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阶桅柱式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7957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9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阶桅柱式升降装置,包括若干个依次相邻设置的单阶升降板模块,所述单阶升降板模块包括主体框架及位于该主体框架内的滑轨模块、滚轮绳索模块和卡位模块;所述滑轨模块位于该主体框架的中部,所述滑轨模块两侧由近至远依次设有滚轮绳索模块和卡位模块;所述滑轮绳索模块包括绳索及通过绳索牵引的滚轮模块,所述绳索依次牵引相邻单阶升降板上的滚轮模块,再通过滑轨模块,实现单阶升降板模块的上升或下降;卡位模块的上侧卡位块和下侧卡位块能够联动且具有一定的运动规律。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桅柱式升降装置的稳定性和精度较高,装置的可靠性较现有的机构有极大的提升。

A Graded Mast Lift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graded mast-type lif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several single-step lifting plate modules arranged successively adjacent to each other. The single-step lifting plate module comprises a main frame and a slide rail module, a roller rope module and a clamping module located in the main frame. The slide rail module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main frame, and the roller rope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slide rail module from near to far in turn. The pulley rope module includes rope and roller module pulled by rope. The rope pulls the roller module on the adjacent single-step elevator in turn, and then realizes the rise or fall of the single-step elevator module through the slide rail module. The upper and lower clamp blocks of the clamp module can move together and have certain movement rules. The mast lifting devic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has high stability and accuracy, an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device is grea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阶桅柱式升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升降机械设备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分阶桅柱式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高空作业平台包括机身、升降装置、作业平台和车轮,作业平台设置在升降装置上方;升降装置设置在机身上,升降装置可以是剪叉式升降装置、桅柱式升降装置或套筒式升降装置;工作人员可以在作业平台上控制车轮行走。对于桅柱式升降装置的高空作业平台,在桅柱式升降装置高度达到一定的临界值之后其稳定性会急剧下降,晃动幅度增大,已经无法适应日益自动化的发展现状,急需一种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的桅柱式升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桅柱式升降装置结构上的不稳定性以及精度不高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高空作业平台的分阶桅柱式升降装置,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控制各阶升降板的升降,使桅柱式升降装置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位置精度,从而解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分阶桅柱式升降装置,包括若干个依次相邻设置的单阶升降板模块,所述单阶升降板模块包括主体框架及位于该主体框架内的滑轨模块、滚轮绳索模块和卡位模块,所述主体框架为横向支撑梁和竖向支撑梁围合成的外轮廓;所述滑轨模块位于该主体框架的中部,所述滑轨模块两侧由近至远依次设有滚轮绳索模块和卡位模块;所述滑轮绳索模块包括绳索及通过绳索牵引的滚轮模块,所述绳索依次牵引相邻单阶升降板上的滚轮模块,再通过滑轨模块,实现单阶升降板模块的上升或下降;所述卡位模块包括上侧卡位块、下侧卡位块以及连接上侧卡位块和下侧卡位块的连接板,所述上侧卡位块和下侧卡位块能够联动且具有一定的运动规律,当上侧卡位块由倾斜状态转换成水平状态时,可对相邻的单阶升降板模块起到支撑作用;当下侧卡位块由水平状态变为倾斜状态时,可解除对相邻单阶升降板模块的限制作用。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滑轨模块包括主滑道、侧滑道及加强支撑梁,所述主滑道两侧由近至远依次设有侧滑道和加强支撑梁,所述侧滑道是一个截面为工字形的工形滑轨,该侧滑道的两端部设有朝向相反的滑块,所述滑块能在相邻侧滑道的工形滑轨内滑动,所述侧滑道与主滑道及加强支撑梁之间预留有供滑块滑行的直线间隙。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滚轮模块包括滚轮、滚轮支撑块、滚轮支撑轴以及滚轮固定板;所述滚轮支撑块固接于所述加强支撑梁的上侧端部和下侧端部,所述滚轮支撑轴通过轴孔配合贯通滚轮且伸出滚轮两侧,伸出滚轮后的短轴固接在滚轮支撑块上,伸出滚轮后的长轴贯穿滚轮固定板后固接在竖向支撑梁上,所述滚轮可绕滚轮支撑轴转动。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卡位模块还包括档前侧板、档后侧板,所述档前侧板和档后侧板平行固接在滚轮固定板的前后侧,所述连接板位于档前侧板和档后侧板之间,且垂直抵靠于所述档前侧板边缘。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上侧卡位块上设有第一长轴、第一卡齿和第一短轴,所述下侧卡位块上设有第二长轴、第二卡齿及第二短轴,所述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的朝向相反,所述档前侧板上设有与第一卡齿配合的第一卡位孔,所述档后侧板上设有与第二卡齿配合的第二卡位孔。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下侧卡位块上还设有折弯凸部,所述档前侧板上还设有第三卡位孔,其与档后侧板的第二卡位孔的位置对应。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连接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长轴一端与滚轮固定板铰接,另一端与竖向支撑梁铰接,所述第二长轴一端与滚轮固定板铰接,另一端与竖向支撑梁铰接,所述第一短轴和第二短轴可分别在第一滑槽及第二滑槽内滑动,所述上侧卡位块和下侧卡位块在连接板的联动作用可沿其自身的第一长轴和第二长轴转动。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卡位模块还包括连接板限位块,所述连接板限位块固接在竖向支撑梁内侧,且平行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长边上,通过竖向支撑梁、连接板限位块以及档前侧板将连接板限制在一定空间内,使其只能竖向移动。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主滑道、加强支撑梁及滚轮固定板焊接在两个横向支撑梁之间,所述滚轮支撑块焊接于所述加强支撑梁的上侧端部和下侧端部,所述连接板固定块焊接在所述竖向支撑梁上。3.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在绳索带动滚轮模块的作用下,各个单阶升降板模块依次上升或下降,在上升的过程中,通过卡位模块的上侧卡位块和下侧卡位块的联动作用,使相邻的单阶升降板模块对已上升至极限位置的单阶升降板模块起到支撑作用,如此一来,每两阶之间的升降板模块的稳定性就会大大提高。(2)现有的桅柱式升降机构采用的传动机构是每两阶之间都有动力传递,不需要提升的升降板也被一同提升,使其负载变大,需要提供更大的驱动力,从而造成能源的浪费,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提供的一种分阶桅柱式升降装置,采用绳索与卡位模块组合的方式,不需要联动其他升降板一起升降,即第一阶升降板模块提升到极限位置后第二阶升降板模块才开始提升,且两阶之间的过度平缓无卡顿,这种方式可取代以往的升降板全部提升的方式。(3)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提供的一种分阶桅柱式升降装置,在高度相对较低的情况下,极大的减少负载;而在高度相对较高的情况下,因卡位模块的设置,使已经提升的各单阶升降板模块的衔接更加牢固,由于现有桅柱式升降机构的不稳定因素主要集中在正在提升的升降板之间,本专利申请通过绳索和卡位模块组合,使提升部分的稳定性极大的提升,对升降装置整体的稳定性和位置的精准度都有很大的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分阶桅柱式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单阶升降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爆炸图;图4为侧滑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两个侧滑道的滑动方式示意图;图6为滚轮模块示意图;图7为绳索与滚轮的牵引方式示意图;图8为卡位模块的爆炸图;图9为上侧卡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下侧卡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上侧卡位块与连接板、档前侧板及档后侧板的连接方式示意图;图12为下侧卡位块与连接板、档前侧板及档后侧板的连接方式示意图;图13桅柱式升降装置J4上升的示意图;图14为图13中I处的放大图;图15为图13中II处的放大图;图16为J4上升到极限位置的示意图;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a、竖向支撑梁;b、横向支撑梁;100、滑轨模块;101、主滑道;102、侧滑道;1021、滑块;103、加强支撑梁;200、滚轮绳索模块;201、滚轮;202、滚轮支撑块;203、滚轮支撑轴;204、滚轮固定板;205、绳索;300、卡位模块;301、档前侧板;3011、第一卡位孔;3012、第三卡位孔;302、档后侧板;3021、第二卡位孔;303、上侧卡位块;3031、第一长轴;3032、第一短轴;3033、第一卡齿;304、下侧卡位块;3041、第二长轴;3042、第二短轴;3043、第二卡齿;3044、折弯凸部;305、连接板;3051第一滑槽;3052、第二滑槽;306、连接板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阶桅柱式升降装置,包括若干个依次相邻设置的单阶升降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阶升降板模块包括主体框架及位于该主体框架内的滑轨模块(100)、滚轮绳索模块(200)和卡位模块(300),所述主体框架为横向支撑梁(a)和竖向支撑梁(b)围合成的外轮廓;所述滑轨模块(100)位于该主体框架的中部,所述滑轨模块(100)两侧由近至远依次设有滚轮绳索模块(200)和卡位模块(300);所述滚轮绳索模块(200)包括绳索(205)及通过绳索牵引的滚轮模块,所述绳索依次牵引相邻单阶升降板上的滚轮模块,再通过滑轨模块(100),实现单阶升降板模块的上升或下降;所述卡位模块(300)包括上侧卡位块(303)、下侧卡位块(304)以及连接上侧卡位块(303)和下侧卡位块(304)的连接板(305),所述上侧卡位块(303)和下侧卡位块(304)能够联动且具有一定的运动规律,当上侧卡位块(303)由倾斜状态转换成水平状态时,可对相邻的单阶升降板模块起到支撑作用;当下侧卡位(304)块由水平状态变为倾斜状态时,可解除对相邻单阶升降板模块的限制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阶桅柱式升降装置,包括若干个依次相邻设置的单阶升降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阶升降板模块包括主体框架及位于该主体框架内的滑轨模块(100)、滚轮绳索模块(200)和卡位模块(300),所述主体框架为横向支撑梁(a)和竖向支撑梁(b)围合成的外轮廓;所述滑轨模块(100)位于该主体框架的中部,所述滑轨模块(100)两侧由近至远依次设有滚轮绳索模块(200)和卡位模块(300);所述滚轮绳索模块(200)包括绳索(205)及通过绳索牵引的滚轮模块,所述绳索依次牵引相邻单阶升降板上的滚轮模块,再通过滑轨模块(100),实现单阶升降板模块的上升或下降;所述卡位模块(300)包括上侧卡位块(303)、下侧卡位块(304)以及连接上侧卡位块(303)和下侧卡位块(304)的连接板(305),所述上侧卡位块(303)和下侧卡位块(304)能够联动且具有一定的运动规律,当上侧卡位块(303)由倾斜状态转换成水平状态时,可对相邻的单阶升降板模块起到支撑作用;当下侧卡位(304)块由水平状态变为倾斜状态时,可解除对相邻单阶升降板模块的限制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阶桅柱式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模块(100)包括主滑道(101)、侧滑道(102)及加强支撑梁(103),所述主滑道(101)两侧由近至远依次设有侧滑道(102)和加强支撑梁(103),所述侧滑道(102)是一个截面为工字形的工形滑轨,该侧滑道(102)的两端部设有朝向相反的滑块(1021),所述滑块(1021)能在相邻侧滑道(102)的工形滑轨内滑动,所述侧滑道(102)与主滑道(101)及加强支撑梁(103)之间预留有供滑块(1021)滑行的直线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阶桅柱式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模块包括滚轮(201)、滚轮支撑块(202)、滚轮支撑轴(203)以及滚轮固定板(204);所述滚轮支撑块(202)固接于所述加强支撑梁(103)的上侧端部和下侧端部,所述滚轮支撑轴(203)通过轴孔配合贯通滚轮(201)且伸出滚轮(201)两侧,伸出滚轮(201)后的短轴固接在滚轮支撑块(202)上,伸出滚轮(201)后的长轴贯穿滚轮固定板(204)后固接在竖向支撑梁(b)上,所述滚轮(201)可绕滚轮支撑轴(203)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阶桅柱式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模块(300)还包括档前侧板(301)、档后侧板(3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海峰曹晋赵世博张永鸿吴群彪范纪华罗嘉超陈四杰潘澳刘锐蔡李花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江苏科技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