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6437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投光装置,包含壳体、基座、发光元件、感光元件、绕射元件以及透镜元件。壳体具有底板以及侧壁。侧壁围绕底板而定义出容置空间以及与底板相对的开口。基座设置于容置空间中,且具有邻接的平躺部以及直立部。平躺部位于底板上,且直立部由底板往开口延伸。发光元件设置于直立部上,且具有第一出光口以及第二出光口,其中第一出光口面朝开口且第二出光口面朝平躺部。感光元件设置于平躺部上,且位于第二出光口下方。绕射元件覆盖壳体的开口。透镜元件位于绕射元件与发光元件之间。由于其基座具有邻接的平躺部与直立部而呈L型,且发光元件设置于直立部上,感光元件设置于平躺部上,因此能作为可监控光强度的直射光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投光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投光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三维感测装置主要使用点发射器(dotprojector)作为光源。一般的点发射器包含有激光光源、准直镜、以及绕射光学元件。激光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准直镜后打在绕射光学元件上,并经由绕射原理形成多个光点打在待测物上。然而目前的点发射器的零组件较多,组装及制造上复杂且体积庞大。另一方面内部激光光源随着使用时间、外部环境等影响,其出光功率不够稳定。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为本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投光装置,包含壳体、基座、发光元件、感光元件、绕射元件以及透镜元件。壳体具有底板以及侧壁。侧壁围绕底板而定义出容置空间以及与底板相对的开口。基座设置于容置空间中,且具有邻接的平躺部以及直立部。平躺部位于底板上,且直立部由底板往开口延伸。发光元件设置于直立部上,且具有第一出光口以及第二出光口,其中第一出光口面朝开口且第二出光口面朝平躺部。感光元件设置于平躺部上,且位于第二出光口下方。绕射元件覆盖壳体的开口。透镜元件位于绕射元件与发光元件之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平躺部具有倾斜面而直立部具有垂直面,倾斜面与直立面夹有一钝角。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的侧壁具有平台结构,且透镜元件由平台结构支撑。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投光装置还包含黏胶层,位于平台结构与透镜元件之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的侧壁具有平台结构,且绕射元件由平台结构支撑。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投光装置还包含黏胶层,其位于平台结构与绕射元件之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座包含有多数个导通电路,而底板包含有多数个接点。接点通过导通电路电性连接发光元件以及感光元件。发光元件及APCIC通过导电金属线连接至基座上的导通电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投光装置还包含APCIC。APCIC位于基座的平躺部,且电性连接感光元件以及发光元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投光装置还包含焊接件。焊接件位于发光元件与直立部之间。本技术所提出的投光装置,由于基座具有邻接的平躺部与直立部而呈L型,且发光元件设置于直立部上,感光元件设置于平躺部上,因此能作为可监控光强度的直射光源。借由上述基座、发光元件与感光元件的配置,可让投光装置具有体积小、制作及组装容易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依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投光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图1中投光装置沿着线段2-2的剖面图;图3为图1中投光装置内部的感光元件以及控制电路板IC的局部立体图;图4为图1的投光装置中控制电路板控制发光元件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新型的多数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新型。也就是说,在本新型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现有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并且,除非有其他表示,在不同图式中相同的元件符号可视为相对应的元件。这些图式的绘示是为了清楚表达这些实施方式中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并非绘示各元件的实际尺寸。请参照图1以及图2。图1为依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投光装置100的立体图。图2为图1中投光装置100沿着线段2-2的剖面图。如图1以及图2所示,投光装置100包含壳体110、基座120、发光元件130、感光元件140、绕射元件150以及透镜元件160。壳体110具有底板111以及侧壁112,侧壁112围绕底板111而定义出容置空间S以及与底板111相对的开口O。基座120设置于容置空间S中,且具有邻接的平躺部121以及直立部122,其中平躺部121位于底板111上,而直立部122由底板111往开口O延伸。发光元件130设置于直立部122上,且具有第一出光口130a以及第二出光口130b,其中第一出光口130a面朝开口O且第二出光口130b面朝平躺部121。感光元件140设置于平躺部121上,且位于第二出光口130b下方。绕射元件150覆盖壳体110的开口O。透镜元件160位于绕射元件150与发光元件130之间。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10的底板111为矩形,使壳体110整体呈现立方柱的形状,而立方柱中与底板111相对的一个面为开口O。开口O连通壳体110内部容置空间S与壳体110外部的空间,设置于容置空间S内的发光元件130可以经由开口O投射光线至投光装置100的外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亦可采用不同外形的壳体110,举例而言,底板111可以为圆形、梯形、三角形、或其他适当的几何形状。如图2所示,容置空间S内设置有基座120。从侧面来看,本实施方式中的基座120呈现L型。也就是说,平躺部121沿着底板111所在平面延伸,而直立部122沿着垂直于底板111的方向延伸。在使用焊接方法将基座120固定至壳体110时,可将平躺部121焊接至底板111上。由于基座120具有邻接的平躺部121与直立部122而呈L型,且发光元件130设置于直立部122上,感光元件140设置于平躺部121上,因此能作为可监控光强度的直射光源。借由上述基座120、发光元件130与感光元件140的配置,可让投光装置100具有体积小、制作及组装容易等优点。如图2所示,平躺部121的厚度往远离直立部122的方向渐缩。由于平躺部121的一个侧面固定至底板111上,因此相对于所述侧面的另一侧面为倾斜面121a。倾斜面121a与底板111不平行。直立部122具有一个连接至倾斜面121a的垂直面122a。垂直面122a垂直底板111,因此倾斜面121a与垂直面122a之间夹有一个钝角A。在本实施方式中,倾斜面121a与底板111之间的夹角约为12度,而钝角A约为102度。由于感光元件140设置于倾斜面121a上,因此感光元件140用以接收第二出光口130b所发出光线的表面亦不平行于底板111。一般而言,由第二出光口130b所发出的一部分光线会被感光元件140所吸收,而一部分则会被反射。在本实施方式中,被反射的光线会往倾斜面121a倾斜的方向偏移,因此不会反射至发光元件130的第二出光口130b,避免了发光元件130的元件发光特性受到反射光的干扰。如图2所示,发光元件130设置于直立部122的垂直面122a上,其第一出光口130a与第二出光口130b发出的光线垂直于底板111,而感光元件140设置于平躺部121的倾斜面121a上并位于第二出光口130b的下方。在本实施方式中,感光元件140与一个控制电路元件(integratedcircuit,IC)整合为一个自动功率控制积体电路(automaticpowercontrolintegratedcircuit,APCIC)。发光元件130或APCIC运作时会产生热能,与其邻接的基座120升温后会产生形变。若是形变过大,基座120会对固定于其上的元件造成破坏。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基座120由热膨胀系数较低的材料制作,诸如陶瓷、耐燃等级为FR4以上的树脂材料、硅、或类似物。如此一来,可以避免发光元件130或APCIC运作时产生的热能导致基座120产生剧烈形变。举例而言,可借由焊接方法直接将发光元件130焊接至直立部122的垂直面122a上。也就是说,发光元件130与直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投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壳体,具有底板以及侧壁,所述侧壁围绕所述底板而定义出容置空间以及与所述底板相对的开口;基座,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且具有邻接的平躺部以及直立部,其中所述平躺部位于所述底板上,且所述直立部由所述底板往所述开口延伸;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直立部上,且具有第一出光口以及第二出光口,其中所述第一出光口面朝所述开口且所述第二出光口面朝所述平躺部;感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平躺部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出光口下方;绕射元件,覆盖所述壳体的所述开口;以及透镜元件,位于所述绕射元件与所述发光元件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投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壳体,具有底板以及侧壁,所述侧壁围绕所述底板而定义出容置空间以及与所述底板相对的开口;基座,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且具有邻接的平躺部以及直立部,其中所述平躺部位于所述底板上,且所述直立部由所述底板往所述开口延伸;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直立部上,且具有第一出光口以及第二出光口,其中所述第一出光口面朝所述开口且所述第二出光口面朝所述平躺部;感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平躺部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出光口下方;绕射元件,覆盖所述壳体的所述开口;以及透镜元件,位于所述绕射元件与所述发光元件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光装置,其中所述平躺部具有倾斜面而所述直立部具有垂直面,所述倾斜面与所述垂直面夹有钝角。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光装置,其中所述壳体的所述侧壁具有平台结构,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佳宏黄忠民吴明倬
申请(专利权)人:华信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