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6704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0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真空室,该真空室中包括静导电杆、与静导电杆平行的检测电极,静导电杆和检测电极之间具有预设间隙;电源模块,设置在真空腔的外部,与检测电极和静导电杆连接,用于为检测电极和静导电杆提供电压,使间隙电压持续增加;检测模块,设置在真空腔的外部,且与检测电极和静导电杆连接,用于检测预设间隙产生场致发射电流时的第一间隙电压和发生击穿时的第二间隙电压,并根据第一间隙电压和第二间隙电压确定真空腔的真空度。在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真空室进行检测时,由于预设间隙是在静导电杆和检测电极之间形成的,与真空室内的动触头和静触头没有关系,因此可在真空开关合闸时进行真空度的检测,实现在线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真空室
本技术涉及真空
,具体涉及一种真空室。
技术介绍
真空断路器由于在真空状态下的优良绝缘性能,在切断中高压电源后能够迅速熄灭电弧并抑制电流的扩大,真空度越高越能保证真空断路器开端电流的能力。随着真空断路器工作时间的增长,由于触头开合以及密封不严等问题引起真空度改变,使真空断路器的工作性能降低,严重时不能开断正常工作或故障电流。因此真空度的检测尤为重要。目前测量真空断路器真空度的方法很多,包括旋转式电场探头的屏蔽罩电位法、光电变换法、耦合电容法、冷阴极磁控放电法、弧后发射电流法等。其中,耦合电容法是在真空室外设置屏蔽盒,通过监测屏蔽罩电位进而获得真空室内真空度,具有成本低、实现简单等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屏蔽罩电位会受到电网电压波动及环境温度变化等影响,导致所监测的真空度准确度低、可靠性差,仅能测量10pa数量级的真空度,无法满足对真空室的真空度高精度在线监测的要求。光电变换法用光学元件Pockels作为探头,把与真空度对应电场的变化转换成光通量的变化,再经光纤传到低电场或检测系统中检测。但是探头长期运行的可靠性无法保证,而且存在温差干扰,所以此种方法并不能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弧后电流发射法的真空度测量精度较高、测量范围大,但是,弧后发射电流法需要利用几百安的真空电弧清除触头表面原有的吸附层,获取吸附量为零的清洁表面,故这种测量方法很难实用化。另外,需要在不施加磁场的情况下,强行将灭弧室的动触头和静触头拉开,可能对灭弧室的正常运行及寿命造成一定影响,而且不能实现在线检测,即不能在真空开关合闸时进行真空度检测。还有,现有的真空度测试仪大多都是便携式单机设备,需要手动操作来完成检测过程,检测效率低,不适用于大批量、高效率的检测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真空室,在对该真空室进行真空度检测时,可以在真空开关合闸时进行真空度检测,具有在线检测的可行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真空室,包括真空腔、动触头、静触头、与所述静触头连接的静导电杆、与所述静导电杆平行的检测电极、电源模块及检测模块,其中:所述动触头、所述静触头、所述静导电杆和所述检测电极均设置在所述真空腔的内部,所述静导电杆和所述检测电极之间具有预设间隙;所述电源模块,设置在所述真空腔的外部,且与所述检测电极和所述静导电杆连接,用于为所述检测电极和所述静导电杆提供电压,且使间隙电压持续增加,所述间隙电压为所述预设间隙的电压;所述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真空腔的外部,且与所述检测电极和所述静导电杆连接,用于检测预设间隙产生场致发射电流时的第一间隙电压和发生击穿时的第二间隙电压,并根据所述第一间隙电压和所述第二间隙电压确定所述真空腔的真空度。可选的,所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计算所述第一间隙电压和所述第二间隙电压的比值,在预先确定的真空度-间隙电压比值关系中查找与该比值相对应的真空度,该真空度即为所述真空腔内部的真空度。可选的,所述检测电极和所述静导电杆之间的间隙小于0.5mm。可选的,所述检测电极的材质为铜铬合金。可选的,所述电源模块为工频电压源或直流脉冲电压源。可选的,该真空室还包括保护模块,所述保护模块设置在真空腔外部,且与所述静导电杆和所述检测电极连接,用于减小所述预设间隙击穿时的电弧电流。在对本技术提供的真空室进行真空度检测时,利用电源模块为真空腔内的静导电杆和检测电极提供电压,并利用检测模块检测预设间隙产生场致发射电流的第一间隙电压及预设间隙发生击穿时的第二间隙电压,然后利用检测模块根据这两个间隙电压确定真空腔内的真空度。而由于预设间隙是在静导电杆和检测电极之间形成的,间隙较小,与真空腔内的动触头和静触头没有关系,所需的第一间隙电压和第二间隙电压较小,因此可以在真空开关合闸时进行真空度的检测,实现在线检测。附图说明通过参考附图会更加清楚的理解本技术的特征信息和优点,附图是示意性的而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进行任何限制,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真空室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1-真空腔;102-屏蔽罩;103-静触头;104-动触头;105-动导电杆;106-波纹管;107-静导电杆;108-检测电极;109-电源模块;110-检测模块;111-保护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真空室,如图1所示,该真空室包括真空腔101、动触头104、静触头103、与所述静触头103连接的静导电杆107、与所述静导电杆107平行的检测电极108、电源模块109及检测模块110,其中:所述动触头104、所述静触头103、所述静导电杆107和所述检测电极108均设置在所述真空腔101的内部,所述静导电杆107和所述检测电极108之间具有预设间隙;所述电源模块109,设置在所述真空腔101的外部,且与所述检测电极108和所述静导电杆107连接,用于为所述检测电极108和所述静导电杆107提供电压,且使间隙电压持续增加,所述间隙电压为所述预设间隙的电压;所述检测模块110,设置在所述真空腔101的外部,且与所述检测电极108和所述静导电杆107连接,用于检测预设间隙产生场致发射电流时的第一间隙电压和发生击穿时的第二间隙电压,并根据所述第一间隙电压和所述第二间隙电压确定所述真空腔的真空度。在对本技术提供的真空室进行真空度检测时,利用电源模块109为真空腔内的静导电杆107和检测电极108提供电压,并利用检测模块110检测预设间隙产生场致发射电流的第一间隙电压及预设间隙发生击穿时的第二间隙电压,然后利用检测模块110根据这两个间隙电压确定真空腔内的真空度。而由于预设间隙是在静导电杆107和检测电极108之间形成的,间隙较小,与真空腔内的动触头和静触头没有关系,所需的第一间隙电压和第二间隙电压较小,因此可以在真空开关合闸时进行真空度的检测,实现在线检测。而且,不需要强行将灭弧室的动触头和静触头拉开,避免对灭弧室的正常运行及寿命造成影响。进一步地,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耦合电容法,由于本技术的真空室在进行真空度检测时无需在真空室外设置屏蔽盒,因此可以避免因屏蔽盒受电网电压波动、环境温度变化等因素对检测造成的影响,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光电变换法,由于在长期运行时检测电极相对于探头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因此本技术提高了长期运行的可靠性,又由于温差对检测电极和静导电杆之间发生场致发射电流和发生击穿的影响非常小,因此相对于该方法本技术的检测准确度较高。另外,本技术提供的真空室可以实现真空度检测的自动化,可以实现在线监测或离线测试,使得检测效率提高,适用于大批量、高效率的检测需求。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检测模块110可以具体用于计算所述第一间隙电压和所述第二间隙电压的比值,在预先确定的真空度-间隙电压比值关系中查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室,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腔、动触头、静触头、与所述静触头连接的静导电杆、与所述静导电杆平行的检测电极、电源模块及检测模块,其中:所述动触头、所述静触头、所述静导电杆和所述检测电极均设置在所述真空腔的内部,所述静导电杆和所述检测电极之间具有预设间隙;所述电源模块,设置在所述真空腔的外部,且与所述检测电极和所述静导电杆连接,用于为所述检测电极和所述静导电杆提供电压,且使间隙电压持续增加,所述间隙电压为所述预设间隙的电压;所述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真空腔的外部,且与所述检测电极和所述静导电杆连接,用于检测预设间隙产生场致发射电流时的第一间隙电压和发生击穿时的第二间隙电压,并根据所述第一间隙电压和所述第二间隙电压确定所述真空腔的真空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室,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腔、动触头、静触头、与所述静触头连接的静导电杆、与所述静导电杆平行的检测电极、电源模块及检测模块,其中:所述动触头、所述静触头、所述静导电杆和所述检测电极均设置在所述真空腔的内部,所述静导电杆和所述检测电极之间具有预设间隙;所述电源模块,设置在所述真空腔的外部,且与所述检测电极和所述静导电杆连接,用于为所述检测电极和所述静导电杆提供电压,且使间隙电压持续增加,所述间隙电压为所述预设间隙的电压;所述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真空腔的外部,且与所述检测电极和所述静导电杆连接,用于检测预设间隙产生场致发射电流时的第一间隙电压和发生击穿时的第二间隙电压,并根据所述第一间隙电压和所述第二间隙电压确定所述真空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琼时振堂钱志红李君孙进杜红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