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用线股和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7706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2:17
该线束用线股包括第一元件线和第二元件线,所述第二元件线与所述第一元件线绞合在一起,并且包括铜或铜合金。所述第一元件线具有包括不锈钢的芯部以及覆盖所述芯部并包括铜或铜合金的覆层。

Wire strand and harness

The wire strand for the harness comprises a first element line and a second element line, the second element line being twisted together with the first element line and comprising copper or copper alloy. The first component line has a core comprising stainless steel and a coating covering the core comprising copper or copper allo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线束用线股和线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束用线股和线束。本申请要求2016年11月1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222989号的优先权,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到本文中。
技术介绍
线束被用于在例如车辆这样的机械设备能够进行供电、传输等。例如,线束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连接器被设置在作为导电体的、由铜制成的导线部的端部处。线束的导线部不仅需要低电阻,还需要能够确保耐久性的强度。使用铜或铜合金作为导线部的材料提供了具有低电阻的导线部。然而,为了使得导线部具有足够的强度,由铜或铜合金制成的导线部需要稍微粗一些。这增加了铜的用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提出了通过将由不锈钢制成的第一元件线和由铜或铜合金制成的第二元件线绞合在一起而获得的线束用线股(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这些能够提供减少铜用量并同时获得强度和导电率的线束用线股。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2004-281241号专利文献:国际公开第2005/024851号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线束用线股包括第一元件线和第二元件线,所述第二元件线绞合在所述第一元件线周围,并且由铜(Cu)或铜合金制成。所述第一元件线包括由不锈钢制成的芯部以及覆盖所述芯部并由铜或铜合金制成的覆层。附图说明[图1]图1是垂直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线束用线股的纵向方向的截面的示意性截面图。[图2]图2是芯部与覆层之间的边界部分附近的结构的示意性截面图。[图3]图3是垂直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线束用线股的纵向方向的截面的示意性截面图。[图4]图4是垂直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线束用线股的纵向方向的截面的示意性截面图。[图5]图5是垂直于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线束用线股的纵向方向的截面的示意性截面图。[图6]图6是概括用于生产线束用线股和线束的方法的流程图。[图7]图7是示出用于生产线束用线股和线束的方法的示意性截面图。[图8]图8是示出用于生产线束用线股和线束的方法的示意图。[图9]图9是示出用于生产线束用线股和线束的方法的示意图。[图10]图10是沿着图9中的X-X线截取的示意性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本公开要解决的问题]在生产线束时,一个导线部和另一个导线部可以接合(拼接接合法)以形成分支。导线部的接合能够例如通过超声波焊接来进行。然而,如果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线束用线股用作导线部,则其不利之处在于,难以通过超声波焊接而接合。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束用线股和一种线束,该线束用线股能够减少铜的用量,同时获得强度和导电率,并且有助于通过超声波焊接而接合。[本公开的有益效果]上述线束用线股能够减少铜的用量,同时获得强度和导电率,并有助于通过超声波焊接进行接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首先,将按顺序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申请的线束用线股包括第一元件线和第二元件线,第二元件线绞合在第一元件线周围并由铜或铜合金制成。第一元件线包括由不锈钢制成的芯部,以及覆盖芯部并由铜或铜合金制成的覆层。本专利技术人研究了通过超声波焊接而接合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线束用线股的困难的原因和解决方案。研究表明,通过超声波焊接进行接合是困难的,因为由不锈钢制成的第一元件线和由铜或铜合金制成的第二元件线之间的粘附力较弱,因此由于超声波焊接引起的振动使得元件线彼此分离(脱离)。本申请的线束用线股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包括由不锈钢制成的芯部的第一元件线和由铜或铜合金制成的第二元件线绞合在一起。因此,本申请的线束用线股1能够减少铜的用量,并实现强度和导电率两者。在本申请的线束用线股中,由铜或铜合金制成的覆层被形成以覆盖第一元件线的芯部。这改善了第一元件线与由铜或铜合金制成的第二元件线之间的粘附。结果,抑制了由于超声波焊接引起的振动所导致的元件线的彼此分离(脱离),以有助于通过超声波焊接进行接合。因此,本申请的线束用线股能够减少铜的用量,实现强度和导电率两者,并有利于通过超声波焊接进行接合。在线束用线股中,多个第二元件线可以被绞合以包围第一元件线的外周。这种构造有助于减少铜的用量,并实现强度和导电率两者。在线束用线股中,多个第一元件线和多个第二元件线可以绞合在一起。这种构造也有助于减少铜的用量,并实现强度和导电率两者。在线束用线股中,构成芯部的不锈钢可以是奥氏体不锈钢。这种构造能够提高线束用线股的耐腐蚀性、耐电解腐蚀性和可加工性。在线束用线股中,奥氏体不锈钢可能具有-400℃或更低的MS点,MS点是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MS点由公式(1)计算。MS=1032-1667×(%C+%N)-27.8×%Si-33×%Mn-61×%Ni-41.7×%Cr···(1)这能够抑制在生产线束用线股的过程期间,在构成第一元件线的芯部的奥氏体不锈钢中形成应变诱发马氏体相。结果,能够更可靠地提高线束用线股的耐腐蚀性、耐电解腐蚀性和可加工性。为了更可靠地抑制应变诱发马氏体相的形成,由公式(1)计算的MS点优选为-700℃或更低。在公式中,奥氏体不锈钢中碳、氮、硅、锰、镍和铬的平均含量(单位:质量%)分别为%C、%N、%Si、%Mn、%Ni和%Cr。MS点以摄氏度为单位表示。在线束用线股中,第一元件线还可以包括设置在芯部与覆层之间的Ni(镍)层。这种构造能够改善芯部与覆层之间的粘附。在线束用线股中,Ni层可以具有0.05μm或更大和5μm或更小的厚度。为了可靠地实现改善芯部与覆层之间的粘附性的功能,Ni层的厚度优选为0.05μm或更大,更优选为0.2μm或更大,更优选为0.3μm或更大,以便防止诸如针孔之类的缺陷。Ni层能够例如通过电镀形成。在这种情况下,电镀期间水电解而形成的氢可能使材料脆化。为了缩短电镀时间以防止这种脆化,Ni层的厚度优选为5μm或更小,更优选为2μm或更小,更优选为1μm或更小。在线束用线股中,第一元件线在覆层的表面上还可以包括选自由Au(金)层、Ag(银)层和Sn(锡)层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这种构造能够减小第一元件线的外周表面处的接触电阻。在线束用线股中,Au层、Ag层和Sn层可以各自具有0.3μm或更大和20μm或更小的厚度。为了减小厚度的变化,Au层、Ag层和Sn层的厚度各自优选为0.3μm或更大。然而,如果Au层、Ag层和Sn层比必需的厚,则效果达到极限,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为了降低生产成本,Au层、Ag层和Sn层的厚度各自优选为20μm或更小,更优选为5μm或更小,更优选为0.7μm或更小。在线束用线股中,在芯部表面上的钝化膜可以具有5nm或更小的厚度。这种构造允许覆层容易地形成在芯部的表面上。芯部表面上钝化膜的厚度能够通过测量五个不同点处的钝化膜的厚度来确定,例如,使用TEM(透射电子显微镜)并计算平均值。在线束用线股中,覆层的厚度可以为1μm或更大和20μm或更小。为了更可靠地产生覆层形成的上述效果,覆层的厚度优选为1μm或更大。然而,如果覆层比必需的厚,效果会达到极限,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覆层的厚度优选为20μm或更小。在线束用线股中,第二元件线和覆层可以由黄铜、磷青铜、科森合金或铍铜制成。这些材料适合作为构成第二元件线和覆层的铜合金。在线束用线股中,第二元件线和覆层可以由相同的材料制成。这种构造进一步改善了第一元件线与第二元件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束用线股,所述线股包括:第一元件线;以及第二元件线,所述第二元件线绞合在所述第一元件线周围,并由铜或铜合金制成,其中,所述第一元件线包括:由不锈钢制成的芯部,以及覆盖所述芯部并由铜或铜合金制成的覆层。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1.16 JP 2016-2229891.一种线束用线股,所述线股包括:第一元件线;以及第二元件线,所述第二元件线绞合在所述第一元件线周围,并由铜或铜合金制成,其中,所述第一元件线包括:由不锈钢制成的芯部,以及覆盖所述芯部并由铜或铜合金制成的覆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用线股,其中,多个所述第二元件线被绞合以包围所述第一元件线的外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用线股,其中,多个所述第一元件线和多个所述第二元件线绞合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用线股,其中,构成所述芯部的所述不锈钢是奥氏体不锈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束用线股,其中,所述奥氏体不锈钢具有-400℃或更低的MS点,所述MS点由公式(1)计算:公式(1):MS=1032-1667×(%C+%N)-27.8×%Si-33×%Mn-61×%Ni-41.7×%Cr,其中,%C、%N、%Si、%Mn、%Ni和%Cr分别是所述奥氏体不锈钢中碳、氮、硅、锰、镍和铬的含量(单位:质量%)。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用线股,其中,所述第一元件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芯部与所述覆层之间的Ni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束用线股,其中,所述Ni层具有0.05μm或更大和5μm或更小的厚度。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用线股,其中,所述第一元件线在所述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泉田宽细江晃久赤田匠高村伸荣岩本力俊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住友电工钢线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