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澳洲淡水小龙虾和中华绒螯蟹套养的生态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35285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6: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澳洲淡水小龙虾和中华绒螯蟹套养的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清塘消毒,晒塘10‑15天后开始进水;(2)在池塘四周环沟种植苦草和轮叶黑藻,中间平台上种植伊乐草;然后在2‑3月份放入中华绒螯蟹扣蟹,密度为600‑1200只/亩;3月份投放基础饲料螺蛳,200‑400千克/亩;(3)5月份之后,池塘内的水温稳定在20℃以上,放入澳洲淡水小龙虾虾苗,密度为500‑1500只/亩;虾苗的规格为3克以上;(4)每天7:00和17:00分别投喂一次中华绒螯蟹饲料,每天投饵量为中华绒螯蟹体重的5%‑8%;7月份之后每天22:00‑6:00打开增氧机增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养殖方法,提高了中华绒螯蟹的存活率,同时提高了亩产量,提高了经济效益。

An Eco-culture Method for Interculture of Australian Freshwater Crayfish and Eriocheir sinensi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cological aquaculture method for intercropping Australian freshwater crayfish and Eriocheir sinensis,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following steps: (1) clearing pond disinfection, starting to enter water after 10 to 15 days of sunshine pond; (2) planting bitter grass and black algae on ring ditches around the pond, and planting Elymus grass on the middle platform; and then putting Eriocheir sinensis in February and March, with a density of 600 to 1200. (3) After May, the water temperature in the pond was stable above 20 C, and the density was 500 to 1500 crayfish larvae per mu; the size of the shrimp larvae was more than 3 grams; (4) Eriocheir sinensis was fed once a day at 7:00 and 17:00, respectively, and the daily feed amount was 5%8% of the body weight of Eriocheir sinensis. Every day from 22:00 to 6:00 after serving, turn on the aerator for oxygen enrichment. The cultivation method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improves the survival rate of Eriocheir sinensis, increases the yield per mu and improves the economic benef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澳洲淡水小龙虾和中华绒螯蟹套养的生态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属于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澳洲淡水小龙虾与中华绒螯蟹套养的生态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澳洲淡水龙虾学名红螯螯虾(Cheraxquadricarinatus)又名四脊光壳南螯虾,野生种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北部及新几内亚南部,是目前世界上较名贵的淡水经济虾类之一。澳洲淡水龙虾个体大,是克氏原螯虾(小龙虾)的3倍以上,生长速度快,养殖3个月内能长到100克,是克氏原螯虾的4-5倍。其肉味鲜美,和克氏原螯虾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市场售价在60-80元/斤,是淡水小龙虾中的高档品种。澳洲小龙虾1992年引入我国,最早作为观赏虾,后来开发为食用,在全国消费需求量非常大。澳洲淡水小龙虾最适生长温度18℃-32℃,养殖时限长,中国南北均可养植;生长速度快,3-6cm的虾苗养植3-5个月便可长到50-150g;但单养澳洲淡水小龙虾产量在150千克/亩左右,提高产量容易导致品质下降、疾病频发的问题,所以产量提升较为有限,效益也难有较大提升空间。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在中国境内广泛分布于南北沿海各地湖泊、水库,现在在江苏、安徽等十几个省开展人工养殖。河蟹人工养殖需要种植水草,养殖水环境较好产量为75-150千克/亩,人工养殖产量较难提升,所以养殖效益不高。河蟹人工养殖过程中常常混入克氏原螯虾,克氏原螯虾在河蟹养殖池塘生长、繁殖,较难清除,养殖户分批捕捞克氏原螯虾上市往往能产生较好的效益,所以逐渐形成河蟹克氏原螯虾混养的局面。但是克氏原螯虾较为凶猛,常常摄食蟹苗,导致河蟹成活率降低,甚至减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澳洲淡水小龙虾和中华绒螯蟹套养的生态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上年10月份左右在克氏原螯虾打洞之前,排干池水,捕捞干净克氏原螯虾,清塘消毒,晒塘10-15天后开始进水;(2)在池塘四周环沟种植苦草和轮叶黑藻,中间平台上种植伊乐草;然后在2-3月份放入中华绒螯蟹扣蟹,密度为600-1200只/亩;3月份投放基础饲料螺蛳,200-400千克/亩;每7天投放1次补钙和底质改良的环境改良剂;每10天一次9:00投放乳酸菌;同时在5月份之前,每天12:00-14:00打开增氧机改善水质;(3)5月份之后,池塘内的水温稳定在20℃以上,放入澳洲淡水小龙虾虾苗,密度为500-1500只/亩;虾苗的规格为3克以上;(4)每天7:00和17:00分别投喂一次中华绒螯蟹饲料,每天投饵量为中华绒螯蟹体重的5%-8%;7月份之后每天22:00-6:00打开增氧机增氧。更进一步的,所述河蟹饲料是饲养河蟹的专用配合饲料、冰鲜鱼及玉米等常规饲料;更进一步的,所述中华绒螯蟹的体重为1-8克;更进一步的,所述环境改良剂是过硫酸氢钾、二氧化氯等底改商品和氯化钙、乳酸钙等补钙的商品;更进一步的,进水时,水经过100目的网袋进行过滤后进入池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澳洲小龙虾和中华绒螯蟹套养的生态养殖方法,取得以下技术效果:(1)澳洲小龙虾是不耐低温的杂食性动物,不喜欢打洞,不能再环境温度低于10℃的环境下自然越冬,因此不会对蟹苗造成伤害,提高蟹苗的存活率。(2)虾苗的投放时间是5月份,此时蟹苗已经完成第二次脱壳,体重达到10-20克,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和摄食能力;而虾苗的体重为3克以上,活动能力强,不容易被中华绒螯蟹捕食,也不具备捕食中华绒螯蟹的能力,二者能够共同生存。(3)澳洲小龙虾的生产速度相似,可以根据市场行情捕捞上市。(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需在上年10月份克氏原螯虾打洞之前,排干池水,捕捞干净克氏原螯虾,避免存塘克氏原螯虾摄食河蟹苗和澳洲小龙虾苗,提高成活率,增加养殖效益。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两个12亩的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四周有环沟,中间是平台。每个池塘中配备一台功率为3KW罗茨鼓风机的纳米增氧机。10月份,在克氏原螯虾打洞之前干塘,捕捞所有河蟹和克氏原螯虾。对其中一个池塘用1200斤生石灰和150斤茶籽饼进行清塘处理,晒塘。另一个池塘留有克氏原螯虾自然越冬。翌年2月20日对两个池塘注水,水源自养殖场外的河道,进水口用一个长20米孔径为100目的筛绢网袋进行过滤,水要淹没环沟。2月23日,两个池塘的环沟上种植耐寒苦草,3月2日放后放入中华绒螯蟹扣蟹,扣蟹体质量为1-8克,平均3.5克/只。放养密度为800只/亩,3月10日进水10厘米,刚好淹没中央平台,在平台上栽种伊乐藻。3月14日投放螺蛳600斤/亩。每天投喂2次中华绒螯蟹专用配合饲料,分别在早上7:00和下午17:00投喂,日投饵量为中华绒螯蟹体重的5%,观察吃食情况,根据吃食情况适量增减。5月16日在一个池塘中投放澳洲小龙虾苗种,苗种均重3.4克,投放密度为603只/亩。每天12:00-14:00打开增氧机改善水质,7月份以后每天22:00-6:00打开增氧机增氧。每7天泼洒一次乳酸钙的商品补钙,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商品改底。每10天一次上午9:00向养殖池中投放乳酸菌。另一个池塘中不投放澳洲小龙虾虾苗,继续饲养中华绒螯蟹和克氏原螯虾。10月22日将两个池塘放水,分别采收中华绒螯蟹和澳洲小龙虾以及克氏原螯虾,然后统计每一个池塘中的中华绒螯蟹的产量;同时统计克氏原螯虾和澳洲小龙虾的产量,其数据如表1和表2所示:表1.澳洲小龙虾和中华绒鳌虾套养池塘投放收获情况表表2.克氏原螯虾和中华绒螯蟹套养池塘投放收获情况表由表1和表2可知,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套养澳洲淡水小龙虾池塘中澳洲淡水小龙虾平均体重为101.2g,产量达到57.75kg,和套养克氏原螯虾池塘相比中华绒螯蟹的成活率提高了3.6%;套养澳洲淡水小龙虾池塘中中华绒螯蟹产量为132.58kg/亩,比套养克氏原螯虾池塘中中华绒螯蟹产量增加了4.3%;亩均效益比克氏原螯虾养殖塘提高213.8%。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澳洲小龙虾和中华绒螯蟹套养的生态养殖方法能够提高中华绒螯蟹的存活率,同时澳洲小龙虾的价格和产量都比克氏原螯虾高,因此能够大幅度提高亩产值,提高经济效益。实施例二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2个,每个10亩,四周有环沟,中间是平台,每个池塘中配备1台功率为2KW罗茨鼓风机的纳米增氧机。每池用1000斤生石灰和100斤茶籽饼进行清塘处理,晒塘15天。3月5日对两个池塘注水,水源自养殖场外的河道,进水口用一个长20米孔径为100目的筛绢网袋进行过滤,水要淹没环沟。3月8日,环沟里种植轮叶黑藻,3月12日放后放入中华绒螯蟹扣蟹,扣蟹体质量1-8克,平均重量4.06克,放养密度为1200只/亩和900只/亩,3月15日进水10厘米,刚好淹没中央平台,在平台上栽种伊乐藻。3月18日投放螺蛳620斤/亩。每天投喂2次中华绒螯蟹饲料,分别在早上7:00和下午17:00投喂,日投饵量为中华绒螯蟹体重的6%,观察吃食情况,根据吃食情况适量增减。4月份以后,每天12:00-14:00打开增氧机改善水质。5月12日在一个池塘中投放澳洲小龙虾苗种,苗种均重3.6克,投放密度为1003只/亩。另一个池塘不投澳洲小龙虾苗。7月份以后每天22:00-6:00打开增氧机增氧。每7天泼洒一次乳酸钙、氯化钙的商品补钙,二氧化氯类商品改底。每10一次上午9:00向养殖池中投放乳酸菌。10月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澳洲淡水小龙虾和中华绒螯蟹套养的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上年10月份左右在克氏原螯虾打洞之前,排干池水,捕捞干净克氏原螯虾,清塘消毒,晒塘10‑15天后开始进水;(2)在池塘四周环沟种植苦草和轮叶黑藻,中间平台上种植伊乐草;然后在2‑3月份放入中华绒螯蟹扣蟹,密度为600‑1200只/亩;3月份投放基础饲料螺蛳,200‑400千克/亩;每七天投放1次补钙和底质改良的环境改良剂;每10天一次9:00投放乳酸菌;同时在5月份之前,每天12:00‑14:00打开增氧机改善水质;(3)5月份之后,池塘内的水温稳定在20℃以上,放入澳洲淡水小龙虾虾苗,密度为500‑1500只/亩;虾苗的规格为3克以上;(4)每天7:00和17:00分别投喂一次中华绒螯蟹饲料,每天投饵量为中华绒螯蟹体重的5%‑8%;7月份之后每天22:00‑6:00打开增氧机增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澳洲淡水小龙虾和中华绒螯蟹套养的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上年10月份左右在克氏原螯虾打洞之前,排干池水,捕捞干净克氏原螯虾,清塘消毒,晒塘10-15天后开始进水;(2)在池塘四周环沟种植苦草和轮叶黑藻,中间平台上种植伊乐草;然后在2-3月份放入中华绒螯蟹扣蟹,密度为600-1200只/亩;3月份投放基础饲料螺蛳,200-400千克/亩;每七天投放1次补钙和底质改良的环境改良剂;每10天一次9:00投放乳酸菌;同时在5月份之前,每天12:00-14:00打开增氧机改善水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国王权王洲单喜双朱峰童震赵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