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7482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1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交替配置多个蓄电体和冷却构件的蓄电装置中,能够可靠地防止由蓄电体的膨胀引起的冷却性能的降低的蓄电装置的结构。蓄电装置(1)具备配置在蓄电体(21)和水套(40)之间且能够弹性变形的热传导片(30)。在水套(40)的内部,形成有:流体分配部(70),与水套(40)中的冷却流体的入口连通;流体回收部(72),与水套(40)中的冷却流体的出口连通;以及热交换部(67),通过流体通路(71)连接流体分配部(70)和流体回收部(72),该流体通路(71)由在水套(40)的厚度方向上竖立设置的散热片(80)分隔。热传导片(30)配置在主体部(41)的表面的与热交换部(67)对应且不与流体分配部(70)以及流体回收部(72)重叠的范围。

Accumulator

The objec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a structure of an accumulator which can reliably prevent the reduction of cooling performance caused by the expansion of the accumulator in an accumulator with alternating multiple accumulators and cooling components. The storage device (1) has a heat conducting plate (30) which is disposed between the storage battery (21) and the water jacket (40) and can elastically deform. In the inner part of the water jacket (40), a fluid distribution section (70)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let of the cooling fluid in the water jacket (40); a fluid recovery section (72)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let of the cooling fluid in the water jacket (40); and a heat exchange section (67) is connected with the fluid distribution section (70) and the fluid recovery section (72) through a fluid path (71), which is vertically dispersed in the thickness direction of the water jacket (40). Hot sheet (80) separation. The heat conducting sheet (30) is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main body part (41) and corresponds to the heat exchange part (67) and does not overlap with the fluid distribution part (70) and the fluid recovery part (7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蓄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对蓄电体进行冷却的冷却构件的蓄电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一种通过冷却构件对排列配置的蓄电体进行冷却的蓄电装置。作为公开这种蓄电装置的文献,例如有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电池的热交换装置,其具有流入管道以及流出管道,并且具有供传热介质的流动横穿的平坦的热交换部。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将多个电池模块相互夹持冷却用的板而成的电池组,该电池组具备:绝缘片,设置在板和电池模块之间,且具有热传导性;以及冷媒流路,设置在板内,且供在冷媒回路中循环的冷媒流动,该冷媒回路至少具有冷媒压缩机。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6-50603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4913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有蓄电体由于充放电而膨胀等从而体积发生变化的情况。若蓄电体膨胀从而体积变大,则有损坏冷却构件内部的冷却流体的流路从而使冷却性能降低的可能性。关于这一点,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记载的结构中,也没有考虑由充放电引起的蓄电体的体积的膨胀,有由于膨胀产生冷却性能的降低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交替配置多个蓄电体和冷却构件的蓄电装置中,能够可靠地防止由蓄电体的膨胀引起的冷却性能的降低的结构。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冷却构件(例如,后述的冷却构件35)对排列配置的多个蓄电体(例如,后述的蓄电体21)进行冷却的蓄电装置(例如,后述的蓄电装置1),所述冷却构件具备:平板部(例如,后述的水套40),与所述蓄电体交替配置,且冷却流体在其内部流动;以及传热片(例如,后述的热传导片30),配置在所述蓄电体和所述平板部之间,且能够弹性变形,在所述平板部的内部,形成有:入口侧空隙部(例如,后述的流体分配部70),与所述平板部中的冷却流体的入口连通;出口侧空隙部(例如,后述的流体回收部72),与所述平板部中的冷却流体的出口连通;以及热交换部(例如,后述的热交换部67),通过流体通路(例如,后述的流体通路71)连接所述入口侧空隙部和所述出口侧空隙部,所述流体通路在所述入口侧空隙部和所述出口侧空隙部之间由在所述平板部的厚度方向上竖立设置的分隔构件(例如,后述的散热片80)分隔,所述传热片配置在所述平板部的表面的与所述热交换部对应且不与所述入口侧空隙部以及所述出口侧空隙部重叠的范围。由此,即使在蓄电体由于充放电而膨胀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在热交换部的范围固定的传热片的弹性变形来吸收其位移量。即使在蓄电体的体积的位移量大的情况下,由于热交换部通过在厚度方向上竖立设置的分隔构件而刚性变高,因此流体通路不会由于蓄电体的按压力而损坏。此外,由于成为了在与入口侧空隙部以及出口侧空隙部对应的范围没有传热片的结构,因此确保了蓄电体的膨胀空间,入口侧空隙部以及出口侧空隙部不会经由传热片被蓄电体按压。这样,成为了即使产生蓄电体的膨胀,也对平板部的冷却流体流动的流路进行保护的结构。进而,由于在锂离子电容器等蓄电体中,一般在外周部没有内部的发热元件,因此与在水套(平板部)的整个表面上配置传热片相比,能够有效地进行冷却。优选如下结构:在所述热交换部中,在所述平板部的内侧面,沿着所述冷却流体的流动的方向延伸的切口部作为所述分隔构件在与所述冷却流体的流体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形成多个,该切口部相对于所述内侧面竖立。由此,因为平板部由从内侧面竖立的多个切口部从内侧支承,所以能够有效地提高对于按压力的刚性,能够更可靠地保护形成热交换部的流体通路。优选地,还具备:入口侧连接构件(例如,后述的入侧连接管60a以及入侧接头部61a),连接配置在所述蓄电体的两侧的所述平板部的各个入口;以及出口侧连接构件(例如,后述的出侧连接管60b以及出侧接头部61b),连接配置在所述蓄电体的两侧的所述平板部的各个出口。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冷却流体向各平板部的供给以及回收。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蓄电装置,能够可靠地防止由蓄电体的膨胀引起的冷却性能的降低。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蓄电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电路体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夹入构成本实施方式的LiC/WJ堆的水套的蓄电体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构成本实施方式的LiC/WJ堆的各构件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水套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水套的散热片的放大立体图。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水套内部的冷却流体的流动的立体图。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实施方式的LiC/WJ堆的冷却流体的流动的立体图。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变形例的LiC/WJ堆的冷却流体的流动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蓄电装置1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1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方便示出了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来进行说明,但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1的方向不限于后述的上下左右的方向。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1具备框体10、LiC/WJ堆20、电路体12、控制基板13以及冷却构件35作为主要的结构。框体10构成为能够在其内侧收纳LiC/WJ堆20。在LiC/WJ堆20的上方配置有电路体12。在电路体12的上方,配置有控制基板13。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电路体12的分解立体图。如图3所示,电路体12具备电路15、配置在电路15的上方的基板支承体16以及配置在电路15的下方的倒T字状的绝缘体17。LiC/WJ堆20是由在给定方向上并列配置的多个蓄电体21构成的LiC(锂离子电容器)的层叠体。蓄电体21的形状是横长的长方体形状(平板状),其平面部分朝向配置蓄电体21的方向。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配置蓄电体21的方向作为堆叠方向进行说明。在堆叠方向上配置的多个蓄电体21通过冷却构件35冷却。图4是夹入构成本实施方式的LiC/WJ堆20的水套40的蓄电体21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构成本实施方式的LiC/WJ堆20的各构件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如图4以及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冷却构件35具备平板状的水套(平板部)40和热传导片(传热片)30。构成包括冷却构件35的LiC/WJ堆20的各构件按照水套40、热传导片30、蓄电体21、热传导片30、水套40…的顺序反复配置。热传导片30分别配置在蓄电体21的堆叠方向的两侧,蓄电体21的热量经由热传导片30传递到水套40。热传导片30由具有热传导性的材料例如硅酮构成。热传导片30具有厚度,且构成为在其厚度方向上能够弹性变形。本实施方式的热传导片30配置在作为水套40的表面的热交换面410上。热交换面410为与后述的水套40内部的后述的热交换部67的范围对应的范围。对水套40进行说明。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水套40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水套40的散热片80的放大立体图,是对图6的区域A进行放大的图。本实施方式的水套40具备主体部41和分别配置在主体部41的上部两端的延长部42。如图6所示,水套40的主体部41由第一板状构件411和第二板状构件412这两个板状构件在堆叠方向上重叠而构成。第一板状构件411具有分别配置在其上部左右两侧且向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冷却构件对排列配置的多个蓄电体进行冷却的蓄电装置,其中,所述冷却构件具备:平板部,与所述蓄电体交替配置,且冷却流体在其内部流动;以及传热片,配置在所述蓄电体和所述平板部之间,且能够弹性变形,在所述平板部的内部,形成有:入口侧空隙部,与所述平板部中的冷却流体的入口连通;出口侧空隙部,与所述平板部中的冷却流体的出口连通;以及热交换部,通过流体通路连接所述入口侧空隙部和所述出口侧空隙部,所述流体通路在所述入口侧空隙部和所述出口侧空隙部之间由在所述平板部的厚度方向上竖立设置的分隔构件分隔,所述传热片配置在所述平板部的表面的与所述热交换部对应且不与所述入口侧空隙部以及所述出口侧空隙部重叠的范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1.25 JP 2016-2291581.一种通过冷却构件对排列配置的多个蓄电体进行冷却的蓄电装置,其中,所述冷却构件具备:平板部,与所述蓄电体交替配置,且冷却流体在其内部流动;以及传热片,配置在所述蓄电体和所述平板部之间,且能够弹性变形,在所述平板部的内部,形成有:入口侧空隙部,与所述平板部中的冷却流体的入口连通;出口侧空隙部,与所述平板部中的冷却流体的出口连通;以及热交换部,通过流体通路连接所述入口侧空隙部和所述出口侧空隙部,所述流体通路在所述入口侧空隙部和所述出口侧空隙部之间由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泽村洋德渡边信也斋藤安久齐藤仁平山心祐永吉翔伍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