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血管内科用造影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6306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心血管内科用造影导管,包括导管套和造影导管,导管套设有接头,导管套的尾端设有注入管,导管套的前端设有连接为一体的锥形部,锥形部上设有一插管,注入管的前端设有一延伸管,延伸管伸入至插管内,造影导管的后端安装了一接头管,接头管设有插槽,插管内设有插圈,其相插接且造影导管的后端正对着延伸管,造影导管的前端设有一柔软管,柔软管的前端设有一软端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方便,使用简单,把持稳定,可先通过导丝引导后将造影剂导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造影导管
本技术涉及造影导管,特别涉及一种心血管内科用造影导管。
技术介绍
造影导管是经皮血管造影的关键设备,其应具有适宜的硬度,弹性、柔软性和扭力,应具有良好的透X线性能,形状记忆力要好,管壁应光滑,造影性能高,血栓形成性能应控制在最低范围。造影导管为一根长形胶管,其主要作用为提供管导使造影剂能顺利引进血管内,产生造影效果。因此,一根造影导管应具备如下基本条件是内管柔滑可产生高流量,显影性能高,非创伤之头端并需有极高保持原型状性能不易变形,可容导丝容易通过等,可是,现有的造影导管结构简单,在使用时,不便于操作,增加了使用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使用简单,把持稳定,可先通过导丝引导,后将造影剂分布至血管内的心血管内科用造影导管。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心血管内科用造影导管,包括导管套和造影导管,所述导管套设有接头,所述导管套的尾端设有注入管,所述导管套的前端设有连接为一体的锥形部,所述锥形部上设有一插管,所述注入管的前端设有一延伸管,所述延伸管伸入至插管内,所述造影导管的后端安装了一接头管,所述接头管设有插槽,所述插管内设有插圈,其相插接且造影导管的后端正对着延伸管,所述造影导管的前端设有一柔软管,所述柔软管的前端设有一软端部;所述导管套的底面设有一夹接部,所述夹接部上安装了一把手,所述夹接部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夹板,所述夹板上均设有转孔,转孔上安装了一转轴,所述把手上设有一通孔,其通过转轴插接在转孔上。以下为本技术的附属技术方案。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注入管与延伸管相连通且注入管设有入管口,所述入管口上设有橡胶圈。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软端部的形状为锥形。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造影导管上设有刻度。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把手的前端设有一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内嵌入了一磁体,所述导管套的底面设有一柱体,所述柱体的底面嵌入了与磁体相磁吸的配接磁体。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把手的长度等于接头至夹接部之间的长度。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柱体设在接头的前端。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转轴一端设有转片,其另一端设有螺纹,螺纹上安装了旋紧螺母。本技术的技术效果:造影导管通过接头管连接在延伸管上且通过注入管插入导丝及注入造影剂,并且通过造影导管上设有的刻度能明确伸入深度,而夹紧部的设置,使得安装把手简单,该把手能辅助操作,起到了稳定操作的作用,同时,在不使用时,可折合在导管套的底面,不占空间,使用方便,该造影导管操作方便,使用简单,把持稳定,可先通过导丝引导,后将造影剂分布至血管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心血管内科用造影导管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心血管内科用造影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把手结构示意图。图中:导管套1,接头11,注入管12,入管口121,橡胶圈122,锥形部2,插管21,插圈22,延伸管3,接头管31,插槽32,造影导管4,刻度41,柔软管5,软端部6,夹接部7,夹板71,转孔72,转轴73,转片74,螺纹75,旋紧螺母8,把手9,通孔90,圆形凹槽91,磁体92,柱体93,配接磁体9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心血管内科用造影导管,包括导管套1和造影导管4,所述导管套1设有接头11,所述导管套1的尾端设有注入管12,从注入管可插入导丝,其沿着延伸管插入至造影导管内,便于引导至心血管内部,所述导管套1的前端设有连接为一体的锥形部2,所述锥形部2上设有一插管21,便于伸出导丝,所述注入管12的前端设有一延伸管3,所述延伸管3伸入至插管21内,所述造影导管4的后端安装了一接头管31,所述接头管31设有插槽32,所述插管21内设有插圈22,其相插接且造影导管4的后端正对着延伸管3,使得造影导管连接在插管上,所述造影导管4的前端设有一柔软管5,所述柔软管5的前端设有一软端部6;柔软管可弯曲进入至心血管弯曲处,便于到达需要造影处。所述导管套1的底面设有一夹接部7,所述夹接部7上安装了一把手9,可把持把手来辅助插入导丝,使得操作稳定,所述夹接部7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夹板71,所述夹板71上均设有转孔72,所述转孔72上均安装了一转轴73,所述把手9上设有一通孔90,其通过转轴73插接在转孔72上,使得把手需要使用时,可竖起在导管套下方,当不需要使用时,可折合在导管套底面。所述注入管12与延伸管3相连通且注入管12设有入管口121,所述入管口121上设有橡胶圈122,有效保护了入管口,可从入管口先插入导丝,然后再注入造影剂。所述软端部6的形状为锥形。所述造影导管4上设有刻度41,明确插入的深度。所述把手9的前端设有一圆形凹槽91,所述圆形凹槽91内嵌入了一磁体92,所述导管套1的底面设有一柱体93,所述柱体93的底面嵌入了与磁体92相磁吸的配接磁体94,由此,在不使用把手时,可折合把手至导管套的底面,通过磁铁和配接磁铁相互磁吸来磁接把手。所述把手9的长度等于接头11前端至夹接部7之间的长度。所述柱体93设在接头11的前端。所述转轴73一端设有转片74,其另一端设有螺纹75,螺纹75上安装了旋紧螺母76。当需要折合或竖起把手时,可旋松旋紧螺母,使得把手竖起或折合且磁吸在导管套的底面。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取出产品,用肝素+生理盐水液充满内腔,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施行局部麻醉;将造影导管插入目的血管,在X线透视下,以导丝从注入管插入至延伸管直致造影导管,以此做支撑,用推入、回拔、捻转(顺时针,反时针)的四种操作组合,将造影导管引导至目的部位,导丝插入导管时,导丝要从导管前端探出,通过注入管注入造影剂进行诊断,将插入到目的部位,拔出导丝注入造影剂,需要拔出造影导管时,要再次插入导丝,连同导丝一起慢慢拔出,导管拔出时务必使用导丝,导丝要在导管前端稍稍探出,在导管前端形状部分伸直的状态下,将导管与导丝共同拔出,另外,在操作过程中,还可使用把手,通过在转动呈竖起状态时,手持把手进行操作,增加了稳定性,在不使用时,可磁吸在柱体设有的配接磁体上。本技术造影导管通过接头管连接在延伸管上,且通过注入管插入导丝及注入造影剂,并且通过造影导管上设有的刻度能明确伸入深度,而夹紧部的设置,使得安装把手简单,并且该把手能辅助操作,起到了稳定操作的作用,同时,在不使用时,可折合在导管套的底面,不占空间,使用方便,该造影导管操作方便,使用简单,把持稳定,可先通过导丝引导,后将造影剂分布至血管内。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血管内科用造影导管,包括导管套和造影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套设有接头,所述导管套的尾端设有注入管,所述导管套的前端设有连接为一体的锥形部,所述锥形部上设有一插管,所述注入管的前端设有一延伸管,所述延伸管伸入至插管内,所述造影导管的后端安装了一接头管,所述接头管设有插槽,所述插管内设有插圈,其相插接且造影导管的后端正对着延伸管,所述造影导管的前端设有一柔软管,所述柔软管的前端设有一软端部;所述导管套的底面设有一夹接部,所述夹接部上安装了一把手,所述夹接部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夹板,所述夹板上均设有转孔,转孔上安装了一转轴,所述把手上设有一通孔,其通过转轴插接在转孔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血管内科用造影导管,包括导管套和造影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套设有接头,所述导管套的尾端设有注入管,所述导管套的前端设有连接为一体的锥形部,所述锥形部上设有一插管,所述注入管的前端设有一延伸管,所述延伸管伸入至插管内,所述造影导管的后端安装了一接头管,所述接头管设有插槽,所述插管内设有插圈,其相插接且造影导管的后端正对着延伸管,所述造影导管的前端设有一柔软管,所述柔软管的前端设有一软端部;所述导管套的底面设有一夹接部,所述夹接部上安装了一把手,所述夹接部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夹板,所述夹板上均设有转孔,转孔上安装了一转轴,所述把手上设有一通孔,其通过转轴插接在转孔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内科用造影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管与延伸管相连通且注入管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志坚饶艳红丁志欣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