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缸星型内腔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7534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1:49
一种多缸星型内腔泵。其包括底座、弹簧支撑架、液压缸体、盖板、进液口支座、主轴、电机、轴承透盖、液压挡板、复位弹簧、星型轮、滚子、平键和轴承;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由星型轮、液压挡板、液压缸体组成核心机构,利用该机构内腔容积变化进行吸排液,避免剪切流体与困油,有利于保持流体物理化学性质。采用七个内腔与三组进液口、排液口相配合,三个排液口的流量存在相位差,流量叠加后整台泵的流量连续且流量脉动减小,工作更加稳定。每个排液口的流量规律与液压挡板的往复运动规律由星型轮外曲面的形状决定,采用合适的外曲面形状既能适应大流量作业,又可减小流体对液压挡板的冲击作用,使整台泵的强度更大,可靠性更高,承载能力更强。

Multi-cylinder Star-shaped Inner Cavity Pump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ulti-cylinder star-shaped inner cavity pump. It includes base, spring support frame, hydraulic cylinder block, cover plate, inlet support, spindle, motor, bearing cap, hydraulic baffle, reset spring, star wheel, roller, flat key and bearing; the advantages of the invention are that the core mechanism is composed of star wheel, hydraulic baffle and hydraulic cylinder block, and the fluid is sucked and discharged by using the change of the volume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mechanism to avoid shearing fluid and oil trapping, which is advantageous. To maintain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fluids. When seven chambers are combined with three groups of inlets and outlets, the flow of the three outlets has phase difference. After flow superposition, the flow of the whole pump is continuous and the flow pulsation decreases, and the work is more stable. The flow rate law of each outlet and the reciprocating motion law of the hydraulic baffle are determined by the shape of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star wheel. The suitable shape of the outer surface can not only adapt to the operation of large flow rate, but also reduce the impact of fluid on the hydraulic baffle, so that the strength of the whole pump is greater, the reliability is higher and the bearing capacity is stro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缸星型内腔泵
本专利技术属于流体输送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缸星型内腔泵。
技术介绍
传统的输送泵不能稳定地输出长链大分子结构的流体,甚至会破坏其物理化学性质,且存在摩擦阻力大、耗能高和部件磨损快的问题,因此需要经常更换部件,特别是当物料产生化学反应而出现团块时,较易发生泵卡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缸星型内腔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缸星型内腔泵包括底座、弹簧支撑架、液压缸体、盖板、进液口支座、主轴、电机、轴承透盖、液压挡板、复位弹簧、星型轮、滚子、平键和轴承;其中,所述的底座由一个水平设置的底板和三根贯穿底板且沿底板的周向均匀分布的排液管构成,底板的表面中心部位向下凹陷形成有一个凹槽,凹槽内安装有一个轴承,轴承的外部通过一个安装在底板上的轴承透盖进行轴向固定;液压缸体位于底座的上方,底面上均匀形成有三个与上述三根排液管的上端相连通的排液口,侧面沿径向均匀形成有三个细长槽,外圆周面上位于每个细长槽外侧的部位分别安装有一个弹簧支撑架,每个细长槽内以可移动的方式插入一块垂直设置的液压挡板,液压挡板的内外侧部位分别位于液压缸体的内外部;盖板覆盖在液压缸体的上端口处,中心部位形成有一个轴向通孔,外侧部位沿周向均匀形成有三个进液口;进液口支座由一块顶板和三根贯穿顶板且沿顶板的周向均匀分布的进液管构成,其中顶板位于盖板的上方,三根进液管的下端分别与盖板上的三个进液口相连通;顶板的底面中心部位向上凹陷形成有一个凹槽,凹槽内安装有一个轴承,轴承的外部通过一个安装在顶板上的轴承透盖进行轴向固定;主轴垂直设置,中部位于液压缸体的内部轴向中心处,下端插入在底板上的轴承中心孔内,上端依次贯穿盖板上的轴向通孔以及顶板上的轴承中心孔后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星型轮的轴向中心孔通过平键安装在主轴的中部,并通过主轴的轴肩进行轴向定位;每块液压挡板的内侧边上通过滚子轴安装一个滚子,并且滚子与星型轮的外曲面外切;每根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一个液压挡板的外侧边和相应的弹簧支撑架之间。所述的多缸星型内腔泵还包括一个安装在顶板的表面且与电机相连的电机支架。所述星型轮采用至少四角的星型轮,同时可根据多种运动规律来设计星型轮的外曲面形状。所述的液压挡板的外侧边中部设有一块圆形板,用于连接复位弹簧。所述的弹簧支撑架的中部设有一块圆形板,用于连接复位弹簧,底部设有滑轨,用于支撑液压挡板。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凸轮腔式容积泵具有如下优点:1、由星型轮、液压挡板、液压缸体组成核心机构,利用该机构内腔容积的变化进行吸液与排液,避免了剪切流体与困油,有利于保持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2、采用七个内腔与三组进液口、排液口相配合,即三输入三输出的工作方式。三个排液口的流量存在相位差,流量叠加后整台泵的流量连续且流量脉动减小,工作更加稳定。3、每个排液口的流量规律与液压挡板的往复运动规律由星型轮外曲面的形状决定,采用合适的外曲面形状既能适应大流量作业,又可减小流体对液压挡板的冲击作用,使整台泵的强度更大,可靠性更高,承载能力更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缸星型内腔泵轴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缸星型内腔泵中核心机构轴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缸星型内腔泵上除去盖板及其上零件后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缸星型内腔泵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缸星型内腔泵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缸星型内腔泵包括底座1、弹簧支撑架2、液压缸体3、盖板4、进液口支座5、主轴6、电机7、轴承透盖9、液压挡板10、复位弹簧11、星型轮12、滚子13、平键14和轴承15;其中,所述的底座1由一个水平设置的底板16和三根贯穿底板16且沿底板16的周向均匀分布的排液管17构成,底板16的表面中心部位向下凹陷形成有一个凹槽,凹槽内安装有一个轴承15,轴承15的外部通过一个安装在底板16上的轴承透盖9进行轴向固定;液压缸体3位于底座1的上方,底面上均匀形成有三个与上述三根排液管17的上端相连通的排液口,侧面沿径向均匀形成有三个细长槽,外圆周面上位于每个细长槽外侧的部位分别安装有一个弹簧支撑架2,每个细长槽内以可移动的方式插入一块垂直设置的液压挡板10,液压挡板10的内外侧部位分别位于液压缸体3的内外部;盖板4覆盖在液压缸体3的上端口处,中心部位形成有一个轴向通孔,外侧部位沿周向均匀形成有三个进液口,用于对液压缸体3进行密封,同时对星型轮12起到轴向限位的作用;进液口支座5由一块顶板18和三根贯穿顶板18且沿顶板18的周向均匀分布的进液管19构成,其中顶板18位于盖板4的上方,三根进液管19的下端分别与盖板4上的三个进液口相连通;顶板18的底面中心部位向上凹陷形成有一个凹槽,凹槽内安装有一个轴承15,轴承15的外部通过一个安装在顶板18上的轴承透盖9进行轴向固定;主轴6垂直设置,中部位于液压缸体3的内部轴向中心处,下端插入在底板16上的轴承15中心孔内,上端依次贯穿盖板4上的轴向通孔以及顶板18上的轴承15中心孔后与电机7的输出轴相连接;星型轮12的轴向中心孔通过平键14安装在主轴6的中部,并通过主轴6的轴肩进行轴向定位;每块液压挡板10的内侧边上通过滚子轴安装一个滚子13,并且滚子13与星型轮12的外曲面外切;每根复位弹簧1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一个液压挡板10的外侧边和相应的弹簧支撑架2之间。所述的多缸星型内腔泵还包括一个安装在顶板18的表面且与电机7相连的电机支架8。所述星型轮12采用至少四角的星型轮,同时可根据多种运动规律来设计星型轮12的外曲面形状。所述的液压挡板10的外侧边中部设有一块圆形板,用于连接复位弹簧11。所述的弹簧支撑架2的中部设有一块圆形板,用于连接复位弹簧11,底部设有滑轨,用于支撑液压挡板10。现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缸星型内腔泵的工作原理阐释如下:当需要使用本泵进行供液时,首先启动电机7,利用电机7驱动主轴6进行顺时针转动,星型轮12在主轴6的作用下也开始顺时针转动,由于滚子13紧贴在星型轮12的外曲面上,滚子13与液压挡板10组成的往复机构将在星型轮12的推力与复位弹簧11的弹性力作用下沿液压缸体3的径向进行往复直线运动。此时星型轮12的外曲面、液压挡板10和液压缸体3的内表面可将液压缸体3分为七个内腔,其中A腔、C腔与E腔的容积随着星型轮12的转动逐渐变小,这些腔内的流体受到挤压将变成高压流体并通过排液管17向外排出,而B腔、D腔、F腔的容积则逐渐变大,由此在这些腔内形成一定真空度,这时,外部的低压流体将在此真空作用下通过进液管19吸入到这些腔内,并随星型轮12的转动而运动,G腔的容积暂时不发生改变,其腔内的流体将随着星型轮12的转动而运动。每个时刻均存在七个内腔,其中三个内腔输出高压流体,三个内腔吸入低压流体,一个内腔处于流体运输状态。此外,由于三个输出高压流体的内腔存在相位差,其流量输出处于三个不同的、互补的阶段,从而减弱了流量脉动,提高了整泵输出的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缸星型内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缸星型内腔泵包括底座(1)、弹簧支撑架(2)、液压缸体(3)、盖板(4)、进液口支座(5)、主轴(6)、电机(7)、轴承透盖(9)、液压挡板(10)、复位弹簧(11)、星型轮(12)、滚子(13)、平键(14)和轴承(15);其中,所述的底座(1)由一个水平设置的底板(16)和三根贯穿底板(16)且沿底板(16)的周向均匀分布的排液管(17)构成,底板(16)的表面中心部位向下凹陷形成有一个凹槽,凹槽内安装有一个轴承(15),轴承(15)的外部通过一个安装在底板(16)上的轴承透盖(9)进行轴向固定;液压缸体(3)位于底座(1)的上方,底面上均匀形成有三个与上述三根排液管(17)的上端相连通的排液口,侧面沿径向均匀形成有三个细长槽,外圆周面上位于每个细长槽外侧的部位分别安装有一个弹簧支撑架(2),每个细长槽内以可移动的方式插入一块垂直设置的液压挡板(10),液压挡板(10)的内外侧部位分别位于液压缸体(3)的内外部;盖板(4)覆盖在液压缸体(3)的上端口处,中心部位形成有一个轴向通孔,外侧部位沿周向均匀形成有三个进液口;进液口支座(5)由一块顶板(18)和三根贯穿顶板(18)且沿顶板(18)的周向均匀分布的进液管(19)构成,其中顶板(18)位于盖板(4)的上方,三根进液管(19)的下端分别与盖板(4)上的三个进液口相连通;顶板(18)的底面中心部位向上凹陷形成有一个凹槽,凹槽内安装有一个轴承(15),轴承(15)的外部通过一个安装在顶板(18)上的轴承透盖(9)进行轴向固定;主轴(6)垂直设置,中部位于液压缸体(3)的内部轴向中心处,下端插入在底板(16)上的轴承(15)中心孔内,上端依次贯穿盖板(4)上的轴向通孔以及顶板(18)上的轴承(15)中心孔后与电机(7)的输出轴相连接;星型轮(12)的轴向中心孔通过平键(14)安装在主轴(6)的中部,并通过主轴(6)的轴肩进行轴向定位;每块液压挡板(10)的内侧边上通过滚子轴安装一个滚子(13),并且滚子(13)与星型轮(12)的外曲面外切;每根复位弹簧(1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一个液压挡板(10)的外侧边和相应的弹簧支撑架(2)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缸星型内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缸星型内腔泵包括底座(1)、弹簧支撑架(2)、液压缸体(3)、盖板(4)、进液口支座(5)、主轴(6)、电机(7)、轴承透盖(9)、液压挡板(10)、复位弹簧(11)、星型轮(12)、滚子(13)、平键(14)和轴承(15);其中,所述的底座(1)由一个水平设置的底板(16)和三根贯穿底板(16)且沿底板(16)的周向均匀分布的排液管(17)构成,底板(16)的表面中心部位向下凹陷形成有一个凹槽,凹槽内安装有一个轴承(15),轴承(15)的外部通过一个安装在底板(16)上的轴承透盖(9)进行轴向固定;液压缸体(3)位于底座(1)的上方,底面上均匀形成有三个与上述三根排液管(17)的上端相连通的排液口,侧面沿径向均匀形成有三个细长槽,外圆周面上位于每个细长槽外侧的部位分别安装有一个弹簧支撑架(2),每个细长槽内以可移动的方式插入一块垂直设置的液压挡板(10),液压挡板(10)的内外侧部位分别位于液压缸体(3)的内外部;盖板(4)覆盖在液压缸体(3)的上端口处,中心部位形成有一个轴向通孔,外侧部位沿周向均匀形成有三个进液口;进液口支座(5)由一块顶板(18)和三根贯穿顶板(18)且沿顶板(18)的周向均匀分布的进液管(19)构成,其中顶板(18)位于盖板(4)的上方,三根进液管(19)的下端分别与盖板(4)上的三个进液口相连通;顶板(18)的底面中心部位向上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孟丽张俊龙张悦孙禄冰王明曦韩贤磊殷建平吴新雨陈伟斌岳贤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民航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