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国安专利>正文

建筑物植筋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5164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建筑物植筋方法及其装置,其大体上是在模板上预定植筋位置处穿设有预置抽换杆,预置抽换杆具有位于模板内侧预灌浆空间内的暂埋段及位于模板外侧空间的把手段;再灌注混凝土于灌浆空间中,使暂埋段暂埋于混凝土中;于混凝土初凝阶段将预置抽换杆拔出混凝土,使此处形成用来埋植钢筋的预留孔;最后再将钢筋植入预留孔中,以使建筑物在二次施工中的植筋工作更快速、方便、干净而安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建筑物植筋方法及其装置,特别是涉及可使建筑物于二次施工中的植筋工作更加快速、方便、乾净而安全。按,在一般组立模板灌注混凝土以形成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体的工事中,为了施工方便,其主要的结构体例如主体墙壁,楼层楼版....等,均先以通用模板依正常规格方式层层组立并灌浆而形成主体结构;至于一些非主结构体的「次结构体」,则须在所谓「二次施工」中另外加以灌浆完成,例如两层上下楼版之间的楼梯转角面,或如非主结构梁的「飞梁」,或未在主体结构内的局部结构体如栏杆、围墙、局部的壁、梁、柱及楼版等,均需在主体结构完成後,才进行二次施工。由于此等二次施工的结构体均必须与主结构体结合成一体,因此前後次施工的新旧混凝土结构体之间必须连结以钢筋,这些连结钢筋的设置方式有二一为预埋式,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所示,是在第一次主体结构体灌浆时,将连结钢筋11预埋于混凝土10中,其预埋的方式为将连结钢筋11的连结段12先行弯折而整支预埋于混凝土中,待欲进行二次施工时,即将连结段12附近的混凝土13打除以露出连结段12,再将弯折的连结段12扳直而使其直伸外露,如标号12’所示,以供新(二次施工)混凝土10’灌注裹结用。此种预埋式的连结钢筋11若为较粗的钢筋,则在弯折及扳直的工作上极为费力,甚至无法弯折。另一为后植式,请参阅图2所示,其乃先行完成主体结构混凝土20的灌浆成形,待欲进行二次施工时,即在需要连结钢筋处进行埋植钢筋的工作,其大体上是先于混凝土壁上以电钻钻出预定深度的植筋孔21,并于此孔内灌注锚结裹合用的化学药剂22(黏着膏),再将连结钢筋23植入植筋孔21中,利用药剂凝结後的裹结力使连结钢筋23固植于混凝土20中,其外露段24即可供新(二次施工)混凝土灌注裹结用。这种後植式的植筋施工法有其不便的地方,一则在钻孔时会产生噪音,而钻孔时从孔中飞出的混凝土粉末亦会造成空气污染,再则钻孔时有可能钻到混凝土中预埋的管线,而且一一钻孔的工作费工又费时,又因钻孔工作有上述麻烦性存在,因此实际钻孔时,工作人员往往不愿或不能钻的太深,如此即造成植筋孔太浅,裹结长度太短,即使有化学药剂的裹结,仍不太保险,而必须提高植筋数。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物植筋方法及其装置,其可使建筑物于二次施工中的植筋工作更加快速、方便、干净而安全。本专利技术为达上述目的,其方法主要是在灌浆前于模板上预定植筋的位置穿设一预置抽换杆,预置抽换杆具有位在模板内侧空间的暂埋段及位在模板外侧空间的把手段;而後灌注混凝土于灌浆空间中,使暂埋段暂时埋留于模板内侧空间的混凝土中;再于混凝土初凝阶段时,将预置抽换杆拔出模板内侧空间的混凝土,使此处形成一用来埋植钢筋的预留孔;而後再配合工程进度,将钢筋植入预留孔中。在此成形预留孔的方法中,即因免钻孔而具有干净、方便及安全的优点,且拔出预置抽换杆的动作,亦较钻孔更为快速。而本专利技术的建筑物植筋装置,其特点是若干组立模板,模板具有内侧空间及外侧空间,于其内侧空间形成混凝土灌浆空间,以便于灌浆空间中灌注混凝土;预置抽换杆,穿设于模板上预定植筋位置处,预置抽换杆具有位于模板内侧空间的暂埋段及位于模板外侧空间的把手段;及,夹固装置,设在预置抽换杆穿设于模板处,用以将预置抽换杆为可松开地夹固于模板上;藉上述装置,当灌注混凝土于灌浆空间中,使预置抽换杆的暂埋段暂时埋留于模板内侧空间的混凝土中,而于混凝土初凝阶段时,将预置抽换杆拔出模板内侧空间的混凝土中,使此处形成用来埋植钢筋的预留孔。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以往预埋式连结钢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以往後植式连结钢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植筋装置的分解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植筋施工法的第一步骤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植筋施工法的第二步骤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植筋施工法的第三步骤示意图。为了方便说明,以下的实施例,相同元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请参阅第三、四图所示,本专利技术建筑物植筋装置,主要包含有若干已组立完成的模板3,在本实施例中可为钢模材质的系统模板,模板3有内侧空间31及外侧空间32,于其内侧空间31形成混凝土灌浆空间,以便于灌浆空间中灌注混凝土4(如图5所示),模板3上预定植筋位置处形成有穿孔33;预置抽换杆5,穿设于模板3的穿孔33中,其直径大于欲植钢筋的直径,预置抽换杆5具有可位于模板内侧空间31的暂埋段51及位于模板外侧空间的把手段52;及,夹固装置6,其包括有固定座60,焊设于模板3穿孔33处的外侧面上,其外端有定位凸块61,其中形成对准穿孔33的定位孔62,定位凸块61上设有定位螺栓旋把63螺设于其上的螺孔64中,定位螺栓旋把63并可伸及定位孔62中,将预置抽换杆5穿设于其中,藉穿孔33及定位孔62而可稳定架设预置抽换杆5,又为欲先设定暂埋段51的长度,即植筋的深度,可于把手段52处固设挡块53。依以上装置,本专利技术使用时,以系统钢模为例,由于需二次施工的地方均已确定,因此在系统模板的设计上,夹固装置6及穿孔33是已事先完成而与模板3为一体,因此在模板组立完成後,仅需将预置抽换杆5穿过夹固装置6及穿孔33,使其挡块53碰到定位凸块61,并以螺栓旋把63将预置抽换杆5抵紧即可;是以,本专利技术植筋方法即包含参阅图4,于模板3上预定植筋位置处的穿孔33穿设预置抽换杆5,预置抽换杆5因此而有位于模板内侧空间的暂埋段51,及位于模板外侧空间的把手段52,并以夹固装置6将预置抽换杆5固定;如图5所示,灌注混凝土4于灌浆空间中,使暂埋段51暂时埋留于模板3内侧空间的混凝土4中;于混凝土4初凝阶段时将预置抽换杆5拔出模板内侧空间的混凝土4,如图6所示,此时由于混凝土乃处于尚未完全凝固但又不致于坍塌的初凝阶段,通常是灌浆後的一至二小时,因此抽换杆5仅需稍加旋扭即可抽出,使此处形成用来埋植钢筋的预留孔40;而后,待混凝土凝故固后拆模,再配合工程进度所需,将连结钢筋依前述方式植入预留孔40中,亦即于此孔内灌注锚结裹合用的化学药剂,再将连结钢筋植入孔中,利用药剂凝结後的裹结力使连结钢筋固植于混凝土4中,连结钢筋的外露段即可供新(二次施工)混凝土灌注裹结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确具有下列功效及优点1.快速而方便本专利技术的植筋孔为预留方式,不需钻孔,而抽换杆5仅需灌浆前预先设及灌浆後初凝时抽出,相较于钻孔工事而言,极为快速而方便。2.乾净而安全本专利技术由于不需钻孔,因此不会有额外的噪音及粉末产生,而且亦不会发生钻孔时不慎钻到混凝土内预埋的管路管线。3.可轻易满足所需的裹结长度本专利技术不需钻孔,裹结长度由暂埋段51决定,因此安全系数有裹结长度即可满足,不需多设连结钢筋,既安全且可降低成本。权利要求1.一种建筑物植筋方法,建筑物是藉由在若干组立模板的模板内侧空间形成混凝土灌浆空间,并于灌浆空间中灌注混凝土而形成;其特征在于建筑物植筋方法包含有于模板上预定植筋位置处穿设有预置抽换杆,预置抽换杆具有位于模板内侧空间的暂埋段及位于模板外侧空间的把手段;灌注混凝土于灌浆空间中,使暂埋段暂时埋留于模板内侧空间的混凝土中;于混凝土初凝阶段将预置抽换杆从模板内侧空间的混凝土中拔出,使此处形成用来埋植钢筋的预留孔;待混凝土凝固後拆模;及,配合工程进度,将钢筋植入预留孔中。2.一种建筑物植筋装置,其特征是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物植筋方法,建筑物是藉由在若干组立模板的模板内侧空间形成混凝土灌浆空间,并于灌浆空间中灌注混凝土而形成;其特征在于建筑物植筋方法包含有:于模板上预定植筋位置处穿设有预置抽换杆,预置抽换杆具有位于模板内侧空间的暂埋段及位于模板外侧 空间的把手段;灌注混凝土于灌浆空间中,使暂埋段暂时埋留于模板内侧空间的混凝土中;于混凝土初凝阶段将预置抽换杆从模板内侧空间的混凝土中拔出,使此处形成用来埋植钢筋的预留孔;待混凝土凝固後拆模;及,配合工程进度,将钢筋植入预留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安
申请(专利权)人:李国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