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子产品冷却设备的调节流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3164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子产品冷却设备的调节流量装置,包括底座和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内设有若干平行且交错分布的冷却槽和循环槽,所述冷却槽和循环槽内分别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冷却分槽和循环分槽,所述冷却箱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内由上到下分别设有收集槽和水冷槽,所述收集槽与水冷槽之间通过第一水泵连接,所述水冷槽两侧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与冷却水循环箱连接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上均设有阀门,所述阀门上设有把手,所述把手底部通过若干平行分布的调节杆连接,所述调节杆一侧设有调节块,且调节杆上设有齿条,所述调节块内设有与齿条相啮合的调节轴,所述调节轴外侧设有调节转盘,该设计综合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子产品冷却设备的调节流量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产品冷却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子产品冷却设备的调节流量装置。
技术介绍
:电子设备是指由集成电路、晶体管、电子管等电子元器件组成,应用电子技术(包括)软件发挥作用的设备,包括电子计算机以及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数控或程控系统等。电子设备在生产加工时,需要对电子设备进行冷却降温,现有的装置基本都是用冷却液对电子设备进行降温,将冷却液采用循环冷却式,不断对电子设备进行降温,但是现有的一些冷却液循环装置,其冷却槽内的冷却液停留时间不能灵活的调整,由于冷却槽内放置的电子设备的温度不同,但是对于冷却槽内冷却液的温度不能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大大的影响了电子设备的降温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现有技术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子产品冷却设备的调节流量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子产品冷却设备的调节流量装置,包括底座和冷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内设有若干平行且交错分布的冷却槽和循环槽,所述冷却槽和循环槽内分别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冷却分槽和循环分槽,所述冷却分槽和循环分槽底部分别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底部均设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底部均通过相互平行的第一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上分别设有相连通的第二连接管,所述冷却箱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内由上到下分别设有收集槽和水冷槽,所述收集槽设于出液管正下方,且收集槽一侧设有收集管,所述收集管另一侧设有第一水泵,所述水冷槽内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水冷管,所述水冷管一侧设有相连通的均流箱,所述第一水泵另一侧通过第三连接管与水冷槽一侧的均流箱连接,所述水冷管另一侧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二连接管连接,所述水冷槽两侧分别设有若干与水冷管相垂直的出水分管和进水分管,所述出水分管通过出水管连接,所述进水分管通过进水管连接,所述出水管和进水管分别与冷却水循环箱连接,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上均设有阀门,所述阀门上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有把手,所述把手底部通过若干平行分布的调节杆连接,所述调节杆一侧设有调节块,且调节杆上设有齿条,所述调节块内设有与齿条相啮合的调节轴,所述调节轴外侧设有调节转盘。优选的,所述进水分管之间的间距按照进水的流向间距逐渐增大,所述出水分管之间的间距按照出水的流向间距逐渐增大,所述进水分管孔径大小按照进水的流向孔径逐渐增大,所述出水分管孔径大小按照出水的流向孔径逐渐减小。优选的,所述水冷管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翅片。优选的,所述冷却槽与循环槽之间挡板的高度分别低于冷却槽另一侧挡板和循环槽另一侧挡板的高度。优选的,所述冷却箱上端设有防漏框,所述防漏框的高度高于冷却槽的高度。优选的,所述冷却水循环箱为敞开式水槽,且冷却循环箱上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喷淋管,且冷却水循环箱底部设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与进水管连接,所述喷淋管与出水管连接,所述喷淋管两端与冷却水循环箱两端的固定架连接固定。优选的,所述出水管上设有温度感应器,所述冷却水循环箱与喷淋管之间设有风扇,所述温度感应器与风扇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调节块设于底座一侧,且调节块与调节杆活动连接,所述把手通过第二连接杆与调节杆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收集槽底部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为倾斜的金属板,且分隔板靠近收集管的一侧低于分隔板的另一侧。优选的,所述分隔板内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分隔槽,所述分隔槽底部设有收集分槽,所述收集分槽内设有收集管。优选的,所述水冷管的数量等于第二连接管的数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进液管和出液管上均设置阀门,并且将阀门上的把手用相互平行的调节杆活动连接,并且通过调节块上调节转盘的转动,统一调节进液管或出液管上阀门的开合程度,从而能够有效的调整不同冷却槽内冷却液的停留时间,从而大大的提高冷却液利用率,保证冷却槽的冷却效果。该设计操作简单,综合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冷却箱底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水冷管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冷却水循环箱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冷却箱主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进水分管和出水分管整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水冷管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冷却水循环箱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图9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出液管阀门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的底座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的分隔板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冷却水循环箱、2-第二连接管、3-收集槽、4-防漏框、5-冷却槽、6-循环槽、7-出液管、8-进液管、9-收集管、10-第一水泵、11-分隔板、12-第三连接管、13-进水管、14-底座、15-水冷槽、16-出水分管、17-进水分管、18-冷却分槽、19-循环分槽、20-进水管、21-翅片、22-均流箱、23-水冷管、24-第一连接管、25-冷却箱、26-收集分槽、27-齿条、28-调节轴、30-调节转盘、31-调节块、32-把手、33-第一连接杆、34-出液管、35-调节杆、36-第二连接杆、37-分隔槽、38-温度感应器、39-风扇、40-喷淋孔、41-喷淋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请参阅图1-7,一种用于电子产品冷却设备的调节流量装置,包括底座14和冷却箱25,所述冷却箱25内设有若干平行且交错分布的冷却槽5和循环槽6,所述冷却槽5和循环槽6内分别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冷却分槽18和循环分槽19,所述冷却分槽18和循环分槽19底部分别设有进液口8和出液口7,所述进液口8和出液口7底部均设有进液管37和出液管34,所述进液管37底部均通过相互平行的第一连接管24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24上分别设有相连通的第二连接管2,所述冷却箱25底部设有底座14,所述底座14内由上到下分别设有收集槽3和水冷槽15,所述收集槽3设于出液管34正下方,且收集槽3一侧设有收集管9,所述收集管9另一侧设有第一水泵10,所述水冷槽15内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水冷管23,所述水冷管23一侧设有相连通的均流箱22,所述第一水泵10另一侧通过第三连接管12与水冷槽15一侧的均流箱22连接,所述水冷管23另一侧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二连接管2连接,所述水冷槽15两侧分别设有若干与水冷管23相垂直的出水分管16和进水分管17,所述出水分管16通过出水管20连接,所述进水分管17通过进水管13连接,所述出水管20和进水管13分别与冷却水循环箱1连接,所述进水分管13之间的间距按照进水的流向间距逐渐增大,所述出水分管16之间的间距按照出水的流向间距逐渐增大,所述进水分管13孔径大小按照进水的流向孔径逐渐增大,所述出水分管16孔径大小按照出水的流向孔径逐渐减小,所述冷却槽5与循环槽6中部挡板的高度分别低于冷却槽5另一侧挡板和循环槽6另一侧挡板的高度,所述冷却箱25上端设有防漏框4,所述防漏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冷却水冷却效率的电子产品冷却设备,包括底座和冷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内设有若干平行且交错分布的冷却槽和出水槽,所述冷却槽和出水槽内分别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冷却分槽和出水分槽,所述冷却分槽和出水分槽底部分别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底部均设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底部均通过相互平行的第一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上分别设有相连通的第二连接管,所述冷却箱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内由上到下分别设有收集槽和水冷槽,所述收集槽设于出液管正下方,且收集槽一侧设有收集管,所述收集管另一侧设有第一水泵,所述水冷槽内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水冷管,所述水冷管一侧设有相连通的均流箱,所述第一水泵另一侧通过第三连接管与水冷槽一侧的均流箱连接,所述水冷管另一侧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二连接管连接,所述水冷槽两侧分别设有若干与水冷管相垂直的出水分管和进水分管,所述出水分管通过出水管连接,所述进水分管通过进水管连接,所述出水管和进水管分别与冷却水循环箱连接;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上均设有阀门,所述阀门上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有把手,所述把手底部通过若干平行分布的调节杆连接,所述调节杆一侧设有调节块,且调节杆上设有齿条,所述调节块内设有与齿条相啮合的调节轴,所述调节轴外侧设有调节转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冷却水冷却效率的电子产品冷却设备,包括底座和冷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内设有若干平行且交错分布的冷却槽和出水槽,所述冷却槽和出水槽内分别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冷却分槽和出水分槽,所述冷却分槽和出水分槽底部分别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底部均设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底部均通过相互平行的第一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上分别设有相连通的第二连接管,所述冷却箱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内由上到下分别设有收集槽和水冷槽,所述收集槽设于出液管正下方,且收集槽一侧设有收集管,所述收集管另一侧设有第一水泵,所述水冷槽内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水冷管,所述水冷管一侧设有相连通的均流箱,所述第一水泵另一侧通过第三连接管与水冷槽一侧的均流箱连接,所述水冷管另一侧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二连接管连接,所述水冷槽两侧分别设有若干与水冷管相垂直的出水分管和进水分管,所述出水分管通过出水管连接,所述进水分管通过进水管连接,所述出水管和进水管分别与冷却水循环箱连接;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上均设有阀门,所述阀门上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有把手,所述把手底部通过若干平行分布的调节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龙周建明乔峰乔柱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好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