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志强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车身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3367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8: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身线束,包括主线束本体,主线束本体包括多根导线、第一绝缘套层、第二绝缘套层、导电布层、第一保护线套、第二保护线套、第一连接端子、第二连接端子;每根导线均包括一根地线和四根信号线;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连接端子壳体、插接筒、多个插接槽;在主线束本体的外部设置有偶数根分支线束,其中一根为诊断分支线束,另外的分支线束用于连接电气元件,所述第一保护线套和第二保护线套均包括耐磨层、抗氧化层、防水层、阻燃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高插接效率,便于安装和后期的维修维护,降低了线束检测的难度,能够有效的防止导线中的信号受到干扰源的干扰,且能使地线中的静电及时传导出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车身线束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束
,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车身线束。
技术介绍
汽车的车身线束是指由铜材料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汽车的车身线束是汽车电气连接的枢纽,负责汽车中各种部件之间的信号通信和电力传输,其重要性很大,如果汽车线束存在信号不稳定等隐患,将影响汽车的运行,严重时会带来各种行车隐患。目前的汽车线束一般由电线、联插件和包裹胶带组成,它既要确保传送电信号,也要保证连接电路的可靠性,向电子电气部件供应规定的电流值,防止对周围电路的电磁干扰,并要排除电器短路。然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一方面该线束的中间部分靠近于干扰源,信号线中信号能容易受到干扰源的干扰,另一方面汽车上分布了粗细、长短不一、分门别类的各种线束,一旦出现问题,检修工作难以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汽车车身线束。本专利技术可以提高插接效率,便于安装和后期的维修维护,降低了线束检测的难度,能够有效的防止导线中的信号受到干扰源的干扰,且能使地线中的静电及时传导出去。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汽车车身线束,包括主线束本体,所述主线束本体包括多根导线、包覆于所述导线外部的第一绝缘套层、包覆于所述导线外部的第二绝缘套层、包覆于所述导线外部的导电布层、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套层一端的第一保护线套、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套层一端的第二保护线套、位于所述导线一端的第一连接端子、位于所述导线另一端的第二连接端子;每根导线均包括一根地线和四根信号线,这一根地线和四根信号线相互铰接缠绕在一起,所述地线用于接地将静电传导出去,另外四根信号线用于信号的传输;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连接端子壳体,在所述连接端子壳体内安装有用于安装导线的插接筒,并在所述连接端子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多个插接槽;在所述主线束本体的外部设置有偶数根分支线束,其中一根为诊断分支线束,这根诊断分支线束的一端连接主线束本体,另一端设有一用于连接外部诊断电脑的的诊断接线器,另外的分支线束用于连接电气元件,电气元件经过分支线束传递信号;所述第一保护线套和第二保护线套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保护线套和第二保护线套均包括耐磨层、位于所述耐磨层下方的抗氧化层、位于所述抗氧化层下方的防水层、位于所述防水层下方的阻燃层。为了进一步提高汽车车身线束的使用功能,所述第一绝缘套层分布在所述导电布层的一侧,所述第二绝缘套层分布在所述导电布层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一绝缘套层、导电布层以及第二绝缘套层的接缝处为光滑面。第一绝缘套层和第二绝缘套层的结构相同,可以采用波纹管,为了提高其拉伸强度和耐磨性能,可以在波纹管材料中添加玻璃纤维材料。为了进一步提高汽车车身线束的使用功能,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对应地电性连接在多根导线的两端,每根导线内的金属线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中的引脚电性连接,且是可插拔式连接的,通过设计成可插拔式的,便于进行安装与后期的检测维修。为了进一步提高汽车车身线束的使用功能,所述导电布层包覆于所述地线的裸露的金属线上,以与所述地线电性连接,能够提高其抗干扰的性能。为了进一步提高汽车车身线束的使用功能,在所述插接筒的内部设置有波浪状的弹性片,在所述弹性片的中部内侧加工有凹槽,在所述凹槽内卡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位于所述凹槽的内部,另一端顶抵在所述插接筒的内壁面上。为了进一步提高汽车车身线束的使用功能,所述导电布层中粘附有导电胶,一方面用于提高导电性能,另一方面用于将导电布层粘附于所述导线上。为了进一步提高汽车车身线束的使用功能,所述第一保护线套和第二保护线套采用塑性材料制成,并且是贴合在所述导线的外表面,用于保护导线,防止受到损伤。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插接筒的内部设置有波浪状的弹性片,在弹性片的中部内侧加工有凹槽,在凹槽内卡接有弹簧,在插接时,波浪状的弹性片本身可以提供恢复力,弹簧还可以提供一个反弹力,可以进一步提升插接筒的插接可靠性,节省导线成本,并可以提高插接效率。2、本专利技术中的诊断分支线束采用绞线结构设置,用于提高诊断用分支线束的抗干扰能力,通过设置有诊断分支线束,便于使用者更容易获取汽车运行数据和故障信息,能够有效检测车身线束的完整性和信号传输的稳定性,降低了线束检测的难度,避免由于未进行检测或无条件检测而造成使用者驾驶存在隐患的车辆,杜绝由此产生的事故隐患。3、本专利技术中的导电布层中粘附有导电胶,一方面用于提高导电性能,另一方面用于将导电布层粘附于所述导线上。4、通过设置有耐磨层、抗氧化层、防水层以及阻燃层,这样能够有效的保护导线,安全可靠,抗老化,强度高,硬度大和绝缘性能好,避免材质差的线束发生触电的情况。5、本专利技术结构简洁、布线合理规整、接口清晰明确,便于安装和后期的维修维护,能够有效的防止导线中的信号受到干扰源的干扰,且能使地线中的静电及时传导出去。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连接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二连接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保护线套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4所示,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线束,包括主线束本体1,所述主线束本体1包括多根导线101、包覆于所述导线101外部的第一绝缘套层102、包覆于所述导线101外部的第二绝缘套层103、包覆于所述导线101外部的导电布层104、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套层102一端的第一保护线套105、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套层103一端的第二保护线套106、位于所述导线101一端的第一连接端子107、位于所述导线101另一端的第二连接端子108;每根导线101均包括一根地线1010和四根信号线1011,这一根地线1010和四根信号线1011相互铰接缠绕在一起,所述地线1010用于接地将静电传导出去,另外四根信号线1011用于信号的传输;所述第一连接端子107和第二连接端子108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连接端子壳体201,在所述连接端子壳体201内安装有用于安装导线101的插接筒202,并在所述连接端子壳体201的另一端设置有多个插接槽203;在所述主线束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偶数根分支线束,其中一根为诊断分支线束301,这根诊断分支线束301的一端连接主线束本体1,另一端设有一用于连接外部诊断电脑的的诊断接线器302,另外的分支线束用于连接电气元件,电气元件经过分支线束传递信号。所述第一绝缘套层102分布在所述导电布层104的一侧,所述第二绝缘套层103分布在所述导电布层104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一绝缘套层102、导电布层104以及第二绝缘套层103的接缝处为光滑面。第一绝缘套层102和第二绝缘套层103的结构相同,可以采用波纹管,为了提高其拉伸强度和耐磨性能,可以在波纹管材料中添加玻璃纤维材料。所述第一连接端子107和第二连接端子108对应地电性连接在多根导线101的两端,每根导线101内的金属线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107和第二连接端子108中的引脚电性连接,且是可插拔式连接的,通过设计成可插拔式的,便于进行安装与后期的检测维修。所述导电布层104包覆于所述地线1010的裸露的金属线上,以与所述地线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车身线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线束本体(1),所述主线束本体(1)包括多根导线(101)、包覆于所述导线(101)外部的第一绝缘套层(102)、包覆于所述导线(101)外部的第二绝缘套层(103)、包覆于所述导线(101)外部的导电布层(104)、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套层(102)一端的第一保护线套(105)、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套层(103)一端的第二保护线套(106)、位于所述导线(101)一端的第一连接端子(107)、位于所述导线(101)另一端的第二连接端子(108);每根导线(101)均包括一根地线(1010)和四根信号线(1011),这一根地线(1010)和四根信号线(1011)相互铰接缠绕在一起,所述地线(1010)用于接地将静电传导出去,另外四根信号线(1011)用于信号的传输;所述第一连接端子(107)和第二连接端子(108)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连接端子壳体(201),在所述连接端子壳体(201)内安装有用于安装导线(101)的插接筒(202),并在所述连接端子壳体(201)的另一端设置有多个插接槽(203);在所述主线束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偶数根分支线束,其中一根为诊断分支线束(301),这根诊断分支线束(301)的一端连接主线束本体(1),另一端设有一用于连接外部诊断电脑的的诊断接线器(302),另外的分支线束用于连接电气元件,电气元件经过分支线束传递信号;所述第一保护线套(105)和第二保护线套(106)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保护线套(105)和第二保护线套(106)均包括耐磨层(1051)、位于所述耐磨层(1051)下方的抗氧化层(1052)、位于所述抗氧化层(1052)下方的防水层(1053)、位于所述防水层(1053)下方的阻燃层(105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身线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线束本体(1),所述主线束本体(1)包括多根导线(101)、包覆于所述导线(101)外部的第一绝缘套层(102)、包覆于所述导线(101)外部的第二绝缘套层(103)、包覆于所述导线(101)外部的导电布层(104)、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套层(102)一端的第一保护线套(105)、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套层(103)一端的第二保护线套(106)、位于所述导线(101)一端的第一连接端子(107)、位于所述导线(101)另一端的第二连接端子(108);每根导线(101)均包括一根地线(1010)和四根信号线(1011),这一根地线(1010)和四根信号线(1011)相互铰接缠绕在一起,所述地线(1010)用于接地将静电传导出去,另外四根信号线(1011)用于信号的传输;所述第一连接端子(107)和第二连接端子(108)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连接端子壳体(201),在所述连接端子壳体(201)内安装有用于安装导线(101)的插接筒(202),并在所述连接端子壳体(201)的另一端设置有多个插接槽(203);在所述主线束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偶数根分支线束,其中一根为诊断分支线束(301),这根诊断分支线束(301)的一端连接主线束本体(1),另一端设有一用于连接外部诊断电脑的的诊断接线器(302),另外的分支线束用于连接电气元件,电气元件经过分支线束传递信号;所述第一保护线套(105)和第二保护线套(106)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保护线套(105)和第二保护线套(106)均包括耐磨层(1051)、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张志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