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油气储罐的油气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5973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油气储罐的油气回收装置,属于油气储运技术领域,具体为储油罐上设置有阻火呼吸阀,储油罐的出气口通过混合气管道与预冷器相连接,混合气管道上设置有引风机,预冷器的混合气出口与冷凝装置的进气口相连接,冷凝装置的出气口与气液分离器的进气口相连接,冷凝装置的冷凝液出口及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均与集油槽相连接,集油槽的的出油口与储油罐相连接,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与预冷器的介质入口相连接,预冷器的介质出口与活性炭吸附罐相连接,活性炭吸附罐上还连接有真空泵,真空泵与集油槽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冷凝效果好,油气回收效率高,广泛越南国语油气储罐的油气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油气储罐的油气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油气储罐的油气回收装置,属于油气储运

技术介绍
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和能源储备,在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防事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目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在石油工业应用范围内的石油勘探、石油开发等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但是,目前我国在油气储运过程中存在工艺技术、设备和管理等一系列问题,使得我国石油的一部分轻烃类物质逸入大气,这种现象就是常说的油气蒸发损耗,其在经济上为我国带来的重大损失不言而喻,在环境上造成的破坏更是不可估量。近年来,国内和国际上在研究减少储油罐油气蒸发损耗的规避措施方面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效果,其方法大概包括两类:一是限制油气蒸发的条件;二是采用一定的方法使蒸发出来的油气不扩散到空气中,并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其凝结成液体回收。现有的回收方法主要有吸附法、冷凝法、吸收法和膜分离法等冷凝法是利用烃类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蒸汽压差异,通过降温使油气中一些烃类蒸汽压达到过饱和冷凝成液态回收油气的方法。可以根据挥发气的成分、要求的回收率及最后排放到大气中的尾气中有机化合物浓度限值确定冷凝装置的最低温度,该方法工艺简单,安全性高,回收率高,可直接得到液态油。但是现有的冷凝法形式比较单一,整体耗能较高,并且无法满足排放要求。并且现有的冷凝箱冷凝效果差,油气回收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冷凝效果好,油气回收效率高,同时采用变温变压吸附,满足排放要求的油气储罐的油气回收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油气储罐的油气回收装置,包括储油罐,所述储油罐上设置有阻火呼吸阀,所述储油罐的出气口通过混合气管道与预冷器相连接,所述混合气管道上设置有引风机,所述预冷器的混合气出口与冷凝装置的进气口相连接,所述冷凝装置的出气口与气液分离器的进气口相连接,所述冷凝装置的冷凝液出口及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均与集油槽相连接,所述集油槽的的出油口与储油罐相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与预冷器的介质入口相连接,所述预冷器的介质出口与活性炭吸附罐相连接,所述活性炭吸附罐上还连接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与集油槽相连接;所述冷凝装置主要由制冷系统和冷凝箱构成,所述制冷系统用于向冷凝箱输送冷介质,所述冷凝箱包括壳体和换热管组,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集气室、第一冷凝室和第二冷凝室,所述集气室和第一冷凝室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冷凝室和第二冷凝室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第二隔板上设置有通气口,所述第一冷凝室和第二冷凝室的底部均设置有冷凝液出液管,所述第一冷凝室和第二冷凝室内设置有换热管组,所述换热管组内换热管的两端通过连接接头依次连接在一起,所述换热管上设置有冷介质进口和冷介质出口。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凝室和第二冷凝室内的换热管布置结构相同,所述换热管组内的换热管交错布置,且换热管组的顶部、中部及两侧均设置有支撑体,使换热管组内形成蜿蜒曲折的U型冷凝通道。优选的,所述冷凝液出液管的顶部设置有盖帽。优选的,所述预冷器和冷凝装置之间还设置有文丘里管,所述文丘里管的进气连接预冷器,文丘里管的出气连接冷凝装置,所述文丘里管的的负压接口通过负压管连接集油槽的顶部,所述负压管上设置有调节阀。优选的,所述活性炭吸附罐为两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储油罐在储存和收发油品时,油罐内压力瞬间升高,产生的混合油气通过引风机进入预冷器进行预冷,除去水,然后进入冷凝装置进行冷凝回收,冷凝装置采用集气室、第一冷凝室和第二冷凝室组合结构,混合气进入集气室进行缓冲,并使混合气聚集,然后通过第一冷凝室进行第一次冷凝回收,除去一部分油气重组分C8、C7、C6及相关物质,然后再进入第二冷凝室进行第二次冷凝回收,冷凝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液直接回流至集油槽,产生的油气进入气液分离器进行分离,分离出来的液体进入集油槽,分离出来的气体进入预冷器,与混合气进行热交换,使产生的气体进行升温,升温后进入活性炭吸附罐,活性炭吸附罐采用真空泵进行减压脱附,富集的油气用真空泵抽吸到集油槽,净化后的尾气则经排气管排放,满足环保排放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冷凝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换热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油气储罐的油气回收装置,包括储油罐1,储油罐1的出气口通过混合气管道2与预冷器3相连接,混合气管道2上设置有引风机4,预冷器3的混合气出口与冷凝装置5的进气口相连接,冷凝装置5的出气口与气液分离器6的进气口相连接,冷凝装置5的冷凝液出口及气液分离器6的液体出口均与集油槽7相连接,集油槽7的的出油口与储油罐1相连接,气液分离器6的出气口与预冷器3的介质入口相连接,预冷器3的介质出口与活性炭吸附罐8相连接,活性炭吸附罐8上还连接有真空泵9,真空泵9与集油槽7相连接;冷凝装置5主要由制冷系统和冷凝箱构成,制冷系统用于向冷凝箱输送冷介质,冷凝箱包括壳体10和换热管组11,壳体10内设置有集气室12、第一冷凝室13和第二冷凝室14,所述集气室12上设置有进气管29,第二冷凝室14上设置有出气管30,集气室12和第一冷凝室13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15,第一冷凝室13和第二冷凝室14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16,第一隔板15上设置有进气口17,第二隔板16上设置有通气口18,第一冷凝室13和第二冷凝室14的底部均设置有冷凝液出液管19,第一冷凝室13和第二冷凝室14内设置有换热管组11,换热管组11内换热管的两端通过连接接头20依次连接在一起,换热管上设置有冷介质进口21和冷介质出口22。本技术在使用时,储油罐在储存和收发油品时,油罐内压力瞬间升高,产生的混合油气通过引风机进入预冷器进行预冷,除去水,然后进入冷凝装置进行冷凝回收,冷凝装置采用集气室12、第一冷凝室13和第二冷凝室14组合结构,混合气进入集气室进行缓冲,并使混合气聚集,然后通过第一冷凝室进行第一次冷凝回收,除去一部分油气重组分C8、C7、C6及相关物质,然后再进入第二冷凝室进行第二次冷凝回收,冷凝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液直接回流至集油槽,产生的油气进入气液分离器进行分离,分离出来的液体进入集油槽,分离出来的气体进入预冷器,与混合气进行热交换,使产生的气体进行升温,升温后进入活性炭吸附罐,活性炭吸附罐采用真空泵进行减压脱附,富集的油气用真空泵抽吸到集油槽,净化后的尾气则经排气管排放,满足环保排放要求。其中,第一冷凝室13和第二冷凝室14内的换热管布置结构相同,换热管组11内的换热管交错布置,且换热管组11的顶部、中部及两侧均设置有支撑体23,使换热管组11内形成蜿蜒曲折的U型冷凝通道24。换热管能够与混合气接触更加充分,冷凝效果更好,油气回收效率更高。冷凝液出液管19的顶部设置有盖帽25,盖帽能够防止油气由冷凝液出液管进入集油槽。预冷器3和冷凝装置5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油气储罐的油气回收装置,包括储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罐上设置有阻火呼吸阀,所述储油罐的出气口通过混合气管道与预冷器相连接,所述混合气管道上设置有引风机,所述预冷器的混合气出口与冷凝装置的进气口相连接,所述冷凝装置的出气口与气液分离器的进气口相连接,所述冷凝装置的冷凝液出口及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均与集油槽相连接,所述集油槽的出油口与储油罐相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与预冷器的介质入口相连接,所述预冷器的介质出口与活性炭吸附罐相连接,所述活性炭吸附罐上还连接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与集油槽相连接;所述冷凝装置主要由制冷系统和冷凝箱构成,所述制冷系统用于向冷凝箱输送冷介质,所述冷凝箱包括壳体和换热管组,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集气室、第一冷凝室和第二冷凝室,所述集气室和第一冷凝室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冷凝室和第二冷凝室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第二隔板上设置有通气口,所述第一冷凝室和第二冷凝室的底部均设置有冷凝液出液管,所述第一冷凝室和第二冷凝室内设置有换热管组,所述换热管组内换热管的两端通过连接接头依次连接在一起,所述换热管上设置有冷介质进口和冷介质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油气储罐的油气回收装置,包括储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罐上设置有阻火呼吸阀,所述储油罐的出气口通过混合气管道与预冷器相连接,所述混合气管道上设置有引风机,所述预冷器的混合气出口与冷凝装置的进气口相连接,所述冷凝装置的出气口与气液分离器的进气口相连接,所述冷凝装置的冷凝液出口及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均与集油槽相连接,所述集油槽的出油口与储油罐相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与预冷器的介质入口相连接,所述预冷器的介质出口与活性炭吸附罐相连接,所述活性炭吸附罐上还连接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与集油槽相连接;所述冷凝装置主要由制冷系统和冷凝箱构成,所述制冷系统用于向冷凝箱输送冷介质,所述冷凝箱包括壳体和换热管组,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集气室、第一冷凝室和第二冷凝室,所述集气室和第一冷凝室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冷凝室和第二冷凝室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第二隔板上设置有通气口,所述第一冷凝室和第二冷凝室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世杰马纪伟孟涛刘佳李晓明温卫中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