,顶杆15的另一端与活动板14相固定,缓冲块13与活动板14远离顶杆15的一侧相接触。安装槽2的数量有两个,两个安装槽2分别位于壳体1相邻的两侧面上,限位环8位于第一轴承6与第二轴承7之间,限位环8与安装槽2相隔离,第一弹簧9与第二弹簧10均与转动轴3相分离,第一弹簧9与第二弹簧10均为压缩弹簧,第一弹簧9的劲度系数大于第二弹簧10的劲度系数,有利于对转动轴3实现多级缓冲,缓冲块13为橡胶块,缓冲块13的顶部开设有缓冲通孔16,增大缓冲块13的弹性,叶轮18的外侧固定有稳定环17,增加叶轮18的刚性。工作原理:当离心泵的叶轮18开始转动时,转动轴3在第一轴承6与第二轴承7内部转动,当水的反作用力会对离心泵轴向产生推力时,此时转动轴3在第一轴承6与第二轴承7内部会发生相对滑动,与此同时第一弹簧9与第二弹簧10在限位环8的作用下发生形变而产生与转动轴3轴向相反的弹力,对转动轴3起到缓冲平衡作用,当转动轴3轴向推力较大时,此时转动轴3推动顶杆15使得活动板14沿着盲孔12挤压缓冲块13,对转动轴3进行位置限位,防止转动轴3发生过大的位移,同时保护壳体1不受破坏,使得整个离心泵的轴向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增加整个离心泵的稳定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心泵轴向推力平衡结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开设有安装槽(2),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转动轴(3),所述转动轴(3)的外侧固定有叶轮(18),所述转动轴(3)的轴端位于安装槽(2)的内部,所述安装槽(2)的槽壁开设有第一限位槽(4)与第二限位槽(5),所述第一限位槽(4)的内部固定有第一轴承(6),所述第二限位槽(5)的内部固定有第二轴承(7),所述转动轴(3)贯穿于第一轴承(6)与第二轴承(7)的内部,所述转动轴(3)的两端均固定有限位环(8),所述转动轴(3)的外侧套接有第一弹簧(9)与第二弹簧(10),所述第一弹簧(9)的一端与第一轴承(6)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9)的另一端与限位环(8)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0)的一端与第二轴承(7)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0)的另一端与限位环(8)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3)的两端均开设有凹槽(11),所述安装槽(2)的槽底开设有盲孔(12),所述盲孔(12)的内部设有缓冲块(13)、活动板(14)与顶杆(15),所述顶杆(15)的一端与凹槽(11)的槽底相接触,所述顶杆(15)的另一端与活动板(14)相固定,所述缓冲块(13)与活动板(14)远离顶杆(15)的一侧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泵轴向推力平衡结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开设有安装槽(2),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转动轴(3),所述转动轴(3)的外侧固定有叶轮(18),所述转动轴(3)的轴端位于安装槽(2)的内部,所述安装槽(2)的槽壁开设有第一限位槽(4)与第二限位槽(5),所述第一限位槽(4)的内部固定有第一轴承(6),所述第二限位槽(5)的内部固定有第二轴承(7),所述转动轴(3)贯穿于第一轴承(6)与第二轴承(7)的内部,所述转动轴(3)的两端均固定有限位环(8),所述转动轴(3)的外侧套接有第一弹簧(9)与第二弹簧(10),所述第一弹簧(9)的一端与第一轴承(6)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9)的另一端与限位环(8)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0)的一端与第二轴承(7)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0)的另一端与限位环(8)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3)的两端均开设有凹槽(11),所述安装槽(2)的槽底开设有盲孔(12),所述盲孔(12)的内部设有缓冲块(13)、活动板(14)与顶杆(15),所述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淑新刘思军朱月振黄亚洲
申请(专利权)人:大唐郓城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