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装配式型钢支撑体系中可调支撑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35359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领域,涉及一种基坑装配式型钢支撑体系中可调支撑结构及其使用方法,该可调支撑结构包括第一钢支撑装置、第二钢支撑装置和加压装置,第一钢支撑装置由固定板和该固定板上正交连接的第一支撑板构成,第二钢支撑装置由固定板和该固定板上正交连接的第二支撑板构成;第一支撑板上沿垂直于固定板的方向开设有第一长条形螺栓固定孔,第二支撑板上相对应地开设有第二长条形螺栓固定孔;第一钢支撑装置和第二钢支撑装置分别固定于相对设置的连系梁上;加压装置设置于连系梁间第一钢支撑装置与第二钢支撑装置装配形成的空间。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解决常规基坑装配式钢支撑轴向预应力在施加过程中应力损失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坑装配式型钢支撑体系中可调支撑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领域,涉及一种基坑支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基坑装配式型钢支撑体系中可调支撑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基坑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基坑支护形式不断丰富,基坑装配式型钢支撑体系是一种安装后可立即提供支撑作用的支护形式,其自重轻、安装和拆除速度快、造价低、工期短,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基坑装配式型钢支撑体系在对支撑进行施加预应力时,在液压千斤顶的作用下,支撑体系被压缩变形,加压槽空间增大,且增大量无法准确预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常规的做法是在加压槽处设置2~3个保力盒,保力盒的长度略小于加压槽的宽度,以便保力盒能够顺利放入加压槽中,加压后在保力盒的侧边加塞不同厚度的钢垫板,但是钢垫板厚度难以保证刚好填满加压后的间隙,在液压千斤顶卸压后,预应力会有一定的损失,实际的轴向预应力难以达到设计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坑装配式型钢支撑体系中可调支撑结构,解决常规基坑装配式钢支撑轴向预应力在施加过程中应力损失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坑装配式型钢支撑体系中可调支撑结构的使用方法,通过该方法,有效解决常规基坑装配式钢支撑轴向预应力在施加过程中应力损失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基坑装配式型钢支撑体系中可调支撑结构,该可调支撑结构包括第一钢支撑装置(1)、第二钢支撑装置(2)和加压装置(10),所述第一钢支撑装置(1)由固定板(3)和该固定板(3)上正交连接的第一支撑板(4)构成,所述第二钢支撑装置(2)由固定板(3)和该固定板(3)上正交连接的第二支撑板(6)构成;所述第一支撑板(4)与第二支撑板(6)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支撑板(4)上沿垂直于固定板(3)的方向开设有第一长条形螺栓固定孔(7),所述第二支撑板(6)上相对应地开设有第二长条形螺栓固定孔(71);所述第一钢支撑装置(1)和第二钢支撑装置(2)分别固定于相对设置的连系梁(8)上;所述加压装置(10)设置于连系梁(8)间第一钢支撑装置(1)与第二钢支撑装置(2)装配形成的空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6)结构相同,该第一支撑板(4)上开设的第一长条形螺栓固定孔(7)与第二支撑板(6)上开设的第二长条形螺栓固定孔(71)可重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6)数量相同,根据要施加的预应力大小,设置多条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4)与第二支撑板(6)使用摩擦型高强螺栓(9)固定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摩擦型高强螺栓(9)的数量为1个或多个。进一步地,所述加压装置(10)设置在连系梁(8)间第一钢支撑装置(1)与第二钢支撑装置(2)装配形成的任一空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3)上开设有螺栓固定孔(5),通过螺栓分别将第一钢支撑装置(1)和第二钢支撑装置(2)固定于相对设置的连系梁(8)上。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上述基坑装配式型钢支撑体系中可调支撑结构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第一钢支撑装置(1)和第二钢支撑装置(2)通过固定板(3)固定于相对设置的连系梁(8)上,该第一钢支撑装置(1)设置第一支撑板(4)的一侧和第二钢支撑装置(2)设置第二支撑板(6)的一侧相向,第一支撑板(4)与第二支撑板(6)一一对应,第一支撑板(4)上的第一长条形螺栓固定孔(7)与第二支撑板(6)上的第二长条形螺栓固定孔(71)重合;步骤2:在连系梁(8)间第一钢支撑装置(1)与第二钢支撑装置(2)装配形成的空间放置加压装置(10),启动加压装置(10)对固定板(3)进行加压,从而对该基坑装配式型钢支撑体系施加预应力;步骤3:加压至设计应力后,使用摩擦型高强螺栓(9)穿入第一支撑板(4)上的第一长条形螺栓固定孔(7)和第二支撑板(6)上的第二长条形螺栓固定孔(71)中,将摩擦型高强螺栓(9)拧紧固定,拆除加压装置(1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的加压装置(10)设置在连系梁(8)间第一钢支撑装置(1)与第二钢支撑装置(2)装配形成的任一空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每个第一长条形螺栓固定孔(7)和第二长条形螺栓固定孔(71)中设置1个或多个摩擦型高强螺栓(9)。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的可调支撑结构,将第一钢支撑装置和第二钢支撑装置固定于相对设置的两连系梁之间,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重合且第一支撑板上开设的第一长条形螺栓固定孔与第二支撑板上开设的第二长条形螺栓固定孔重合;启动加压装置对连系梁进行加压进而对基坑装配式型钢支撑体系施加预应力,连系梁在预应力的作用下产生位移,同时带动第一钢支撑装置和第二钢支撑装置相对分离,此时,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及第一支撑板上开设的第一长条形螺栓固定孔与第二支撑板上开设的第二长条形螺栓固定孔同时相对分离;加压至设计应力后,将摩擦型高强螺栓同时穿入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一长条形螺栓固定孔和第二支撑板上的第一长条形螺栓固定孔中,将摩擦型高强螺栓拧紧固定,拆除加压装置,轴向预应力基本无损失,保证了预应力施加的准确性,基坑变形更加可控。根据施加的预应力大小,可同时设置多条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这样一来,本专利技术的可调支撑结构受力面积增加,预应力得到分解,连系梁受力均匀。为了保证加强摩擦型高强螺栓满足受力要求,每一对应设置的第一长条形螺栓固定孔和第二长条形螺栓固定孔中可设置多个摩擦型高强螺栓,保证加强摩擦型高强螺栓的紧固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可调支撑结构采用框架结构设置,连系梁间第一钢支撑装置与第二钢支撑装置装配形成的任一空间都可设置加压装置进行同时加压,提高加压效率,同时进行分散加压,从多个部位同时施加预应力,保证预应力施加均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基坑装配式型钢支撑体系中可调支撑结构,该可调支撑结构采用框架结构设置,在连系梁间第一钢支撑装置与第二钢支撑装置装配形成的任一空间都可设置加压装置进行同时加压,利用加强摩擦型高强螺栓固定在压力作用下相对分离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轴向预应力基本无损失,保证了预应力施加的准确性,基坑变形更加可控。(2)本专利技术的基坑装配式型钢支撑体系中可调支撑结构,采用钢结构构造,其中的部件均可拆卸、重组,可多次重复利用。(3)本专利技术在加压至设计应力后,即可进行第一钢支撑装置和第二钢支撑装置之间的紧固、保证其相对固定,进而拆除加压装置进入下道工序,两工序之间不需要等待时间,大大提高基坑装配式型钢支撑体系的设置,缩短施工工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钢支撑装置和第二钢支撑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钢支撑装置和第二钢支撑装置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钢支撑装置和第二钢支撑装置拼合后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基坑装配式型钢支撑体系中可调支撑结构的使用状态图。图中标记为:1-第一钢支撑装置;2-第二钢支撑装置;3-固定板;4-第一支撑板;5-螺栓固定孔;6-第二支撑板;7-第一长条形螺栓固定孔;71-第二长条形螺栓固定孔;8-连系梁;9-摩擦型高强螺栓;10-加压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坑装配式型钢支撑体系中可调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可调支撑结构包括第一钢支撑装置(1)、第二钢支撑装置(2)和加压装置(10),所述第一钢支撑装置(1)由固定板(3)和该固定板(3)上正交连接的第一支撑板(4)构成,所述第二钢支撑装置(2)由固定板(3)和该固定板(3)上正交连接的第二支撑板(6)构成;所述第一支撑板(4)与第二支撑板(6)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支撑板(4)上沿垂直于固定板(3)的方向开设有第一长条形螺栓固定孔(7),所述第二支撑板(6)上相对应地开设有第二长条形螺栓固定孔(71);所述第一钢支撑装置(1)和第二钢支撑装置(2)分别固定于相对设置的连系梁(8)上;所述加压装置(10)设置于连系梁(8)间第一钢支撑装置(1)与第二钢支撑装置(2)装配形成的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基坑装配式型钢支撑体系中可调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可调支撑结构包括第一钢支撑装置(1)、第二钢支撑装置(2)和加压装置(10),所述第一钢支撑装置(1)由固定板(3)和该固定板(3)上正交连接的第一支撑板(4)构成,所述第二钢支撑装置(2)由固定板(3)和该固定板(3)上正交连接的第二支撑板(6)构成;所述第一支撑板(4)与第二支撑板(6)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支撑板(4)上沿垂直于固定板(3)的方向开设有第一长条形螺栓固定孔(7),所述第二支撑板(6)上相对应地开设有第二长条形螺栓固定孔(71);所述第一钢支撑装置(1)和第二钢支撑装置(2)分别固定于相对设置的连系梁(8)上;所述加压装置(10)设置于连系梁(8)间第一钢支撑装置(1)与第二钢支撑装置(2)装配形成的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装配式型钢支撑体系中可调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6)结构相同,该第一支撑板(4)上开设的第一长条形螺栓固定孔(7)与第二支撑板(6)上开设的第二长条形螺栓固定孔(71)可重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装配式型钢支撑体系中可调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6)数量相同,根据要施加的预应力大小,设置多条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6)。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装配式型钢支撑体系中可调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4)与第二支撑板(6)使用摩擦型高强螺栓(9)固定在一起。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坑装配式型钢支撑体系中可调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型高强螺栓(9)的数量为1个或多个。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装配式型钢支撑体系中可调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装置(10)设置在连系梁(8)间第一钢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春雷王晓曙许利东毕剑峰赵贵海邓边员普树荣王鹏刘流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建投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